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古代家风家训《宋代五言送别古诗》.doc

43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311355921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K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古代家风家训《宋代五言送别古诗》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向您推荐宋代袁采《袁氏世范》古代家风家训宋代袁采《袁氏世范》古代家风家训 宋袁采《袁氏世范》 1.性不可强合 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亲的莫过于父子、兄弟但父子、兄弟之间 也有不和睦的,父子不和或许是由于父母督促子女向上学好,兄弟 不和或许由于争财分物也有父子间不由于督促学好、兄弟间不 是争分财物而产生不和的,世人见到这种不和,想从中间分清是非 往往找不出任何理由大凡人的性情有宽大缓慢、有狭小急躁、有 刚暴、有柔弱、有严肃持重、有轻浮浅薄、有崇尚节俭、有任性放纵、 有喜好闲静、有喜欢广结广交、有善从小处着眼、有善从大处着眼, 这是由于人所禀持的本性各不相同父亲想要孩子的性情合于自 己的要求,孩子的性情未必能达到这一点;哥哥想要弟弟的性情合 于自己的要求,弟弟的性情未必能达到这种要求他们性情不能 达成一致,那么他们的言行也就难以适合对方要求,这就是父子兄 弟不和的总根源况且每临办事之际,一方以为是、一方以为非, 一方以为当先、一方以为宜后,一方以为当急、一方以为宜缓,人性 是这样难以整齐划一,如果都要求对方与自己完全一样,一定就会 引起争论,争论一时难以取胜,就会再三不断发生争论,不和睦的 情况就会开始发生了,有的甚至引起终身失欢。

      若悟透这个道理, 为父兄的人,能够通达子弟的性情,不苛求子弟与自己完全相同; 为子弟的,要尊重和顺承父兄的意见,不要指望父兄一味服从自己 的意志,那么在办事的时候就一定互相和谐相处,没有乖张、争斗 的忧患孔子说:对待父母,发现他们有错误就要多次提出建议, 如果发现他们心里没想通、一时不接受建议,要继续尊重他们并不 违背他们的意愿,按照他们的指示去做而无怨言这就是圣人教 给我们的重要的和家之术,应该引起深思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和儿女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常常陷进这 样的痛苦:没有原则性重大冲突,却在日常小事上纷争不断这是 某些家庭成员企图以自己的个性来统一其他成员的个性、或者要 求其他人员与自己的个性保持完全一致的结果人的个性是一种 定型了的性格惯性,征服人的个性是一场永远没有胜利的战争 人只能注重履行自己在家庭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绝不能与他人 的个性展开决战,否则就会日渐变成一个既折磨他人又折磨自己 的虐待狂 2.处家贵宽容 自古以来,在人伦关系中贤人与恶人就互相错杂在一起要 么父子不能都有贤德,要么兄弟不能个个美善,要么丈夫游手好闲 和放荡,要么妻子强悍暴躁,很少有哪家不犯这些毛病的,即使是 圣贤碰到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

      身上患了疮痍和疣赘,虽然十分 讨厌,但不能立即把它除去,只有宽大为怀地来对待这些事能够 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心中就安然了古人所以认为父子、兄弟、夫 妇间的是非别人难以辨清就是这个原因 古代的家庭大多是数世同堂的大家族,家庭成员的素质更是 良莠不齐对于那些品行不端的家人既无力改变他,又不能开除 他;正像自己身上的疮毒一样虽然十分可恶但又一时无法把它切 除,因为这可恶的疮毒已经构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对待那些 不成器的家人,要有大局意识和宽大、隐忍的胸怀现代社会的家 庭关系虽然已经变得十分简洁和单纯,但也会出现势不两立的痛 苦,只有把对待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家人,像对待自己身上的疮毒一 样宽容并进行耐心疗治,才能保持家庭的稳定与进步 3.人有子.须使有业 人有儿子,一定要使他从事一种职业贫贱人家的子弟有职 业,就不至于陷进饥寒;富贵子弟有职业,就不至于为非作歹凡 是富贵子弟沉于酒色、好赌博、变换奇装异服、炫耀车马、与一批小 人为伍,以至于招致破家,等等,所有这些不是他们成心不成器,而 是由于他们没有固定职业来打发时光,于是就动起了做坏事的念 头小人帮助他们为非作歹,就是为了从中谋取钱财之利,常常见 缝插针地促成他们进行破坏。

