
教学导航高三生物必修2复习课件:第12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ppt
65页知识内容考纲要求考纲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Ⅱ理解遗传学基本概念;掌握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和应用;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掌握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验证;掌握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掌握用假说-演绎法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实验材料——豌豆 1.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能避开外来花粉的干扰,是纯种,所以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 2.豌豆的一些品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分析 3.豌豆繁殖周期短,产生的后代数量大 二、科学的实验方法 符号系列:符号P×⊗F1F2♀♂含义亲本杂交自交 子一代子二代雌性雄性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过程:P: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高茎,F1自交得F2:高茎∶矮茎= 3∶1 具有相对性状的 亲 本 杂 交 , F1中 显 现 出 来 的 性 状 , 叫 做______________,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 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 显性性状 隐性 性状分离 2.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每个遗传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_______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的 遗传因子 显性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 成对 纯合子 杂合子 随机 3.验证: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_______实验,让F1与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测交后代两性状的分离比应为1∶1,孟德尔的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的结果一致 4.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______________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______________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测交 隐性纯合子 同一性状 不同的配子 四、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以纯种黄圆和纯种绿皱豌豆杂交 2.F1全为______________,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3.F1自交产生F2 4.F2出现四种性状表现,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比例为______________,F2有两种与亲本性状表现相同,黄色圆粒占9/16,绿色皱粒占1/16;F2有两种与亲本性状表现不同(叫重组类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各占3/16 黄色圆粒 9∶3∶3∶1 5.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粒色和粒形 (2)亲本遗传因子组成: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和yr配子 (3)F1的 遗 传 因 子 组 成 为 YyRr ,_____________________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四种,即YR、Yr、yR、yr,且各自______________ (5)F2形成____种结合方式,___种基因型,____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
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 数目相等 16 9 4 9∶3∶3∶1 6.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验证) (1)F1与 ______________ (yyrr)个体杂交(测交) (2)测交后代 ①性状表现: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②遗传因子组成:YyRr、Yyrr、yyRr、yyrr ③遗传因子组成比例:______________ 7.自由组合定律 控 制 不 同 性 状 的 遗 传 因 子 的 分 离 和 组 合 是____________的 ; 在 形 成 配 子 时 , 决 定______________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隐性纯合子 1∶1∶1∶1 互不干扰 同一性状 一、“假说-演绎法”的理解 二、几种交配类型的比较含义作用杂交①植物的异株受粉②动物不同个体间的交配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②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③显隐性性状的判断自交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受粉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并有利于保留纯合子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从而测定F1的基因组成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含义作用正交和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本和母本分别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三、关于基因分离定律中的几个问题 1.关于杂合子连续自交的问题 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使后代的纯合子越来越多,杂合子越来越少。
所以当杂交育种选择显性性状时,常采用连续自交的方法在连续自交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1/2)n,杂合子出现的概率为(1/2)n(如下图解) 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各种杂交组合情况 组号亲代表现型亲代基因型子代子代基因型比例表现型 比例1显×显AA×AAAA1∶0显1∶02显×显AA×AaAA、Aa1∶1显1∶03显×显Aa×AaAA、Aa、aa1∶2∶1显、隐3∶14显×隐AA×aaAa1∶0显1∶05显×隐Aa×aaAa、aa1∶1显、隐1∶16隐×隐aa×aaaa1∶0隐1∶0 3.有关分离定律习题的解题思路 (1)分离定律的习题主要有正推和逆推两类 正推:已知双亲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推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及比例 逆推: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亲代的基因型 (2)常用解题方法: ①隐性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为aa,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②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若后代显性∶隐性=3∶1,则亲本基因型为Aa×Aa;若后代显性∶隐性=1∶1,则亲本基因型为Aa×aa;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基因型为AA×AA或AA×Aa或AA×aa;若后代全为隐性,则亲本基因型为aa×aa。
