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0万矢量数据说明.doc
31页矢量数据说明1.1 主要数据源 与资料资料名称 资料源 时间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1:100万)国家测绘局编制 1999 年 12 月出版全国 1:100 万地图(1997 公开版) 国家测绘局编制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199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国家测绘局编制 1999 年 12 月全球地图中国数据集 国家测绘局 2001 年验收国家测绘局向联合国提供的中国1:100 万数据集国家测绘局 2002 年 8 月全国 1:50000 地名数据 国家测绘局 2001 年全国骨干交通网数据 国家测绘局 2000 年中期全国 1:25 万更新数据国、省道公路数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单位系列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1 月第 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 年中国铁路交通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铁道部运输局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 年 3 月第 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标准地名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编2001 年 1 月第 1版制1.2 采用的分类代码1.2.1 要素分类代码中国数字地图 1:100 万 2002 版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具体代码见各要素中“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结构如下:× × ×× × ×大 小 一 二 识类 类 级 级 别码 码 代 代 位 码 码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和二级代码分别用数字顺序排列识别位由用户自行定义以便于扩充一般为“0” 在本产品中未使用第六位识别码大类码意义如下:1 = 测量控制点2 = 水系3 = 居民地4 = 交通5 = 管线与垣栅6 = 境界7 = 地形与土质8 = 植被9 = 其他1.2.2 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002 年)在本产品中补编了国内、外海区码 910000,国外陆域码 9200001.2.3 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线名称代码》(TB1945-87),但舍去四位码中有效数字之前的 “0”,例如:京广线用“1”而未用“0001”:补编“大秦线一 386”。
1.2.4 邮政编码政区层中邮政编码采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1 年版中邮政编码信息1.3 地名与注记中国数字地图(1:100 万,国际版)中居民地、山脉、河流等名称均用汉字和罗马字母拼写表示在属性表中有名称时,一般情况:“NAME”项为汉字名称;“PYNAME”为罗马字母拼写的名称中国数字地图(1:100 万,国际版)中政区、文化要素、水系、地貌、其他海洋要素等层有注记,各类注记分别用汉字和罗马母字拼写两种方法表示中国数字地图(1:100 万,国际版)注记中子类(SUBCLASS)“CH”为汉字注记;子类(SUBCLASS) “PY”为罗马字母拼写注记在属性表中己有的内容,不再用注记表示,如居民地名、等高线值等在本产品注记中,注记类别(LEVEL)见下表BOUNT CFENT HYDNT HYPLK OFELKLEVEL类别 LEVEL类别 LEVEL类别 LEVEL类别 LEVEL类别11 海洋 21 古迹 31 河流 51 山脉 71 航海线12 海湾 29 其它 32 运河 52 山峰 79 其它13 群岛 33 渠道 53 山口14 岛屿 34 湖泊 59 其它19 其它 35 水库36 峡谷37 分洪区38 井39 泉40 坝49 其它1.4 数据层描述1.4.1 共性描述中国数字地图 1:100 万 2002 版数据分为 12 类要素。
每一类要素根据几何特征含有 1 或 2 数据层,共有 15 数据层各层包括 1 至 4 类属性表,共有 29 类属性表中国数字地图 1:100 万 2002 版中属性表共分为 5 类,其扩展名及缺省属性项意义如下:PAT 多边形属性表:AREA = 面积PERIMETER = 周长COVER# = 内部标识码COVER-ID = 用户标识码.PAT 点属性表AREA = 未用PERIMETER = 未用COVER# = 内部标识码COVER-ID = 用户标识码AAT 线属性表:FNODE# = 起止结点号TNODE# = 终止结点号LPOLY# = 左多边形号RPOLY# = 右多边形号LENGTH = 长度COVER# = 内部标识码COVER-ID = 用户标识码PATSUB 区域实体(REGION)属性表:AREA = 面积PERIMETER = 周长SUB# = 内部标识码SUB-ID = 用户标识码 其中 SUB 是区域实体(REGION)名。
