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虞美人李煜阅读理解题及答案.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67539468
  • 上传时间:2024-07-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08.5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虞美人李煜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虞美人李煜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虞美人》阅读原文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阅读题目(一)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8.“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9.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

      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0.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第 1页 共 5页 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虞美人》阅读答案(一) 1.(4 分)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2. 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3.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4.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5.“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6.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深重、强烈和无穷无尽这种比喻性的写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愁”写得具体可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9.春花秋月何时了 10.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虞美人》阅读题目(二)1.“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第 2页 共 5页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虞美人》阅读答案(二)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春花秋月何时了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虞美人》阅读译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虞美人》阅读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第 3页 共 5页 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第 4页 共 5页 猜你喜欢: 1.李煜虞美人读书笔记 2.李煜经典诗词《虞美人》 3.李煜《虞美人》原文和鉴赏 4.李煜《望江南》中考古诗词阅读理解答案第 5页 共页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