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叶蜂类害虫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120557
  • 上传时间:2017-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0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叶蜂类害虫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叶蜂类害虫又名黄腹虫,属膜翅目、昆虫纲、叶蜂总科,分布很广,包括三节叶蜂科、简复叶蜂科、锤角叶蜂科、锯节叶蜂科等种类,世界已知的有4000 多种,我国已知 300 多种我国主要有油茶叶蜂、厚朴叶蜂、白蜡叶蜂、樟叶蜂、梨樱叶蜂、杨黑点叶蜂、榆红胸三节叶蜂、落叶松红腹叶蜂、小麦叶蜂等  1.通常形态特征⑴卵:黄绿色,半透明,椭圆形,长 1.5~2,0 毫米⑵幼虫:初龄时黄绿色;老龄时黄色,半透明体长 18- 20 毫米;胸足 3 对,腹足 7 对,腹足较一般幼虫多两对,这是叶蜂类害虫的一个特征⑶蛹:幼虫在土内泥茧中化蛹,泥茧长约 10 毫米,宽约 6 毫米茧的颜色随泥土颜色而变化2.寄主: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榆树、樟树、梨树、李树、樱桃、栎类、桦木、厚朴、油茶、白蜡树、山胡桃、落叶松等树木及月季、玫瑰、蔷薇等花木  3.被害状:叶蜂以幼虫群集于植株上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只留下叶的主脉及枝干,影响树木正常生长,花木失去观赏价值4.发生规律:一年发生 1~4 代,以卵或幼虫在茧内越冬(有的在土内越冬)不同种类,其发生规律各异如:樟叶蜂一年发生 2~4 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结茧越冬。

      翌年 3 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发生为害,3 月底老熟入土结茧化蛹;4 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大量出现,4 月底入土;第三代幼虫 5 月中旬出现,6 月上旬前后入土;第四代幼虫 6 月下旬开始为害,由于发生期不整齐,幼虫期可延迟至 7 月底 8 月初,老熟后入土结茧化蛹越冬成虫交尾后即可产卵,每次产卵一粒于嫩叶内卵经 3~5 天孵化,幼虫常聚集在一起取食幼虫共 4龄,经 15~30 天老熟幼虫入土结茧,2~3 天后化蛹  5.综合防治方法:  ⑴营林措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并合理密植,加强抚育管理,促使提早郁闭成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抗虫能力已经郁闭的林分禁止放牧,并在抚育时适当伐除部分衰弱木,但尽量避免过度修枝和间伐有条件的地方在秋末冬初可进行翻土,以消灭越冬预蛹  ⑵人工除治:一是根据幼虫喜群居的习性,于 4、5、6 月间幼虫为害期,组织人力直接捕杀,或用竹竿击落幼虫(3 龄前有效);二是在老熟幼虫结茧化蛹期摘除茧蛹集中烧毁(樟叶蜂等在土内结茧越冬的可人工挖掘越冬茧蛹),或于冬闲时摘除有卵块的树叶,均可收到一定效果  ⑶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寄生天敌与食虫鸟类,抑制害虫发生如松黄叶蜂幼虫期有蚂蚁、山雀等捕食性天敌,蛹期有鼠类、寄生蝇、姬蜂、小茧蜂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

        ⑷药剂防治:叶蜂幼虫 3 龄前抵抗力弱,并有群集性的特点,为防治最佳适期,及时喷施 10%氯氰菊酯 800~1000 倍液,或 50%马拉硫磷乳油 800~1000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800 倍液,或 4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或 48%乐斯本乳油 1000 倍液,或 20%杀灭菊酯乳油 2000 倍液,或森得保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或 3%高渗苯氧威乳油 3000-4000 倍液,或 1.2%苦•烟乳油植物杀虫剂 800-1000 倍液,或 25%阿维菌素·灭幼脲 3 号悬浮剂 1500—2000 倍液(一般施药 24 小时后开始中毒死亡,使用前务必将瓶下部沉淀摇起,混匀后再使用,本剂对蚕有毒,养蚕区不宜使用),杀虫效果较好也可喷洒坠落地面的老熟幼虫及羽化的成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