4.分离定律的验证 (1)测交法:孟德尔最先提出,即将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有关的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用以测定该个体基因型的杂交方式如果用于测交的隐性纯合子刚好是该个体的亲本,则又称为“回交”测交(Aa×aa)的子一代比例应是1∶1 (2)自交法:是孟德尔用来验证遗传基因分离的另一种方法即让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自花传粉(其雄蕊产生的花粉传给本身的雌蕊),产生子一代,然后根据子一代的分离比来测定未知个体基因型的方法如果子一代有两种表现型,且其比例是3∶1,则该个体是杂合子;如果子一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个体是纯合子 (3)花粉鉴定法:由于基因的作用在花粉粒中就已充分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直接用杂种一代的花粉来验证基因分离的真实性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对一些能控制花粉粒性状的基因有效如单子叶植物玉米、高粱、水稻等的籽粒有糯性与非糯性之分,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但这对基因同时控制着花粉粒中的淀粉是糯性还是非糯性我们知道:淀粉的化学性质是由淀粉的分子结构决定的,糯性淀粉的分子中具有丰富的支链,碘液鉴定时呈红色;非糯性淀粉的分子中只有直链而无支链,碘液鉴定时呈蓝色。
如果对未知基因型个体的花粉粒进行碘液处理,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就可根据观察结果测出其基因型若经碘液处理后的花粉粒有红色和蓝色两种,且比例是1∶1,则是杂合子;若经碘液处理后的花粉粒只有红色或蓝色一种,则是纯合子 四、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几个问题 1.孟德尔遗传试验中F2的结果分析(棋盘法)YRYryRyrYRYYRR黄圆YYRr黄圆YyRR黄圆YyRr黄圆YrYYRr黄圆YYrr黄皱YyRr黄圆Yyrr黄皱yRYyRR黄圆YyRr黄圆yyRR绿圆yyRr绿圆yrYyRr黄圆Yyrr黄皱yyRr绿圆yyrr绿皱 由上表可知,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方式有16种,F2的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每种表现型的纯合子(基因型为YYRR、YYrr、yyRR、yyrr)各占1/16,双杂合子(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占4/16;单杂合子4种(基因型为YYRr、YyRR、Yyrr、yyRr),每种基因型各占2/16 2.判断亲代和子代基因型 总的思路:运用分离定律,“简化”自由组合定律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四种:比例法、填空法、隐性法、分支法。
法一:比例法包括根据配子的比例直接求出亲本基因型和根据后代中各种表现型的不同比例,来推知亲本的结合方式(杂交、自交或测交等),遵循何种遗传规律(自由组合或连锁互换,常染色体遗传或伴性遗传等),从而来判定亲本基因型 (1)根据亲代产生的配子的比例求基因型 ①若亲代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且比值为1∶1∶1∶1,则亲本为双杂合子(YyRr) ②若亲代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比值为1∶1,则亲本为含一对等位基因的单杂合子(如YYRr、Yyrr、YyRR、yyRr) ③若亲代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则亲本为纯合子(如YYRR、YYrr、yyRR、yyrr) (2)根据子代表现型的比例求亲代基因型熟记以下特殊杂交组合的结果)亲代子代基因型数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表现型基因型黄圆 黄皱 绿圆绿皱黄圆×黄圆YyRr×YyRr99331黄圆×绿圆YyRr×yyRr63131黄圆×黄皱YyRr×Yyrr63311黄圆×绿皱YyRr×yyrr41111黄皱×绿圆Yyrr×yyRr41111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比值也可出现3∶1或1∶1。
如YyRr×YyRR或Yyrr×Yyrr等,子代表现型比值为3∶1如YyRR×yyrr或YyRR×yyRr等,子代表现型比值为1∶1 法二:填空法就是先将题目中已知基因写出,而未知基因则留空即写出基因型通式,如双显性个体可表示为(AB),待解题过程中,再根据其他条件逐一判断填写 法三:隐性纯合子突破法主要用于根据后代表现型来判定亲本基因型的题目其道理极为简单:即后代中若出现隐性性状,则两个亲本都必然含有隐性基因,此法看似浅显,却极为有用,抓住后代的隐性个体常是解这类题型的关键出发点 法四:分支法(或分解法)是将每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考虑,逐一求解的一种简便方法含有两对和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的遗传常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若单独考虑其中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时,又都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分支法实质就是将自由组合定律化为分离定律进行求解,从而简化解题过程的一种方法如用分支法求F1自交(YyRr)后代F2的基因型种类:求F1自交(YyRr)后代的F2表现型种类: 3.如何用乘法定律求子代概率 (1)用乘法定律求子代基因型概率 具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的概率等于每对相对性状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例: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求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 解:因为Aa×AA→1/2Aa,Bb×Bb→1/4bb,所以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1/2×1/4=1/8 (2)用乘法定律求子代表现型概率 具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概率等于每对相对性状所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例: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双显性状的概率 解:因为Aa×AA→全显,Bb×Bb→3/4显性,所以子代双显性状的概率=1×3/4=3/4 (3)用乘法定律求子代基因型种数 具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的种数等于每对相对性状所得基因型种数的乘积 例: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有几种基因型 解:因为Aa×AA→2种(AA、Aa),Bb×Bb→3种(BB、Bb、bb),所以子代有2×3=6种基因型 (4)用乘法定律求子代表现型种数 具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数等于每对相对性状所得表现型种数的乘积。
