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设计-—以广东省为例.docx
9页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设计以广东省为例 蒋佳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25)Reference: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是推动民办院校及民办教育机构健康发展的一种新举措,文章从国内外教师职业年金的介绍分析入手,重点以广东省为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实施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民办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同时也能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Keys:职业年金;民办教育;教职员工;人力资源G76:A:1002-3240(2015)11-0133-04收稿日期:2015-10-11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民办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JK155)之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蒋佳富(1964-),广西桂林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企业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情况综述民办教育职业年金是指国家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基础上,为在民办院校、民办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者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职业年金制度,是让民办教育工作者也能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平等参与并能优先照顾扶持发展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旨在发展中的民办教育事业。
目前在国外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韩国等业已运行成熟的教师职业年金制度可资我们学习与借鉴美国教师退休金制度是公立与私立院校共同享受的退休保障制度,美国的教师职业年金与公务员的职业年金是分开管理的,俗称“分管模式”美国的教师职业年金计划从纵向看没有国立层次的,以州立与市立计划为主,更多的是州立的学校集团教师职业年金计划英国于1898年通过立法为基础教育教师建立了普遍覆盖的强制性职业年金,其管理模式与美国不同,是与公务员职业年金统一管理,俗称“统管模式”荷兰的教师职业年金,与公务员职业年金统一管理,也是统管模式在韩国,有专门为私立学校教职工设立的公共年金制度,也称私学年金制度私学年金制度是由韩国法律规定的参保义务化制度,于1975年1月1日起实施其给付包括长期与短期两大类,对给付范围、标准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纳入到《私立学校教员年金法》中,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私立教员的职业年金国内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据新京报2015年4月23日的评论报道: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达7688.95亿元,企业年金参与职工为2293万人,年缴费1000亿元职业年金参与职工粗略估算为4200万,以城镇职工的缴费匡算,年缴费1400余亿。
两者合计每年年金基金缴费收入超过2500亿元今年底基金总规模将超过1万亿,接近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教师职业年金已经纳入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国务院近日发布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并规定其缴费由单位与工作人员共同承担单位缴费8%,个人缴费4%,其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我国对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也在发达地区有较好的实践探索随着民办教育事业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对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的探索实践也出现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全国非常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教委于2008年12月5日发出题为《关于推进本市民办学校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通知》,通知表示为改善民办学校教师退休待遇,上海市将在民办学校建立年金制[来自Www.L]度,并在上海市和各区县人民政府设立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 二、加强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据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民办高校教职工数从2002年的23614人增加到2012年的32176人,增加了1.36倍;专任教师从2002年的1644人增加到2012年的23368人,增加了14.21倍。
由此可见,经过近年来的办学积累,民办高校逐渐摆脱了主要依赖兼职教师授课的单一局面,开始拥有一支数量较为充足的专任教师队伍但是据我们从广东民办高校的调查统计来看,这支队伍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民办教师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出现骨干教师跳槽到公办学校的现象受体制和退休双轨制政策的影响,目前具有事业编制的公办院校教师退休待遇高、保障性好,大部分在民办院校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评到高级职称(个别为中级职称)后即刻跳槽到公办院校对此民办院校普遍缺乏有效的办法,民办院校成为向公办院校输送人才的基地,对本来面临师资困窘的民办院校更是雪上加霜目前,解决此类民办院校存在的问题非常必要,是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合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是适应民办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据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全国共有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4.90万所,比上年增加9057所;招生1494.52万人,比上年增加44.49万人;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078.31万人,比上年增加167.29万人可见民办教育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据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2002年至2012年期间,广东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急剧扩大,民办高校总数迅速增加,民办高校数则从9所发展到50所(本科4所,高职29所、独立学院17所),10年间增长幅度为455.56%民办高校无论是在招生数还是在校生数,都有大幅提升其中,招生数从11627人增长到163795人,10年间增长13.09倍;在校生人数则从23614人增长到481698人,10年间增长19.40倍民办高校学校数占广东高校的比例从2002年的12.68%提升到2012年的26.60%;2012