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解剖学复习要点.doc
8页护理解剖学复习要点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处稍向前突,称胸骨角,是拟定第2 肋的标志翼点:在颞窝内,额骨、顶骨、蝶骨、颞骨四骨相交处,呈"H"形骨缝,此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单薄,内部有重要血管通过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之间的间隙,其内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膝关节:前方有髌韧带、两侧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膈的裂空及通过的构造:膈上有积极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通过积极脉裂孔的有积极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的有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的有下腔静脉.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cm,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下部,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联合腱,内口腹股沟管腹环,外口为腹股沟管皮下环,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鼻旁窦的开口: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的有上颌窦、额窦和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上鼻道的有筛窦后群,开口于蝶筛隐窝的有蝶窦咽峡:咽峡是口腔与口咽部相通的门户,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构成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位置比较固定,其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点处,称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压痛,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齿状线:齿状线是指肛管内由肛瓣的边沿和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的锯齿状环行线,为粘膜与皮肤的分界线舌的神经支配:舌的运动神经是第12对脑神经舌下神经;舌前2/3的味觉由第7对脑神经面神经的鼓索管理,舌前2/3的一般感觉由第5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发出的舌神经管理,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均由第9对脑神经舌咽神经的舌支管理咽各部的构造和联通:咽腔以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分为三部: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其交通状况为:鼻咽部向前经鼻后孔到鼻腔,经咽鼓管咽口通鼓室;口咽部向前经咽峡到口腔;喉咽部向前经喉口通喉腔食管狭窄的部位:食管的第一种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切牙约15cm;第二个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牙约25cm;第三个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切牙约40cm这些狭窄常为异物滞留和肿瘤的好发部位当进行食管内插管时,要注意这三个狭窄胃的描述:胃在中档限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位,有两口、两壁、两缘,可分为四部入口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出口续于十二指肠叫幽门两壁是前壁和后壁上缘称胃小弯,朝右上,下缘称胃大弯,朝左下。
四部分别是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接近贲门的部分为贲门部,胃底是自贲门向左上方膨起的部分,胃体是胃中间的大部分,幽门部接近幽门,由大弯侧的中间沟可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大肠的特性性构造:大肠有三种特性性构造:①结肠带②结肠袋③肠脂垂具有此特性性构造的肠管有: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肝脏的描述:肝重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可达左季肋区大部分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部左、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外观为棕红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厚,左端扁薄,有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上面称膈面,与膈穹隆一致,被镰状韧带分为肝左叶、肝右叶,肝左叶小而薄,肝右叶大而厚下面称脏面,有一"H"形沟,左纵沟前半有肝圆韧带,后半有静脉韧带;右纵沟前部为胆囊窝,后部为腔静脉沟,沟内有肝静脉开口称第二肝门;连接左、右纵沟的横沟称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门静脉左右支和神经、淋巴管等出入横沟的前方部分为方叶,后方的部分为尾状叶,左纵沟的左侧为左叶,右纵沟的右侧为右叶肝的前缘锐利,后缘钝圆,朝向脊柱,右缘钝圆,左缘锐薄肋膈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互相转折处形成的半环形潜在性凹陷,是胸膜腔的最低点。
胸腔积液容易积聚于此肺的描述:肺位于胸腔内,在纵隔的两侧,有左、右两肺肺的形状略似圆锥形,有一尖一底,肋面和内侧面两面以及前、后、下三个缘肺尖向上突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 2.5cm肺底坐落在膈上,又称膈面肋面圆凸而广阔,贴近肋和肋间隙内侧面又叫纵隔面,其中份有一凹陷称为肺门,有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和淋巴管及神经出入,这些构造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肺根肺后缘圆钝,前缘和下缘较锐利,左肺前缘有心切迹和肺小舌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为肾门,是肾的血管、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门户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粘膜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因缺少粘膜下组织,无论膀胱空虚或充盈时都光滑无皱襞,是炎症或肿瘤的好发部位肾实质的构造:涉及肾皮质及肾柱、肾髓质及肾锥体、肾乳头;肾窦内的构造:涉及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肾静脉和脂肪组织肾的被摸:从外向内依次有肾筋膜、脂肪囊和纤维囊三层被膜肾的描述:肾位于脊柱两侧,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 腰椎下缘,右肾上端平第12 胸椎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上缘第12 肋斜过左肾背面的中部,右肾背面的上部,肾门平第1 腰椎。
