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2页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在化学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X的化学式为()A.N2O5 B.NO C.N2 D.NO2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B.氧气应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D.氮气能填充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3.对于化学的认识,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了人体健康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4.已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2 B.8 C.6 D.145.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使用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6.下列物质组合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空气 B.四氧化三铁、氧化汞C.红磷、五氧化二磷 D.蒸馏水、矿泉水7.下图所示A烧杯中液体变红,B烧杯中液体没有变色。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B烧杯中微粒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B.该实验说明A烧杯中微粒不在运动C.该实验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8.下列对过氧化氢(H2O2)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B.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9.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A.大量燃烧含硫煤 B.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利用太阳能烧水10.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带电荷,因此带电荷的一定是离子B.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构成原子的粒子一定都不带电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D.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因此燃着的木条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11.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则不能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12.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铟元素为金属元素B.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C.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D.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④2Al3+和 3N 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⑥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15.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线是纯氯酸钾曲线,b线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曲线),图像正确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实验A: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所得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2)实验 B:蜡烛熄灭时产生一缕白烟,该白烟是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C:盛放硫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4)实验D: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E: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硫酸亚铁(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共需补充5.6mg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相当于硫酸亚铁多少mg?(写出计算过程)18.(8分)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 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含有_____种元素,碳、氢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2)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3)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4)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厨房里有很多的化学物质,某同学对厨房的调味品进行了调查研究Ⅰ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如图是厨房中某“加碘盐”的标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原子 B碘盐中含有钠原子、氯原子等微粒C碘酸钾易溶水 D碘酸钾的化学性质很稳定Ⅱ蔗糖也是常用的调味品对蔗糖的制备及成分进行如下探究1)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___________(填一种化学物质)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2)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资料卡片)①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烟灰可能的作用为___________成份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说明蔗糖中含有___________元素实验2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___________说明蔗糖中含有碳元素实验3取少量蔗糖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容器内壁出现水雾,生成黑色固体说明蔗糖中还含有___________元素计算验证)已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现称取34.2g蔗糖,加入少量烟灰点燃,测得生成52.8g CO2和19.8g H2O则34.2g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通过综合计算,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选填字母)AC6H5NO2 BC6H12O6 CC12H22 DC12H22O11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3个铜原子、8个氢原子、8个氮原子和24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3个铜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和22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存在于2X中,则X的化学式为NO,故选B。
2、B【解析】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说法正确;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故说法正确;D、氦气能用作于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性质稳定,故说法确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D【解析】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如青霉素可以消炎杀菌,故A正确;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如飞机、汽车的各种制作材料,都是利用化学技术开发的新能源,故B正确;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如化学技术治理水污染,故C正确;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是错误的故选:D4、C【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5、D【解析】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解程性的大小,故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D、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正确6、D【解析】A、氧气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错误;B、四氧化三铁中含有铁、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氧化汞中含有汞、氧元素,属于化合物,错误;C、红磷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五氧化二磷中含有磷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错误;D、蒸馏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喝其他元素,属于混合物,正确。
故选D点睛: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7、B【解析】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不断地运动,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说明B烧杯中微粒在不断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故A正确;B、该实验不能说明A烧杯中微粒不在运动,故B错误;C、该实验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C正确;D、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故D正确8、B【解析】A、过氧化氢是一种纯净物,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B、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1:1,故D错误9、A【解析】试题分析:A、大量燃烧含硫煤,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污染,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不会造成污染,错误,C、人和动物的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错误,D、太阳能是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故利用太阳能烧水,不会造成污染,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与环境10、D【解析】A、离子带电荷,因此带电荷的不一定是离子,比如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都不是离子,错误;B、原子不显电性,但构成原子的粒子中质子、电子都带电,错误;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有的是由同种的原子直接构成;例如铁属于纯净物,由铁原子构成,推理不正确;D、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因此燃着的木条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正确;故选:D。
11、C【解析】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A选项正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