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doc
7页教材简析: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 22 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成功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 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层次 2、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3、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4、利用书后习题,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重、难点: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初步感受从正反两方面说明问题的方法) ,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法与学法:这是一片说理性文章,教学时可以安排读、说、写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从课题入手进行质疑,然后抓住什么是“滴水穿石”,结合图片认识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方式,从中引出滴水为什么能穿石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做批注,理解水滴是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穿石同时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将“水滴”与“雨水”作对比展开讨论,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紧接着让学生说说滴水穿石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如果这样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人类身上存在,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呢?读课文中的三个例子,说说他们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成功的?这里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名人事例进行研究,让学生真正的学习课文讲到这里,可以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除了课文中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类似的名人故事?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课前有所预习准备帮助学生理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意思并且联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课后拓展作业可让学生进行词语积累,让学生搜集还有哪些成语、俗语、谚语的意思都有滴水穿石所要揭示的道理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3、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 教学重难点 : 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预习 (1)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反复读读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字查一下字典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铭记 迷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 (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几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四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或小黑板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迷 恋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铭 记《 本草纲目》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 (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1)滴水怎么能穿石?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作业: 1、完成钢笔习字册 2、仿照课文第 3 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 (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及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2、 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词句的意义 2、品读中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 1 段, 了解水滴能穿石的原因,读重点句映示课件: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二、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 的启示 1、默读第三节,说说课文举了哪三个事例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 滴水穿石” 有什么联系? 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 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 4、(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 (2 )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 的意思 5、看有关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的事例 6、朗读这三个事例出示课件,让学生填空: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像————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像————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7、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吗? 8、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 9、学生回答后引出:“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 的精神,才‘ 滴穿’一块块‘顽石’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 “滴穿”、“顽石”指什么意思? (2)练读。
10、以读代讲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四、照应课始,交流感受,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到这里,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铭记” ,学生读背 五、领悟写法,诱发写作动机,布置搜集事例,为写作准备 1.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看来,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领悟本课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 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 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持之以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