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
16页泸县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试卷满分:100;考试时间:75分钟第1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东港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东部,是大连市内观赏海上日出最佳地点,也是众多网红的打卡地下图为2021年5月1日某网红拍摄的东港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网红所在拍摄地与图中太阳所在位置的连线所指向的方位大体是( )A. 南北 B. 西北—东南 C. 东北—西南 D. 不确定2. 一个月后的周末正值晴天,该网红欲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再次拍摄日出照片,拍摄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 该时间点还没有日出 B. 太阳位置比上次偏北C. 太阳位置与上次相同 D. 太阳位置比上次偏东【答案】1. C2. B【解析】【分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5月1日是北半球的夏季,日出方向为东北方,故拍摄地与太阳所在位置连线,应指向东北---西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2题详解】一个月后,大约为6月1日,相比5月1日日出的方向继续向北移动,因为夏至日(6月22日)日出方向达到最偏北B正确,A、C、D错误。
故选B点睛】日出方位规律:春秋分日日出正东;春分日到秋分日,日出东北;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日出东南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4.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答案】3. D4. C【解析】【分析】3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北半球自转线速度大致向北递减,南半球自转线速度大致向南递减图中自转线速度大致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因此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D正确、C错误;图中信息无法确定图示区域的东、西半球位置,因此排除AB4题详解】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还包括海拔因素,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其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数据显示a处的线速度介于870~900之间,而b点线速度介于840~870之间,a点线速度大于b点;题意表明,a、b两点纬度相同,由此推知,a点的海拔高于b点由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
故选C点睛】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主要因素:一是纬度,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即自赤道向两极自转线速度递减,赤道各地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的自转线速度约为837千米/小时;二是海拔高度,在同一纬度,海拔高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下列各图中的斜线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6. 下列四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 )A. 甲、乙 B. 甲、丙 C. 甲、丁 D. 丙、丁7. 乙地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A. 18时 B. 17时 C. 16时 D. 15时【答案】5. B6. B7. B【解析】【5题详解】晨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读图可知,①③⑤是晨线,②④⑥为昏线,故选B6题详解】甲乙丙三图中,相邻经线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结合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等知识可知,甲地地方时为4:00,乙地地方时为20:00,丙地地方时为4:00,丁图中,丁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丁地地方时为12:00,故选B7题详解】读图,乙图中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由此可知,昏线与乙所在纬线交点的地方时约为17点,即当地于地方时17点日落,由于同纬度昼长相等,由此可知,乙地的日落地方时也约为17点,故选B。
点睛】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白天过渡到黑夜的为昏线,由黑夜过渡到白天的为晨线注意在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呈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呈顺时针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地面岩石嶙峋,广泛发育溶洞、石林等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板块边界甲的类型及其对应的宏观地形分别是( )A. 生长边界--海岭 B. 生长边界--海岸山脉C. 消亡边界--洋中脊 D. 消亡边界--褶皱山脉9. 喀斯特高原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成因是( )A. 花岗岩--岩浆侵入 B. 玄武岩--岩浆喷发C. 石灰岩--沉积作用 D. 大理岩--沉积作用【答案】8. D9. C【解析】【8题详解】海岭又称海脊,位于大洋中央部分的海岭称大洋中脊,处在生长边界,AC错误;海岸山脉或者褶皱山脉是由于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下方形成的隆起或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处在消亡边界,B错误,D正确9题详解】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石灰岩为沉积岩,沉积作用形成,C正确;花岗岩与玄武岩为岩浆岩,不易被流水溶蚀,AB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受变质作用形成,D错误。
故选C点睛】五种外力作用形式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搬运作用中搬运的物质是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的产物,所以它承上与风化、侵蚀作用相连;搬运途中由于搬运动力速度降低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质逐渐沉积,沉积物不断累积,形成沉积岩石家庄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部的滹(hū)沱河冲积扇上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山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的泥沙砾石便铺散沉积下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冲积扇的组成物质由A点到B点的特征是( )A. 颗粒逐渐变小 B. 颗粒逐渐变大 C. 颗粒大小不一 D. 颗粒大小均匀11. 滹沱河冲积扇为石家庄城市建设带来的有利条件是( )A. 河运便利 B. 地势平坦 C. 远离水源 D. 洪涝频繁【答案】10. A11. B【解析】10题详解】根据“当河流流出山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挟带的泥沙砾石便铺散沉积下来”可知,出山口处河流流速骤减,大的砾石先沉积,随着流速进一步减慢,更小的泥沙、黏土依次沉积根据距离出山口远近,由A到B,冲积扇堆积物的颗粒是逐渐变小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11题详解】滹沱河冲积扇无航运价值,故A错误;洪涝频繁、远离水源不属于有利条件,故CD错误;冲积扇地形平坦,便于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故B正确。
故答案选B点睛】洪流一边侵蚀沟床、沟坡的同时也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体积较大而坡度较小者称为洪积扇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关于此次北京普降罕见大雪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 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B. 强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C. 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 D. 冷气团湿度增大而产生的明显降水13. 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 )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12. B13. D【解析】【12题详解】此次北京普降大雪的时间在四月清明前后,此时北京虽然气温会出现回升现象,但几乎不会有强对流天气,况且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为局地性的,强对流天气经常出现如冰雹、雷暴、龙卷风、短时强降水等现象,而本次是降雪且为普降,A错误;春季北方部分地区仍有冷空气活动,受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形成冷锋天气,如果当地水汽充足的话,能带来大范围降雪,B正确;暖湿气流北上的暖锋天气形成的应该是阴雨连绵的天气,而不是降雪,C错误;冷气团湿度增大,在没有遇到暖气团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降水,D错误。
故选B13题详解】从图上可以看出雪馒头是在空心砖的中央空洞部分存在的,可以推测出应该是土壤部分和地砖部分的温度不同导致的,地砖上的雪化地快,代表地砖由于升温等原因导致其温度较高一些由于土壤的比热容较大,雪后升温速度较慢,温度低利于积雪残留,①正确;地砖中心虽然有空洞,但与地砖相比高度应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且没化的雪向上突起,微弱的差距影响不大,②错误;降雪前土温比气温要高,因为大气的温度来自于地面辐射,故降雪时其表面温度应略高于气温,③错误;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使得雪馒头间隔分布,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D点睛】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 图中字母A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为A. 赤道低气压带 B. 盛行西风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东北信风带15. 下列各风带中的风向,由低纬吹向高纬的是A. 东北信风带 B. 东南信风带C. 中纬西风带 D. 极地东风带【答案】14. A15. C【解析】【分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所在地带位于赤道附近,且盛行上升气流,因此应为赤道低气压带,A符合题意;盛行西风带一般位于30°~60°之间,与图中A的纬度位置不同,排除B;副极地低气压带一般位于60°附近,与图中A的纬度位置不同,排除C; 东北信风带一般位于10°~20°之间,以水平气流为主,与图中A的纬度位置和气流特征不同,排除D。
故选A15题详解】图中各风带中的风向总是由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由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A、B不符合题意;中纬西风带由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C符合题意;极地东风带由90°附近的极地高气压带吹向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风从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D不符合题意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第2卷选择题(55分)二、非选择题部分:4小题,共55分16.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在④位置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________。
3)下表北京地区连续三天日出日落时间读表可推断这三天地球运行在图中________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向________(方向)移动其间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范围________(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