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愈教学文档.docx
2页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竹瘴江边译文【注释】①左迁:降职蓝关:在蓝田县南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 23)进士,任大理丞②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告表》九重天:古称天有九层,第 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藏有释迦文 佛指计一节,宪宗派宦官迎入宫廷供奉,韩愈上《论佛骨表》谏阻,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 史潮州州治潮阳(今属广州)距长安八千里③瘴江:指岭南爆气弥漫的江流鉴赏一】韩愈《论佛骨表》是一篇正气凛然的名文文中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 御褛以观,升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百姓何人,二合更惜身命?焚香烧指,百十 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 更历诸寺,必有断骨两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一一佛如有灵, 能作祸崇,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巨不怨悔这首诗和这篇文珠联璧合,相得 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前两联写“左遣”,一气贯注,浑潮流转。
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是 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然而“朝奏”而“夕贬”,处罚何其迅急! 一贬就贬到 “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那么“九重天”虽高而不明,也就意在言外了第三句 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谴而有丝亳心,其刚正不屈的风卅宛 然如见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圣明”与“衰朽”、"欲…… 除弊事”与“肯……,惜残年”,强烈对比,高度概括,扩大和加深了诗的内涵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 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 者在《女掌炉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挚年十二, 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出,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情况, 便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 而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 何在"? “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 “云横”、“雪 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
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 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竹”作 给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 “为除弊事”而“不惜残 年”的坚强意志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