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习题及答案.doc
96页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 汽车价格下降,将导致( ) A.汽油需求增加 B.汽油需求减少 C.汽油需求不变 D.对汽油需求无影响 2. 需求曲线是一条( )的曲线 A.平行于纵轴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右下方倾斜 D.平行于横轴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供给将(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受任何影响 4. 保护价格又叫做最低限价,在我国,保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 A.平衡措施 B.干预措施 C.紧急措施 D.引导措施 5. 一般来说,( )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 A.用途少 B.垄断性 C.生活必需 D.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 6.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 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7. 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则交叉弹性系数为( ) A.负数 B.正数 C.零 D.1 8. 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的弹性系数是( )。
A.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C.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9. 如果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该商品属于( ) A.奢侈品 B.低档物 C.必需品 D.高档品 10. 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 ) A.资金有机构成 B.时间 C.产品价格 D.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 1. 需求的构成要素包括( ) A.消费预期 B.购买欲望 C.支付能力 D.产品价格 E.以上选项均正确 2. 以下属于替代品的是( ) A.煤气和电力 B.镜架和镜片 C.汽车和汽油 D.石油和煤炭 E.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 3. 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B.互补品的价格 C.生产技术 D.产品价格 E.消费者偏好 4. 下列关于最低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施最低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 B.它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最低限价又称保护价格或支持价格 D.最低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E.主要应用于农产品上 5. 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下列( )说法是错误的。
A.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C.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D.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E.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互补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成反方向变化,即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随之增加参见教材P1 2:C [解析]:需求曲线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参见教材P2 3:A [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价格上升,供给将增加参见教材P2 4:B [解析]:在我国,保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参见教材P4 5:D [解析]:一般来说,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的产品需求弹性较大参见教材P6 6:B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时,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增加参见教材P8 7:B [解析]:两种商品为替代品,Eij>0,这时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参见教材P8 8:B [解析]:本题考查需求弹性系数的概念参见教材P8 9:C [解析]:本题考查对需求收入弹性的掌握收入弹性小于1,则称为“必需品”。
参见教材P9 10:B [解析]: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是时间参见教材P9 二、多项选择题 1:BC [解析]: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的欲望;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参见教材P1 2:ADE [解析]: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选项BC则属于互补品参见教材P1 3:ABDE [解析]:本题考查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参见教材P1 4:BCE [解析]:本题是对最低限价的全面考查实施最低限价,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生产过剩选项A说法有误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而最高限价才低于均衡价格,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5 5:CDE [解析]: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参见教材P8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数效用理论运用( )来分析消费者行为 A.无差异曲线 B.预算约束线 C.边际效用论 D.成本曲线 2.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 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 B.效用是否可加总 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 D.效用是否客观 3.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 C.商品的价格 D.效用的大小 4. 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 ) A.消费偏好 B.商品的价格 C.无差异曲线的走势 D.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5. 对预算线的斜率说法错误的是( ) A.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 B.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 C.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正值 D.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6.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 B.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消费者的收入之比 C.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成本之比 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消费者的偏好之比 7. 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 )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 )变动 A.反方向,反方向 B.正方向,反方向 C.反方向,正方向 D.正方向,正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 1. 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 ) A.总效用论 B.基数效用论 C.序数效用论 D.边际效用论 E.平均效用论 2.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的假设有( )。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D.平均性 E.无差异性 3.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 ) A.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B.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 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E.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 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 ) A.均衡区域 B.消费者预算可行集 C.预算空间 D.预算外空间 E.以上选项都对 5. 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 ) A.价格弹性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商品边际替代率 E.消费者收入 6. 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A.替代效应 B.互补效应 C.收入效应 D.蛛网效应 E.乘数效应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本题考查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论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2 2:B [解析]: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的数值无法知道,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所以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以加总。
参见教材P12 3:A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 4:B [解析]: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参见教材P16 5:C [解析]: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或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选项C说法错误参见教材P16 6:A [解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参见教材P18 7:A [解析]:对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参见教材P19 二、多项选择题 1:BC [解析]: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效用理论,即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参见教材P12 2:ABC [解析]: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完备性、可传递性和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参见教材P13 3:ACD [解析]:无差异曲线具有的特征如下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参见教材P14—15 4:BC [解析]: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或预算空间。
参见教材P16 5:BE [解析]: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所以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就是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参见教材P16 6:AC [解析]: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见教材P19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是( ) A.个人企业 B.公司制企业 C.合伙制企业 D.合资企业 2. 下列企业组织形式中,属于法人企业的是( ) A.公司制企业 B.业主制企业 C.合作制企业 D.合伙制企业 3. 美国经济学家( )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A.俄林 B.科斯 C.亚当?斯密 D.凯恩斯 4.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 )的替代物 A.价格机制或竞争机制 B.价格机制或供求机制 C.市场机制或供求机制 D.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 5.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交易成本的节约 B.利润的存在 C.市场失灵 D.外部性 6. 生产函数是( )之间的函数关系。
A.最大产量与投入成本 B.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 C.平均产量与投入成本 D.平均产量与投入要素 7. 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称为( )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D.固定产量 8. 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指的是( ) A.边际成本 B.机会成本 C.显成本 D.隐成本 9. 经济利润也称为( ) A.超额利润 B.正常利润 C.会计利润 D.隐成本 10. 下列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是( ) A.原材料费用 B.燃料和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工资 D.管理人员工资 11. 当某企业的产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分别是1400元和800元,则该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是( )元 A.150 B.200 C.350 D.550 12. 总可变成本曲线是( ) A.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 B.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