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分析全部教案(共5课时).docx
30页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材简析: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从三年级上册起, 每册都编排一个以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标题的单元,这是小学数学前所未有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常见数量关系,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例题和习题都是学生没有解答 过的实际问题,涉及的题材宽广,不局限于某些类型,引导学生体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 例1引导学生关注已知条件,从关键条件突破,向问题推理例2应用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思想方法,探索实际问题的解法 从表格里可以看到,本单元教学的思想方法是:关注已知数量之间的联系,从已知条件向所求问题推理,形成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学会通过关系决策问题,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单元课时安排: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 1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 1课时练习十 2课时间隔排列 1课时单元测试 2课时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第71-73页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会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教学难点:利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导学: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本第71页例1,思考问题1. 寻找信息:第一天摘了( )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摘( )个求第( )天摘的个数、第( )天摘的个数2. 填表:理解“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含义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摘5个用数量关系式表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一天摘的个数+5=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三比第二多摘5个第( )比第( )多摘5个第( )比第( )多摘5个3. 探究算法:根据上表所填的数量关系,依次写出每天摘的个数1)列表法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2) 列式计算:第二天摘的个数:第三天摘的个数:第四天摘的个数:第五天摘的个数:答:第三天摘了( )个,第五天摘了( )个4.回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谈话引入:在收获的季节,小猴每天都帮助妈妈摘桃,而且摘桃的本领越来越强。
可是,它在摘桃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大家愿意帮它解决吗?2.出示例1,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并各自读题3.提问:题中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结合学生回答,相机给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做上合适的标记4.指出:这个问题,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解答,而且大家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的但究竟采用了怎样的思考方法,采用的思考方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思考方法,估计很多同学都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初用策略,探索思路1.提问:题中有一个已知条件是“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你知道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吗?2.学生在交流后追问: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还可以想到“第( )天比第( )天多摘5个”?进一步追问:第一天摘的个数+5=第二天摘的个数,还可以想到“第( )天摘的个数+5=第( )天摘的个数”?3.启发:我们已经弄清了已知条件的含义,现在请大家继续想一想,根据“第一天摘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你能分别算出什么?(第第二天摘多少个第三天摘多少个……)追问:在能够算出的这些问题中,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接着算什么?4.提出要求:按刚才讨论的解题思路,你能列式计算小猴第三天和第五天摘桃的个数吗?动手试一试学生列式解答后,进一步启发:如果让你列表求出答案,你认为表中第一栏该填些什么?其他各栏呢?第( )天第( )天第( )天第( )天第( )天( )个( )个( )个( )个( )个讨论:填表时,大家都是从左起第一栏填起,接着依次填第二、三、四、五栏,你是怎样想到按这样的顺序填写的?引导反思:比较列式计算和列表求出答案的过程,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追问:求第二天摘桃多少个时,用到了哪些条件?求第三天摘桃个数时呢?指出:不管是列式计算,还是列表求出答案,我们都是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
像这样,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加以运用三、练习巩固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小题中的已知条件,再提出要求:你能根据这些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后,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想到的这几个问题之间有哪些联系?2.想想做做2学生读题后问:你知道“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个条件的意思吗?启发: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在这些能够求出的问题中,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一步追问:求第一次反弹高度时,用到了哪些已知条件?求2、3、4次反弹高度时呢?3.想想做做4学生读题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学生解答后,组织讨论:你是从哪些条件想起?想到了什么?求出白地砖的块数后,再联系哪些条件就能求出花地砖的块数?4.想想做做3学生读题后,提出要求:你能根据题意在下面的图中画一画、涂一涂,标出芳芳和兵兵两人的位置吗?学生操作后,提问:从图上看,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几人?进一步要求:如果列式计算可以怎么做?引导反思:解决问题时,是从哪些条件想起的?你认为画图对解决问题有哪些帮助?5.想想做做5学生读题后,提出要求,根据题意,你估计从第几个正方形开始就画不下了?把你估计得结果写下来。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30个35个40个45个50个从条件出发思考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这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谓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想出由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并最终与所需解决的问题建立起联系,这是一种由因到果的思考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几乎都会运用到这一策略,所以理解并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解决问题”也是第一次接触“策略”教学时,我以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引出策略二、创设情境,初感策略教学时,我创设小猴摘桃的情境,引导学生说说哪个条件你理解起来有困难,再请学生交流对“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理解,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随后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或列表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和特点 三、比较反思,注重解题过程的回顾 教材中的例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另一种是算式法在学生尝试解答之后,我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种比较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体会到虽然解题方法不同,但是都是从条件出发思考,结果也是相同的回顾解决这道题的过程: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有含义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四、借助多媒体技术,练习拓展教材编排的几道练习题都非常经典,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帮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新知,练习拓展想想做做第一题,我引导学生看图说说题中的条件,再说说根据哪些条件可以提出怎样的问题,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从条件出发这一策略想想做做第二题,我也基本延续例题的教学方式,先引导学生重点交流对“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的理解,再鼓励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解答,随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感知,解决问题想想做做第三题,由于教材中已经提供了18个圆圈,学生很快根据条件找到了答案,然后我让学生通过算式的方法再解决一遍时发现较多学生有困难在算式方法交流完后,我适时地总结:有的实际问题,运用画图的方法能更快地找到答案,我们要针对具体问题合理选择解题方法。
不足:整节课内容挺多的,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张,后两题来不及授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第74-7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线段图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并能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体验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并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感受“策略”的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借助线段图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课前导学:1.我会探究:自学课本第74页例题2,完成导学单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再看图说说题中的条件核问题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1) 黄花有多少朵?(2) 红花有多少朵?思考: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样解答?2. 我会练习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回忆策略激活: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