例如在 BOUNT 层中,PROV(省)区域实体属性表名为 BOUNT.PATPROVRATSUB 线状实体(ROUTE)属性表:SUB# = 内部标识码SUB-ID = 用户标识码其中 SUB 是线状实体(ROUTE)名例如:在 RAILN 层中,RAI (铁路)线状实体属性表名为 RAILN.RATRAI1.4.2 政区原始数据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编制的 1:100 万地形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主要更新数据源:《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1:100 万,《中国 1:1000000 地图》(97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002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2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单位系列图(2002 年)层名:BOUNT层描述:本层包括境界、政区和海岸线等本层包括多边形属性表、线属性表和区域实体属性表本层含有注记,包括海区名、岛屿名等表名:B0UNT.PAT表类型:多边形属性表数据描述:本表描述县级行政区、地区和海岛等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CNTY_CODE: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海区代码等代码 内容110000 一 820000 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910000 国内、外海区920000 国外陆地21012 常年双线河24010 依比例尺水库表名:B0UNT.PATPROV表类型:区域实体属性表。
数据描述:本表描述省级和特别行政区区域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PROV_CODE:省级行政区、界河水域、海区及国外陆地域代码代码 内容20000 界河水域110000 北京市120000 天津市130000 河北省140000 山西省150000 内蒙古自治区210000 辽宁省220000 吉林省230000 黑龙江省310000 上海市320000 江苏省330000 浙江省340000 安徽省350000 福建省360000 江西省370000 山东省410000 河南省420000 湖北省430000 湖南省440000 广东省45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460000 海南省500000 重庆市510000 四川省520000 贵州省530000 云南省540000 西藏自治区610000 陕西省620000 甘肃省630000 青海省64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65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10000 台湾省810000 香港特别行政区820000 澳门特别行政区910000 国内、外海区920000 国外陆域NAME:中文省级和特别行政区区域名PYNAME:罗马字母拼写的省级行政区名,例如:四川省为 Sichuan Sheng。
CAPNAME:中文省级和特别行政区行政中心名PYCAPNAME:罗马字母拼写的省级和特别行政区行政中心名,例如:成都市为 Chengdu Shi表名:B0UNT.PATDIST表类型:区域实体属性表数据描述:本表描述地区级区域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DIST_CODE:地区级政区代码NAME:中文地区级区域名PYNAME:罗马字母拼写的地区级区域名CAPNAME:中文省级和特别行政区行政中心名表名:BOUNT.PATCNTY表类型:区域实体属性表数据描述:本表描述县级行政区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CNTY_CODE: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例如:130123 = 正定县代码 内容910000 国内、外海区920000 国外陆域21012 常年双线河24010 依比例尺水库NAME:中文县级行政区名PYNAME:罗马字母拼写的县级行政区名例如:Daming xianPOST_CODE:县级行政区驻地邮政编码例如:661100 为猛自县驻地邮政编码表名:BOUNT.AAT表类型:线属性表数据描述:本表描述国界、省级行政界、特别行政区界、地级行政界、县级行政界和海岸线数据项代码及其描述:GEO_CODE:此项对各级行政界线及其它要素的共线(如境界与河流共线)情况编码。
代码 内容21011 常年单线河21012 常年双线河24010 依比例尺水库岸线2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岛屿、大陆海岸线26011 国外岛屿、大陆海岸线26100 珊瑚礁边线26200 滩、暗沙边线(新增代码)61010 国界61011 以单线河为国界61012 以双线河为国界61013 以道路为国界61014 以湖泊为国界61020 未定国界61030 省级行政界61031 以单线河为省级行政界61032 以双线河为省级行政界61033 以道路为省级行政界61034 以湖泊为省级行政界61035 以长城为省级行政界61037 以湖岸线为省级行政界61040 地级行政界61041 以单线河为地级行政界61042 以双线河为地级行政界61043 以道路为地级行政界61044 以湖泊为地级行政界61045 以长城为地级行政界61047 以湖岸线为地级行政界61050 县级行政界 61051 以单线河为县级行政界61052 以双线河为县级行政界61053 以道路为县级行政界61054 以湖泊为县级行政界61055 以长城为县级行政界61057 以湖岸线为县级行政界61060 特别行政区界99000 图廓线99001 多边形闭合线1.4.3 居民地原始数据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编制的 1:100 万地形图。
更新数据源:中国 1:1000000 地图(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