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辨证针灸治疗呃逆.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213037246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6.2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辨证针灸治疗呃逆(041699)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呃逆又称膈肌痉挛,是针灸科的常见病证之一是膈肌受到物理、化学等 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产生一侧或两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 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而产生的一种短促特别的声音胃部病变及中枢神经、外周神经 受到物理、化学刺激引起兴奋性紊乱,迷走神经的自稳功能失调,横膈膜发生痉 挛性的收缩等均可诱发以气逆上冲、喉问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 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症状正常人偶因饱餐或受寒冷刺激等诱发呃逆,属于生 理性的,常可自行消失,或刺鼻取嚏,或突然给以惊恐,或闭气不令其出入皆可 获效如持续超过72小时经多法治疗不能缓解者就称为顽固性呃逆,也称为难 治性呃逆祖国医学认为呃逆是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伤及中 焦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冲动所致呃逆在《内经》 、《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侯论》、《千金翼方》等古医籍中均称为“啰”认为肺胃之气均以降为 顺,两者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又相互影响,肺之宣肃影响胃气和降,且膈居 肺胃之间,某种病因影响肺胃时使胃失和降, 膈问气机不利,逆气上冲于喉间致 呃逆作《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病深者,其为啰。

      至明代张景岳才确定呃 逆病名,《景岳全书》曰:“啰者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噫者饱食之息 即暧气也并指出呃逆是病危的一种征兆,大病时“虚脱之呃,则诚危之证” 针灸治疗呃逆以膈俞、天突、内关为主穴对于舌淡苔白润、脉迟缓,呃声 沉缓,得热则减,得寒则重,患者自觉胃脱部不舒服为主的胃寒型呃逆可加神阙、 中脱;对于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患者自觉口臭、烦渴欲饮的胃热型呃逆应加腹结;对于舌淡苔白,脉沉弱,呃声 不断,气不接续,手脚发凉,面色苍白,小便消长,大便海,患者自觉食欲不佳, 困倦乏力,腰膝酸软的脾肾阳虚型呃逆则加神阙、 中脱、关元;对于舌红绛无苔, 脉细数,呃声气促而不连续,患者自觉口舌干燥,烦渴不安的胃阴不足型呃逆加 取太溪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膈俞、天突、 内关、腹结穴处将图钉型揪针用银子挟住针的尾部使针身与穴位局部皮肤成 90度角按压刺入穴位处皮内,针尾部的圆圈平放于局部皮肤上并用创可贴固定 嘱患者埋针处禁湿水,保护好不要是创可贴及针丢失,每日自行用手按压埋针处 3至5次,每次每穴约1分钟夏季每日一换,春、秋、冬季可隔3天一换。

      神阙、 中脱、关元、太溪采取术者一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艾条使艾条与局 部皮肤成45度角,将艾条点燃端分别于神阙、中脱、关元(点燃端的艾头与穴 位处皮肤的距离约3厘米左右)灸至患者自觉整个腹部内温热、 舒服,太溪穴灸 至局部温热,所灸部位视之有约3至5厘米范围的泛红为度灸毕将麝香风湿膏 外贴于神阙处,防止施灸后外受风寒导致肚痛、腹胀、腹泻等温和炎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效方中所选穴位内关乃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联络上、中、下三焦,八脉交 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能宽心理气,宁神和胃;膈俞为膈肌于背部的反射点, 有宽胸理气的作用;天突穴擅长止呃、宽胸 、降逆三穴配合共同达疏肝和胃, 舒膈降逆,调整三焦平衡的功能腹结穴深部正好为乙状结肠,刺激该处能够很 好的促进肠道蠕动采取埋针法于内关、膈俞、天突、腹结处既能起到长时间刺 激、调节的作用,又减少了患者反复针刺的痛苦神阙穴位居脐中,又名脐中、 气舍、气合、环谷、维会、命蒂等为先天元神出入之道,其处凹陷空缺,历代 针灸医籍均视为人体要穴此穴属任脉,通过经络关系督脉“贯脐”、“过脐中央”, 故在肚脐眼施术可以激发经络之气,通过任督二脉总理人体诸经百脉、五脏六腑, 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元固本、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调整脏 腑平衡的功效。

      中脱为调治胃肠疾患的常用穴,能和胃降逆,扶助正气关元穴 为任脉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三焦元气所发处,联 系命门真阳,为阴中之阳穴,是丹田命火聚结之地,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太溪 穴出自《灵枢孙输》,其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乃肾经腌穴、 原穴刺激该穴既可以消虚热滋肾阴、补益肾精、壮阳强腰,又能调肝理气、交 通心肾,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更是全身的大补要穴同时刺激太溪穴又能引火 归元,清热滋阴以镇上扰之阳之功效2014-10-1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