肾后上1/3借膈与肋膈隐窝相隔,下2/3与腹横肌、腰大肌外缘、腰方肌相邻右肾前面邻接十二指肠降部、肝、结肠右曲和空肠,左肾前面邻接胃、胰、脾、空肠和结肠左曲等结扎部位:临床上常在输精管精索部结扎输精管输卵管结扎部位常在峡部男性尿道:男性尿道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三部分有三个狭窄,第1 个狭窄位于尿道内口,第2 个狭窄位于膜部,第3 个狭窄位于尿道外口有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耻骨前弯是可以矫直的弯曲子宫韧带的功能: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子宫阔韧带避免子宫向两侧移位,子:宫主韧带避免子宫下垂,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8.隔缘肉柱:又称节制索,是右心室内从室间隔连至前乳头肌根部的一圆束肌,内有传导束的右束支通过9.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呈长椭圆形,是正常心脏节律性跳动的起搏点13.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和积极脉弓下缘之间连有一条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称为动脉韧带17.颈动脉小球: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方,是一扁圆形小体,为化学感受器20.静脉角: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为静脉角,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23.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道,长约30~40cm,起于第1 腰椎前方的乳糜池,经积极脉裂孔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上行至第 5 胸椎附近转向左侧,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呈弓形弯曲斜向外侧注入左侧静脉角,收集6条淋巴干,回流身体3/4的淋巴胃的供血动脉: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干,胃右动脉来自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左动脉来自脾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短动脉来自脾动脉2.视神经盘:眼球后部的鼻侧有一圆盘状隆起,是视神经起始的部位,此处为生理性盲点3.黄斑和中央凹: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社区,称为黄斑,其中央的凹陷为中央凹,是视力最敏感的部位房水的产生和循环: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睫状体→眼后房→瞳孔→眼前房→前房角→虹膜角膜角隙→巩膜静脉窦→眼静脉鼓室:鼓室的上壁为鼓室盖,下壁为颈静脉壁,前壁为颈动脉壁,后壁为乳突壁,外侧壁为鼓膜,内侧壁为迷路壁听觉位置觉感受器名称和位置:听觉感受器是螺旋器,位于内耳的蜗管内;位置觉感受器有:位于前庭内的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位于膜壶腹内的壶腹嵴3.神经核:中枢神经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汇集成团块,称为神经核4.神经节:周边神经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汇集成团块,称为神经节。
8.硬脊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呈负压,内含脊神经根、静脉丛、脂肪等,临床上常在此间隙进行麻醉10.大脑动脉环:由脑底的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在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边互相吻合而成大腿肌的神经支配:大腿肌前群受股神经支配,后群受坐骨神经支配,内侧群受闭孔神经支配脊髓半横断的体现及因素:脊髓上端半横断,因损伤脊髓丘脑束,会浮现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丧失;因损伤薄、楔束,会浮现同侧上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因损伤皮质脊髓束,会浮现同侧肢体随意运动障碍内囊:内囊由投射纤维构成,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分为内囊前肢、膝、后肢三部分,内囊膝通过皮质核束,后肢通过有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损伤后会浮现对侧半身浅、深感觉丧失,对侧半身痉挛性瘫痪,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即:"三偏症"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由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上矢状窦→其他硬脑膜窦→颈内静脉肱骨:属长骨①上端:肱骨头呈半球形,向内上方,肱骨头下环形窄沟称肱骨解剖颈,其外侧分别有大、小结节,两者向下分别延续为大、小结节嵴。
肱骨上端和骨干相接处称为外科颈②肱骨干:中部外侧有三角肌粗隆,其后方由内上向外下的斜沟称为桡神经沟③下端:有尺骨滑车、肱骨小头、内上髁、外上髁、冠突窝、桡骨窝、鹰嘴窝,在内上髁与肱骨滑车之间有尺神经沟颅中窝有垂体窝,位于蝶骨体的上方,容纳垂体其后方的横位隆起称为鞍背,垂体窝和鞍背合称蝶鞍在垂体窝前方有一浅沟称为交叉前沟,沟的两端为视神经管,通向眶,为第Ⅱ对脑神经通过在垂体窝的两侧,自前向后分别有眶上裂(通向眶,由眼神经、眼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通过)、圆孔(通向翼腭窝,由上颌神经通过)、卵圆孔和棘孔(两者都通向颅底外面,分别有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通过),在颞骨岩部尖端有一凹陷,称为三叉神经压迹其他尚有颈动脉沟、破裂孔、前床突、后床突等构造十二指肠呈"C"形环抱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上部与降部之间为十二指肠上曲;降部与水平部之间为十二指肠下曲;升部与空肠交界处为十二指肠空肠曲,借十二指肠悬肌(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称为十二指肠空肠襞的腹膜覆盖,临床上称为Treitz韧带)固定于右膈脚,是手术时拟定空肠起始部的标志在十二指肠上部接近幽门处,内壁光滑无环形皱襞,称为十二指肠球部;在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
横沟为肝门,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等进出此前庭裂和声门裂为界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三部分睾丸为男性生殖腺,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呈扁卵圆形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缘、内外两面后缘有血管、神经等进出,并与附睾和输精管下段接触睾丸表面有一层坚厚的睾丸白膜,沿后缘伸入睾丸形成睾丸纵隔,并发出小隔将睾丸提成许多睾丸小叶,小叶内有精曲小管,管壁上皮可产生精子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中有分泌男性激素的细胞称间质细胞卵巢是女性生殖腺,可产生卵子、分泌女性激素位于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夹角处的卵巢窝内,外面包被有腹膜,是腹膜内位器官成人卵巢呈扁椭圆形,分为上、下两端,内侧、外侧两面和前、后两缘上端借卵巢悬韧带固定于盆腔侧壁,内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通过下端借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角,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背面子宫女性生殖管道是一中空肌性器官,为腹膜间位器官㈠位置: 位于盆腔中央,前邻膀胱,后邻直肠正常未孕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前倾是指子宫和阴道之间形成的弯曲,前屈是指子宫体和子宫颈之间的弯曲㈡形态:成年未孕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可分为三部分,即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子宫颈又可分为阴道部和阴道上部。
子宫颈与子宫体连接处的狭细部称为子宫峡部,属于子宫颈的一部分,正常时长仅1cm,妊娠后期可拉长至9~11cm,形成妊娠子宫的子宫下段,是剖腹产时的切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