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勒腾席热镇义城市总体规划说明.doc
42页豆丁网友(洪枫)倾情为您奉献,:332985688,个人主页 阿勒腾席热镇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2 社会经济概况1.3 城市发展历史1.4 资源条件1.5 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第二章 区域城市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1 区域城镇关系 2.2 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 2.3 镇体系规划 第三章 城市发展现状与目标 3.1 城市现状概述3.2 城市发展因素分析3.3 城市发展目标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4.1 城市性质 4.2 城市规模第五章 城市用地布局结构5.1 城市主要发展方向5.2 城市空间结构 5.3 城市主要功能第六章 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6.1 居住用地 6.2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6.3 工业用地6.4仓储用地规划 第七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7.1 现状及规划建议 7.2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7.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7.4 静态交通设施规划第八章 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 8.1 现状及其规划建议 8.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3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第九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9.1 给水工程 9.2 排水工程9.3 供电工程9.4 通信工程9.5 燃气工程9.6 供热工程第十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10.1 防洪规划10.2 消防规划10.3 抗震规划第十一章 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1.1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11.2 环境环卫设施规划 第十二章 总体规划实施的支撑体系 12.1 法律机制12.2 配套保障政策第一章 阿勒腾席热镇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概况阿勒腾席热镇地处伊旗北部,位于东经109度31分—109度53分,北纬39度30分—39度38分,海拨高度在1321—1380米之间。
北以乌兰木伦河为界与康巴什新区、苏布尔嘎镇相望,东南、南与乌兰木伦镇、伊金霍洛镇相连东西长约33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为295平方公里 阿镇北边被乌兰木伦河所环抱,境内有大柳沟、掌岗图、车家渠等河流,其中大柳沟流入黄河二级支流乌兰木伦河在东部有东西两个海子全镇境内西部波状起伏,沟壑纵横,东部较为平坦,土壤以栗钙土为主气侯特点是降水较充足,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6摄氏度,零度以上的年积温3280摄氏度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年无霜期138天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大风日数20天左右1.12自然条件气象:伊金霍洛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干旱少雨,日照强烈,冷热巨变,风大沙多冬季受蒙古冷气团影响,气候干燥而寒冷夏季炎热而少雨湿润度由东向西递减由于地形复杂,相对高差达400米,各地温差颇为明显,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6℃,极端最高气温36.9℃,极端最低气温-34℃;中部地区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31℃;西部地区年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35.6℃,极端最低气温-29.3℃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年平均降雨量为358.2毫米,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平均年降雨日数为67.8天,相对集中在7~8月份,初霜日多在9月下旬,终霜日多在5月下旬无霜期在127~140天之间,最长达161天,最短102天全年日照时数在2 740至3 100小时之间,平均为2 920小时水文:水系特征分内外流两种,大都属季节性河流外流河系主要有乌兰木伦河、窟野河两大水系,共有干河13条,均属黄河水系窟野河为过境河流,一级支流有10条乌兰木伦河起源于本旗合同庙乡,为窟野河上游,经陕西省进入黄河,境内长95.5公里,流域面积3 000平方公里,洪水最大流量1 000立方米/秒,共有一级支流27条较大的河沟还有东部的牛孛牛川、书会川、考考乌素沟,西部的艾勒盖沟、通格朗河、昆都伦河、特并庙沟,南部的扎萨克河、昆都伦沟、特并庙沟,南部的扎萨克河、高勒庙沟等多数为季节性内流河有湖泊29个,较大的湖泊有红碱淖、查干淖、赤盖淖、黑炭淖、乌兰淖、红海子等其中红碱淖为最大,水面为33 866亩,都属咸水湖地下水资源丰富种植业的灌溉水源主要靠地下水供给地下水分布是由东向西逐步增加西部地下水分布是由东向西逐步增加西部地下埋深2~14米,水质良好东部地区地下水资源较贫乏,部分地区水质含氟较高。
地形地貌:伊金霍洛旗是亚洲中部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半干旱、干旱地带西高东低,起伏和缓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丘陵区,中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海拔在1 070~1 556.4米之间东部属晋陕黄土高原的北缘水蚀沟壑丘陵区,海拔在1 300~1 500米,水土流失严重中西部为坡梁起伏的鄂尔多斯高原,地表属于干燥剥蚀地带,多为风积沙部分地区有大小不等起伏不平的沙梁沙滩,属荒漠性草原,生态脆弱经人工种草种树,生态环境大有改善西南部的毛乌素沙漠海拔1 000~1 400米,覆盖面积约589平方公里,土壤风蚀沙化,沙移动速度约5~7厘米/年1.2 社会经济概况阿镇下辖8个行政村46个农牧业合作社,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20个党支部,其中村支部8个,社区支部9个,机关支部、二级单位支部3个,共有党员501名全镇共有19032户57096人,其中农区2991户8972人,城区16041户48124人全镇总面积为295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2.7万亩,其中水浇地1.35万亩,粮食总产量5000吨,林地9.4万亩,草原面积23.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5.4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73%;牲畜总数36277头(只),其中大畜1752头(只),小畜34525头(只),生猪存栏3508口。
