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饮料培训(食品生产加工相关法律法规).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80600114
  • 上传时间:2024-08-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7.31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食品生产加工相关法律法规 推荐网站•1.国家质检总局()•2.国家卫生部()•3.江西省质监局()•4.食品伙伴网()•5.中华食品信息网(www.foods-) 法律体系简介•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行政许可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2.国务院:行政法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3.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性法规(江西省标准化管理条例、江西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4.国务院各部门:部门规章(总局令) 一、法律二、国务院行政法规三、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 一、法律1.食品安全法2.产品质量法3.标准化法4.行政许可法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食品安全法•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83年、95年《食品卫生法》→2009年《食品安全法》•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1、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2、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3、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

      •一审:惩罚性赔偿(除了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以外,还可以要求价款十倍的赔偿金)、统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管理制度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以及确立监管体制 •二审:明确删除监管码制度 •三审:废除免检制度 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 •四审:设“食品安全委员会” 、名人代言承担连带责任 、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原则 •亮点之一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2010年才设立)•亮点之二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 •亮点之三  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亮点之四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亮点之五  规定了食品及相关产品进出检验、查验记录制度 •亮点之六  将保健品纳入了食品安全法的调整范围 •亮点之七  向消费者推荐食品要承担连带责任 •亮点之八  明确规定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亮点之九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亮点之十  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和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 2.产品质量法•93年实行,2000年修订,由原来51条,增加到74条,新增25条,删除2条,修改了20条,近2/3的条文有所修改赋予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食品属于《产品质量法》的凋整范围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产品质量法》是规范产品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活动的一般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食品安全法》是特殊法对产品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特殊法没有规定的,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执行 3.标准化法•89年实行指明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管理的方向 •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HG、YY、LY)、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推荐性标准 (/T)•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食品产品标准、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标准 (一)通用标准(一)通用标准•1)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2)GB 13432-2004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3)GB 10344-2005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4)GB 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5)GB 2760-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6)GB 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7)GB 2761-201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8)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9)GB 2763-2005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含第1号修改单)•10)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常用检验方法标准(二)常用检验方法标准•1)GB 478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2)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3)GB 478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4)  GB 4789.1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5)GB/T 4789.26-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6)GB/T 4789.2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7)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总则•8)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9)GB 500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10)GB 500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11)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12)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13)GB/T 5009.7-2008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14)GB/T 5009.8-2008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15)GB/T 5009.9-2008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16)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17)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18)JJF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三)饮料产品相关标准(三)饮料产品相关标准•1)GB10789-2007饮料通则•2)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3)GB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4)  GB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5)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含第1号修改单和第2号修改单)•6)GB2759.2-2003碳酸饮料卫生标准•7)GB/T10792-2008碳酸饮料(汽水)•8)GB15266-2009运动饮料•9)GB/T 21733-2008茶饮料•10)GB19296-2003茶饮料卫生标准•11)GB/T21730-2008浓缩橙汁•12)GB/T21731-2008 橙汁及橙汁饮料•13)NY/T434-2007 绿色食品 果蔬汁饮料•14)QB2657-2004浓缩苹果浊汁 •15)QB/T1687-1993浓缩苹果清汁•16)GB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17)GB17325-2005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卫生标准•18) GB/T 21732-2008 含乳饮料•19)QB/T2132-2008植物蛋白饮料 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20)QB/T2300-2006植物蛋白饮料 椰子汁及复原椰子汁•21)QB/T2301-1997植物蛋白饮料 核桃乳•22)QB/T2438-2006植物蛋白饮料 杏仁露•23)QB/T2439-1999植物蛋白饮料 花生乳(露)•24)GB11673-2003含乳饮料卫生标准•25)GB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26)GB 16322-2003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含第1号修改单) •27)QB/T3623-1999果香型固体饮料•28)GB/T 18738-2006速溶豆粉和豆奶粉•29)GB19642-2005可可粉固体饮料卫生标准•30)GB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含第1号修改单) (四)对工厂的标准和要求•1)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0版)•2)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及实用说明•3)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修订说明•4)关于发布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修改单 的通知(国质检食监函〔2009〕19号)•5)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6)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12695-2003)•7)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19304-2003)•8)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GB16330-1996) 行政许可法•2004年实行。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但不得再委托•5日内一次性告知、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10日内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94年实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的权利、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赔偿权、受尊重权等•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二、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特别规定(2007年7月,低于法律、高于一般性的行政法规)•法定要求(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强制性要求)•法定条件(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授权的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以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形式规定的取得许可的条件和通过认证的条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授权的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以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形式规定的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包括强制性卫生要求、安全工艺要求等)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84年实行试行条例,2005年修订为管理条例。

      设定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工食品),条例明确对6类重要工业产品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才具有生产该产品的资格,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该产品实施目录管理,白酒、婴幼儿配方乳粉→加工食品,XK→QS)•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特别规定 >工许条例>标准化实施条例 三、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规定•生产许可制度(79号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80号令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27号令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129号令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制度(437号文件乳制品、119号公告食品)•风险监测制度(总局风险监管处、常规和专项、2011年采集样品11.5万余个,获得监测数据51.4万余个)•召回监督管理制度(98号令食品召回管理规定)•标签标识监督管理制度(102、123、100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GB7718-2011)•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12365举报)•监督抽查制度(国家级、省级、县以上都可以)•食品生产者安全信用档案制度(金质工程) 79号令•2003年52号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79号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81条: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未按本细则规定提交年度报告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5千元以下的罚款。

      •84条: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经国家监督抽查或者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到期经复查仍不合格的,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经国家监督抽查或者省级监督抽查,涉及安全卫生等强制性标准规定的项目或者反映产品特征性能的项目连续2次不合格的,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87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用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撤销生产许可,并处20万元以下罚款;企业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生产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8条: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企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进行重大调整QS的含义:生产许可,Q代表企业、S代表生产•审批权下放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