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docx
7页兴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在咸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兴平市委市政府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兴平这一主题,按照“123456”的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西部强市这一奋斗目标,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两大机遇,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工业基础雄厚、县级市城市品牌和地处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的区位三大优势,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创业富民、项目带动、科教兴市四大战略,强势推进大项目建设、魅力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非公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五大建设,奋力实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群众财产较快增加、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福祉全面增进六大成效),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兴平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高歌猛进,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作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及战略构想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123456”的发展总思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崛起,着力做好工业规模扩张、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兴平四篇大文章,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点定位、加压紧逼,志在超越、不懈进取,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兴平。
具体的奋斗目标是:到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速13%,是2022年的2.3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25亿元,年均增速30%,是2022年的3.7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年均增速20%,是2022年的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20元,年均增速16%,是2022年的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0元,年均增速15%,是2022年的2倍;单位GDP能耗降低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2022年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 2022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兴平这一主题,按照“123456”的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西部强市这一奋斗目标,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两大机遇,充分发挥并不断强化工业基础雄厚、县级市城市品牌和地处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圈的区位三大优势,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创业富民、项目带动、科教兴市四大战略,强势推进大项目建设、魅力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非公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五大建设,奋力实现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群众财产较快增加、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福祉全面增进六大成效),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点定位、加压紧逼,志在超越、不懈进取,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兴平。
2022年奋斗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增长14.5%;农业总产值达到32.5亿元,增长11%;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10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达到7.9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3.6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6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8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50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00元,增长1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022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奋斗目标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三年创建陕西十强县(市)——一年蓄势抢先机、两年跨越上台阶、三年冲刺进十强”三步走战略的冲刺之年全市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6亿元,增长14%;农业总产值达到29.6亿元,增长10%;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70亿元,增长19%;财政总收入达到6.4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8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达到110亿元,同口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022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22年,兴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17%;财政总收入完成5.6亿元,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768元、20000元,分别增长21%、18%,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节能减排等主要指标也全面完成,实现了“十一五”的完美收官 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咸阳市招商引资一等奖;装备制造工业园先后被评为“西部地区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园区”、“陕西省13115工程科技示范产业园”、“陕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陕西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连续三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被省上评为“农业综合开发优秀项目县(市)” 2022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22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22年,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123456”的发展总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战冰雪,抗地震,主动应对金融风暴,克难攻坚求突破,顽强拼搏促发展,完成和超额完成市人大十六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生动局面。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7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4亿元,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亿元,增长39%;财政支出达到6.7亿元,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8元,净增948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00元,增长36%城乡群众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1.5亿元,增长24%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跃居第18位——2022年是我市经济整体实力强势增长的一年 ——2022年是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最好的一年 ——2022年是我市财政收支再创历史新高的一年 ——2022年是我市大项目引进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 ——2022年是我市城乡居民双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2022年是我市干部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最多的一年 2022年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 2022年全市经济工作按照市委提出的“高点定位、加压紧逼,志在超越、不懈进取”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西部进百强、陕西创十佳、咸阳争第一”的总目标,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依托优势,突出重点,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市经济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发展增势强劲。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0.2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一产增加值10.2亿元,二产增加值30.5亿元,三产增加值19.5亿元,分别增长7%、15%、16%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7%,削减COD 1639吨、SO2 486吨2022年是近年来我市经济运行质量最好的一年我市被省上确定为十五个扩权强县(市)之一 ——财政收入大幅提高财政总收入完成3.1亿元,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008亿元,增长21%2022年我市财政增收额和增长幅度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全年共引进重大项目36个,到位资金14.2亿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同比增长33%我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均获咸阳市一等奖总投资62亿元的兴化“十一五”扩建项目创造了我市招商引资投资额的新记录,投资6.5亿元的金龙鱼项目实现了我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零”的突破,投资3亿元的西瑞物流项目建成后我市将成为全国12个粮食物流节点之一2022年是我市重大项目引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广大干部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2022年是近年来全市人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 ——群众收入增加较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0元,净增36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858元,增长16%;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41.63亿元2022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最多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