例: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有几种表现型 解:因为Aa×aa→2种(Aa、aa),Bb×Bb→2种(B、bb),所以子代有2×2=4种表现型 (5)用乘法定律求子代表现型比值 具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各表现型的比值等于每对相对性状所得表现型比值的乘积 例: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各表现型及比值 解:因为Aa×aa→显∶隐=1∶1,Bb×Bb→显∶隐=3∶1,所以子代各表现型的比值=(1显∶1隐)×(3显∶1隐)=3显显∶1显隐∶3隐显∶1隐隐 五、两大遗传定律的联系和区别 1.两大遗传定律的联系 (1)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 (2)两大遗传定律都是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言的,揭示的是亲代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传给子代的规律所以原核生物(无染色体)、细胞质中基因(如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基因)的遗传都不属于这两大定律的研究范围 (3)两大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细胞中成对的基因(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是存在于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的,因此,基因的传递规律实际上是伴随着细胞分裂(特别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而发挥作用的。
(4)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对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若单独考虑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时,它们都符合分离定律从实质中可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前提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因此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两大遗传定律的区别 (1)两大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不同 基因的分离定律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不属于该定律的适用范围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且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2)性状传递过程中的区别 遗传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相对性状一对两对多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多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F1配子的种类2种4种2n种知识点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例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D【思路点拨】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对于完全显性的性状而言,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现型相同。
【举一反三】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他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在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都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A.F1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B.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C.在F2中各基因出现的机会相等D.每种类型雌配子和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A【思路点拨】A选项:F1体细胞中只有显性基因表达,且基因选择性表达;B选项:F1自交后代F2有三种基因型(如DD、Dd、dd)均成活;C选项:F2体细胞中基因型比例为1DD∶2Dd∶dd,而D和d两种基因出现的机会相等;D选项:F1产生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也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才会出现F2基因型1DD∶2Dd∶1dd知识点2:假说-演绎法【例2】 (2010·江苏泰兴调研)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C【思路点拨】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孟德尔为了证明“假说”的正确性,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就是我们说的“演绎”【举一反三】孟德尔对遗传定律的探索经过了( )A. 分析→假设→实验→验证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C. 实验→分析→假设→结论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思路点拨】熟悉孟德尔实验的一般程序,掌握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方法D知识点3:遗传因子显隐性的判断【例1】 (2010·福建理综)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亲本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组别表现型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甲乔化蟠桃×矮化圆桃410042乙乔化蟠桃×乔化圆桃3013014 (1)根据组别__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 (2)甲 组 的 两 个 亲 本 基 因 型 分 别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思路点拨】 (1)根据组别乙可知,乔化与乔化的桃树杂交的后代出现了矮化桃树,所以乔化为显性;(2)根据表现型先写出亲本不完整的基因型是D_H_和ddhh,因为后代出现了矮化桃树和圆桃桃树,所以亲本为DdHh和ddhh;(3)甲组的亲本为DdHh和ddhh,如果这两对性状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而表格中的甲组的后代只有乔化蟠桃和矮化圆桃,且性状分离比是1∶1,所以DdHh只能产生DH和dh两种配子,故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4)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Hh,Hh自交后如果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正常的蟠桃∶圆桃=3∶1,则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反之如果出现蟠桃∶圆桃=2∶1,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