年,民办高校占全省高校总数的36.23%;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数占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27.66%;民办高校招生人数占全省高校招生总人数的32.06%;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人数的30.07%可见在广东省民办院校已经形成“三分天下居其一”的重要格局所以如何加强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民办教育职业年金计划是完善十三五教育规划的需要二)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但通过我们调查了解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样从事教育工作的民办教师并没有获得与公办教师一样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报酬,在人事编制、工资薪酬、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医疗社保等方方面面[来自wwW.lw5u.Com],都客观存在着民办远不如公办的现象,使得民办教师对自己的身份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加强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是落实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三、加强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可行性(一)加强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是各级政府重视关心民办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各级政府对公办学校的投入日益增加,对民办学校的投入却还不够在竞争中,民办学校处于弱势地位,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更多学校认为在全省公办教师工资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师却没有享受到如此福利除了少数业绩好的机构,大多数民办教育机构教师的平均收入远低于公办教师是不争的事实,民办教育机构教师流动性大已经成为民办教育正常发展的一大障碍,“现在的老师工作一两年就走了,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大部分人认为,虽然政府部门无法决定民办教育机构教师的工资水平,但至少可以为这些老师安排编制,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增加归属感不管是民办教育还是公办教育都是教育,只是投资主体不同而已。
政府把这部分教师纳入编制,工资仍由教育机构主办方发放,政府不需要支出太多,却可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实施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是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为民办教育做实事办好事的最佳切入点二)加强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是从法规层面确保民办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教师同等的地位和权利的重要举措在这里广东省完全可以借鉴上海市的成功经验:上海市于2008年12月5日发出题为《关于推进本市民办学校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通知》,并投入专项基金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于2014年8月,在全国首家由政府倡导、民办学校联合发起的“民办教育发展基金会”在上海成立这一基金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支助民办学校教师教学科研和提高待遇,并奖励为民办教育做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据有关报道,在上海市民办院校工作20年以上,退休时可拿到这个专项基金资助的退休费60万元这也是目前上海市民办教育发展优于其他省市的一个重要举措可喜的是,广东省及各级政府也都根据各地实情,积极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为支持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与探索如东莞市及下属各镇为鼓励民办学校试点年金制度,积极探索制定了全市民办学校教师工资指导标准和设立民办学校长期教津贴专项资金,引导各民办学校提高教师待遇。
其中长安镇于2014年从镇财政预算中拨出800万元作为民办教育扶持基金,推出“民办教育提质工程”,对民办教龄较长的老师们给予补助,最高每年超过1万元深圳福田区于2011年就推出了民办幼儿园教师年金奖励办法,规定为在同一幼儿园工作3年以上、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政府每年给予一次性年金奖励广州市近日在回应网络上的吐槽“部分幼儿老师‘平均工资不如保姆清洁工’”时,其教育人社部门透露出利好消息:广州民办教师薪酬待遇有望上涨广州正在酝酿出台对民办教育差别化扶持政策,将为民办教师制定类似于行业工资指导标准,该标准约为现行广州市企业工资标准的两倍届时民办教育机构对教师工资给出的工资不能低于这个标准,高于标准,政府还有扶持奖励四、 民办院校加强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措施各级各类民办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要把加强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当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事务,做出更多具体细致的努力与探索,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新路子一)成立组织各级各类民办院校(教育机构)应将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当作分内的重要事务成立由董事会、校务委员会、校领导、教职员工代表与校外专家共同组成的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和执行机构,共同研讨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的教育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各自实情的管理措施,以保障民办教育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方案各级各类民办院校(教育机构)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是问题的关键,要在广泛听取各级各类教职员工心声的基础上,在得到办学者大力支持并自愿让出部分利益的情况下,集思广益,才能得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方案应该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重大内容:一是年金对象,也就是为哪些人购买职业年金,因为从事民办教育工作的人员比较复杂,有的是有与公办教育相同资质的,有的没有,这就要做出具体的研究与安排二是购买多少,可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即单位8%,个人4%;也可自行制定标准,据国际国内有关经验显示,单位一般在10%左右,个人在5%左右,具体按什么标准应由大家共同讨论研究决定三是年限的设置,一般是指在各级各类民办院校(教育机构)连续工作的年限,因为设置这一制度的目的就是为民办教育的发展留住优秀人才四是基金来源,可以是基本工资,可以是奖金,也可以是分红或福利如广东省某民办高校拟出台退休补贴制度,以专职教师为例: 满10年起不满15年者,每月1000元;满15年起不满20年者,每月1100元;满20年起不满25年者,每月1200元;满25年以上者,每月1300元五是缴费基数的设计,是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