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员工“过劳死”案例介绍.docx
3页华为员工“过劳死”案例介绍—胡新宇的悲剧 2006年5月28日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5岁的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被诊断死亡多天的抢救仍无法挽回胡新宇的年轻生命,他的全身多个器官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不断衰竭,直至最后一刻毕业于四川大学1997级无线电系二班的胡新宇,2002年考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硕士,2005年毕业以后直接到深圳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在4月底住进医院以前,他从事一个封闭研发的工作,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 “公司十分痛心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表示,虽然过度劳累与胡新宇死亡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确实也有相关性,公司高层已经高度重视对此事的处理,公司也重申了加班政策,晚上十点以后加班要经过批准,不准在公司打地铺过夜胡新宇之殇“如果不是长期过度劳累,小胡不会变成这样胡新宇的一个同学表示,长期超过身体负荷的工作削弱了他的免疫系统,让他的生命变得危险和脆弱胡新宇在华为日常的作息习惯是:晚上坐上公司近22点的班车,从坂田基地颠簸到关内的家中,到家时间已超过23点钟,然后早上7点起床去赶公司的班车上班今年4月初开始,胡新宇所在的接入网产品线(原为固网产品线)接入网硬件集成开发部进行一个封闭研发的项目,项目内容被严格保密。
这个项目开始后,胡新宇开始经常在公司过夜,甚至长时间在实验室的地上依靠一个睡垫打地铺,加班时间最长到次日凌晨2点左右早上依旧早起,8点钟吃早饭,9点钟打卡上班在身体不适之前,胡新宇已经连续加班两个多星期他身体非常好”一个胡新宇的同学回忆说:“2001年我们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约定2006年如果还在一个城市,就一起看世界杯他非常喜欢踢球,球技很好,身体也很好,我们读本科的时候,常常连续踢五六个小时的足球,晚上还要玩通宵这样的身体,在华为工作了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垮掉,真的让人很难过想起他年轻的女朋友没有人疼爱,年迈的父母没有人去孝奉,再想起他曾经奔跑、微笑的样子,心里好像堵着一块石头我现在只是想,小胡,你要走好,在天国的某个角落,你要好好地休息,不要再操劳,也不要加班……”胡新宇的同学们在悼念他的网页上写下这样的话噩耗传出后,胡新宇的同学和同事,自发地在网上聚集,对其进行哀悼,并发起了捐款胡新宇的家人出于种种原因,至今保持沉默同事有不同看法胡新宇的死亡,在华为员工中间引发了较大规模的争论经过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对于胡新宇的死,华为内部员工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胡新宇没有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没有量力而行,造成这个结果有他个人的原因。
有人提出疑问:“公司是家吗?为了公司这样不要命地加班,图什么呀?”“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像他这种以健康换来的所谓华为考评A有什么意义?”有人表示,无法理解,一个25岁的正常人,竟然经常性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2点,而周围竟然没有人劝解也有部分员工认为华为对胡新宇的死负有责任,并质疑华为不合理的加班制度,甚至绩效考评和企业文化一些华为的员工通过邮件等各种形式向记者反映了华为内部的相关情况,其中抱怨居多一位华为研发部的员工表示,华为把员工的加班算作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整个公司的文化就是鼓励加班据介绍,华为一直有业界闻名的加班制度,尽管没有成文的硬性规定,但是流传着一些口头的加班制度,比如是否继续加班一个小时,是否晚上九点钟才走,这些都是考核华为新技术员工的一项隐性规定一位离开了华为的技术员工称:“加班很正常,新到的技术研发人员好像大部分都要加班每人的办公桌下都有一个床垫事实上,“床垫文化”伴随着华为从1988年成立一直到现在华为员工每人的办公桌下都有一个床垫用于休息午休时,席地而卧;晚上加班,盈月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爬起来再干深圳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许明达有一篇著名的总结华为为何成功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华为的总裁任正非有一个越出常规的思维,认为企业需要狼的精神,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人力资源有没有替代品 一个正常的人力资源的消失,给我们职场中人很多刺激:究竟是不是过劳死导致了胡新宇的死亡?为什么企业如此无视人力资源?过劳死或许是一个倡导“狼性文化”的企业必然导致的结果,因为他们的用人理念就是:必须把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现阶段很多公司都有这种狼性,除了它合理的一面,更多的是对人性的不尊重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不可再生性资源同样也有替代品例如,铜和锡过去主要是制造各种生活用的器皿的,当铜和锡的价格上升时,制器皿材料就被大量塑料制品替代;同样,铜和其他制造电线的金属价格上升,也刺激了人们开发出替代铜的光导纤维可惜,中国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人力资源的价格非但没有上升,可能还越来越便宜了,不是说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吗?如此说来,人力资源的替代品还是人力资源,所以才有加班加点评A、不然就遭淘汰这样一些属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产生适度的、合理的竞争机制,将激励人的潜能,然而,过度的、残酷的竞争体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本性的剥削和掠夺说到底,之所以会发生胡新宇的“典型悲剧”,与一些“狼性企业”为了节约人力资源的成本、追求更大规模的利润是分不开的现在西方国家人口增长已经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力资源变为科技进步的最重要的必要条件了,科研经费中用于“物”的部分越来越少,而用于“人”的部分越来越多。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物理性、生物性和社会性,没有了这些,何谈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的替代品将永远都是人力资源,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每个员工的可持续性发展,关注生活与工作的和谐平衡,创造一个人文的公平竞争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