答案】 (1)乙 乔化 (2)DdHh、ddhh (3)4 1∶1∶1∶1 (4)蟠桃(Hh)自交或蟠桃和蟠桃杂交 ①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②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规律方法】拆比例法反推亲本的基因型假设两对性状分别由A、a和B、b控制,某两个亲本杂交的后代出现A_B_的比例如果是:(1)3/8: 拆 成 3/4×1/2, 推 出 亲 本 的 基 因 型 是AaBb×Aabb或AaBb×aaBb;(2)3/4:拆成3/4×1,推出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或 AaBB×AaBB或 AaBB×Aabb或 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3)1/4: 拆 成 1/2×1/2, 推 出 亲 本 的 基 因 型 是AaBb×aabb或Aabb×aaBb【举一反三】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组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黄果1红果×黄果4925042红果×黄果99703红果×红果1511508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思路点拨】由实验3:红果×红果,子代中有黄果出现,可确认黄果为隐性性状,红果为显性性状,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红果为Aa,黄果为aa;实验2亲本组合为AA×aa,故子代均为Aa;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全为aa,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
答案】 C【规律方法】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中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为隐性性状2.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表现为同一性状的两亲本,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亲本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知识点4:有关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例4】 (2010·安徽安庆联考)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问F3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 )A.3∶1 B.5∶1C.8∶1 D.9∶1【思路点拨】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BB、bb,F1的基因型是Bb,F2中的灰身果蝇基因型是1/3BB,2/3Bb,除去黑身果蝇的基因型是bb,所以F2中灰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3中,黑身果蝇的比例为2/3×1/2b×2/3×1/2b=1/9bbC【举一反三】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4 B.1/2C.3/4 D.1【思路点拨】由于金鱼草的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也就是说杂合子不显红色,而显粉红色。
只有显性纯合子才显红色,故F1自交得到的F2会发生性状分离,F2中只有1/4的显性纯合子才显红色A知识点5:综合考查自由组合定律【例5】 (2010·全国新课标)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上 述 花 色 遗 传 所 遵 循 的 遗 传 定 律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1)由9紫︰3红︰4白的比例可确定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9紫︰3红︰4白可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纯合紫花与纯合红花杂交,F1表现为紫花,F2表现为3紫∶1红,即F2中紫花(A_B_)占3/4,将3/4拆成3/4×1,结合F1全是紫花可知F1为AABb或AaBB,所以亲本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杂交的遗传图解参考答案3)实验2获得的紫花植株中,有4种基因型,即AABB、AABb、AaBB、AaBb,其比例为1︰2︰2︰4,AaBb个体所占比例为4/9,自交后代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9紫︰3红︰4白【答案】 (1)自由组合定律 (2)遗传图解见下图(3) 9紫∶3红∶4白【举一反三】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逐步合成蓝色中间产物和紫色素,此过程是由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开白花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 )A.只有香豌豆基因型为BD时,才能开紫花B.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C.基因型为Bbdd与bbDd的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D.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4∶3【答案】 C【思路点拨】由图中代谢过程可知,香豌豆只有酶B和酶D同时存在时,才会有紫色素产生,若只有酶B则开蓝花。
因此,从遗传物质上看,只有香豌豆基因型为BD时,才能开紫花,A正确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因而也不能合成紫色素,所以开白花,B正确C中的亲本杂交后代有四种,BbDd∶Bbdd∶bbDd∶bbdd=1∶1∶1∶1,其中BbDd开紫花,Bbdd开蓝花,bbDd与bbdd均开白花,所以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2,C错误基因型为 BbDd的 香 豌 豆 自 花 传 粉 , 后 代 基 因 型 为BD∶Bdd∶bbD∶bbdd=9∶3∶3∶1,其中BD开紫花,Bdd开蓝花,bbD与bbdd开白花,表现型比例为紫花∶白花∶蓝花=9∶4∶3,D正确【规律方法】解与自由组合相关的习题时可设计如下的表格并灵活运用表格中的内容,会大大提高解题速度F2的表现型有显显、显隐、隐显、隐隐4种,其对应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如下表显显显隐隐显隐隐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2yyRr2YyRR4YyRr 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则F2的表现型显显∶显隐∶隐显∶隐隐=9∶3∶3∶1若遇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遗传现象,如上题中“此过程是由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显显∶显隐∶隐显∶隐隐要依具体题意来定。
题中信息“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开白花”,则“显显”性状为紫色,“显隐”性状为蓝色,“隐显和隐隐”性状均为白色,所以紫色∶蓝色∶白色=9∶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