2005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00元和5500元2006年,固定资产投入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和6300元阿镇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房地产业、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型产业崭露头角2002年,全镇从业人员达2639人,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建筑、饮食服务、毛纺、商业等,年产值2亿元农牧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蔬菜种植业和奶牛养殖业已成为农牧业的两大主导产业2002年,全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达6.8亿元,财政收入22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3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4元1.3 城镇发展历史 解放前,阿镇叫大营盘(有军队驻扎)解放后,郡王旗人民政府和旗委成立,旗府设在这里1958年,扎、 郡两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旗府设在新街镇,1959年设立城镇公社(包括新街、阿勒腾席热两镇),1964年,伊旗旗府迁来阿镇,1965年,新街镇并入扎萨克公社,阿镇改为阿勒腾席热镇,新街曾设办事处,1983年,阿镇设为一级人民政府,1993年3月,红海子乡撤销并入阿镇2005年在苏木乡镇机构改革中,阿镇是伊旗唯一保留原辖区的镇。
1.4 资源条件1.41 自然资源 伊旗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极为广阔水资源富集,地表河流湖泊较多,河流流域面积304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54.3%;有大小湖泊21个,较大的6个,湖泊总面积15万亩;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良好,永久储量为151亿立方米全旗农耕地50万亩,其中水浇地34万亩,牲畜总头数135万头只,伊旗植被良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0万亩,林木覆盖率32.6%,人工种草保存面积105万亩,天然草牧场面积490万亩,植被覆盖率86%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旗”、“全国绿化百佳县”和“全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先进旗”1.42 矿产物种 伊旗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能源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建材原料矿产等煤炭储量大,品质好,素有“地下煤海”之称,仅东部2个镇探明储量148.5亿吨,以“三低一高”饮誉海内外,是神府东胜煤田的主采区天然气开采前景乐观,据物探观察,我旗西部地区天然气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此外还有油页岩、天然碱、泥炭、石英砂、石灰岩、粘土等矿产资源物种类型多样,共有野生植物72科、237属、416种,涉及林木、花卉、中药材、牧草等几大系列;动物种类繁多,其中有遗鸥、白天鹅等世界珍稀动物在境内栖息或繁殖。
自古文物古迹荟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园,有全区保存最完整的王府——郡王府,有距今4000年历史仰韶文化晚期至早商时期的“朱开沟文化”遗址,有保存完好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有充分体现佛教文化的吉祥福慧寺、公尼召、石灰庙、新庙等众多寺庙,有红碱淖、阿拉善湾、转龙湾、红海子等秀美的水域风光,有开发潜力巨大的神东煤海工业生态旅游资源,有道劳岱汉代古墓群,有世界珍稀动物遗鸥保护区、古城堡、古树化石、大仙洞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为伊旗旅游业总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旗现有旅游景区(点)12个,其中国家A级景区6个1.5 规划背景和规划依据1.51 规划背景自2003年,阿勒腾席热镇(以下简称阿镇)已不是单纯的伊金霍洛旗(以下简称伊旗)政府所在地,亦是鄂尔多斯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东胜、康巴什新区共同构成了鄂尔多斯政治集中、经济积聚、人气汇聚的城市中心进入21世纪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及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发展等政策的实施,鄂尔多斯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伊旗作为鄂尔多斯市的能源、工业、旅游大旗,城市经济、社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阿镇作为鄂尔多斯 “一市三区”中的西翼,与康巴什新区隔乌兰木伦河相望,但由于阿镇有大部分已形成的老城区,空间布局杂乱,建设标准档次较低,与康巴什新区的“高标准、现代化”形成较强烈的反差,在此前提下,亟需有与其相匹配的相关规划,以便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阿镇旧城位于城市中心区,占地比例大,建筑密度高、危房多,人居环境质量低,当地居民对旧城改造的呼声极高;而旧城区道路不畅、市政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等,亦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改造旧城中心区,拓展新城区,打造阿镇崭新形象的工作已水到渠成,并迫在眉睫1.52 规划依据 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下述法规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5.《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6.《伊金霍洛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1.53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1. 用地布局混乱,土地开发强度低,浪费严重 2. 道路交通不成系统,绿化开敞空间严重匮乏 3. 建筑质量差,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1.54 规划原则 1. 生态环保原则: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来抓,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贯彻污染防治和保护并重的方针,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步伐。
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发展集中供热,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环保化改造,有效减轻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 2. 循环经济原则: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