      子弟应该深切反省和醒悟 职业是集中和串联劳动价值的生命线,是实现人生抱负的唯 一进路,是谋生最起码的手段,也是充实生活和释放精力最健康的 渠道富家子弟没有生活和生存的压力,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尽情 享受生活的问题,难免会因变换玩法而违法乱纪只有选择一门 职业或学业,才能把他们的旺盛精力和时间吸纳到学习和创造的 轨道,随着这条轨道不断向纵深推进,不仅能使他们的精力和时间 断然与玩乐生活做出切割,而且还能带动现在的生活和已有的事 业一同获得充实与进步否则,富贵而无所事事的生活会空虚得 六神无主,而在人世间,除了学习和创造以外,不存在没有代价的 快乐 4.背后之言不可听 家中只要有子弟及妇女在外面喜欢传递一些风言风语,那么 即使与圣贤同居在一起,也不能不引起争端况且任何人做事不 可能都是对的,不可能都符合他人意愿,哪里能避免背后不被人评 议?背后的议论,如果不被人传递,被议论者就不会知道,哪里会 引起纷争呢?只要背后的议论被主人听到,就难免不开始积累怨 恨何况经过两次传递那些议论,传递者又从中增加和改变一些 内容,势必引起两家的怨.}艮牢不可解只有那些高明的人能对背 后之言不去听信,喜欢传话的人就无法离间他的亲友。

      喜欢背后说人是非的人,是懦弱、阴险和心界不宽的表现;而 喜欢将背后之言予以传递的人,要么是胸无城府仅仅出于谈话时 出卖一方、讨好一方的目的,要么是出于添油加醋、借刀杀人的险 恶用心总之,喜欢传递背后之言的人,是在人与人之间制造矛盾 的始作俑者,是一种最恶劣的品行聪明的人首先明白背后之言 是他人内心不快的一种必然反映,只要还没有演变成公开的对抗 性行动,是不必过分在意的至于他人传递而来的背后之言,又是 夹杂着议论者的语境、偏见和传递者个人目的的混合产物,更是不 必在意的这就省去了许多无聊的是非和麻烦,清净了自己的心 界和眼界 5.子孙常宜关防 子孙有过错,自家的父亲和爷爷往往都不知道,当官的人家更 是这样大凡子孙有过错,都躲过父亲和爷爷的耳目,外人虽然知 道,都不过是偷偷地嘲笑,不会让他们的父亲和爷爷知道特别是 居在乡间的大官,人们过来朝见他的时间都有限,一见面连称赞他 盛德的时间都不够用,哪里还敢说他的子孙的过错呢!况且,那些 大官又自以为子孙很贤明,认为别人说他的子孙之过就是诬蔑,所 以,他们的子孙纵有弥天大错,家里的父亲和爷爷都不会知道其 中即使有家训稍严的,但母辈又尽量包庇孩子的恶行,不让他的父 亲知道。

      富家的子孙不成器,不过沉迷酒色和赌博这些破家的事 情;官宦之家的子孙作恶就不止这些了他们居在乡间,强行索要 他人酒食,强行向他人借钱借物概不归还,强买他人东西不付钱 亲近一批小人,并指使他们仗势欺人他们侵害善良,就不断编造 讼词虚妄兴讼乡人如有失理犯法的事,他们就揽作是自己的事, 还美其名日替人承担事件;乡人中如发生争论,他们就伪造在外 做官的父祖的书信,去拜请州官和县官帮忙,以达到以曲为直的目 的随意差人做事、借人舟船、胡乱收税、帮人免罪,以从中获取非 法收入作为酒色娱乐之用还不止这些,他们的那些随从私下强 卖商家物品、强令吏人买物品、私下托付商税机构帮助购买物品 且统统都不偿还它应有的价值;甚至替吏人填补名额,为吏人 说情免罪,吏人如在收入上有所盈余,就责求他们要有所回报 其他各种狂妄的贪求也绝非一端,毫不体恤,这会影响他们父祖的 名声和拖累父祖陷于刑法之灾作为父祖之辈,应该知道这些事, 要经常设关提防,经常询查暗访,或许就能免除这些危害了 古代富贵之家的不肖子孙的种种恶行,至今读来,仍让人感到 似曾相识这是一批四处巧取豪夺、唯一能够超越法纪也往往率 先践踏法纪的特权阶层,他们的邪欲不仅游离出天良和法纪之外, 而且也不惜将其父辈的清名与功业毁于一旦。

      为了防止子孙利用 长辈的权力去干祸国殃民的勾当,袁采先生提出了官宦之家要对 子孙常设关防并不断询访的措施,他当年最担心的是子孙犯下恶 行而父辈却一无所知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领导干部同样也要 对子女严设关防,警惕出现对子女利用特权作恶的行为一无所知 的现象,当然更不能庇护、怂恿甚至参与子女巧取豪夺、徇情枉法 的犯罪行为了! 6.子弟贪缪勿使仕宦 子弟中有愚蠢、荒谬的人,自然不能让他们做官古人说:治 理刑狱多积阴德,子孙就会兴旺又说:施利于人又能让人不知 道是谁做的,就能得福假使一些愚蠢、荒谬的子弟当了官员,必 定把诉讼事全部委托手下小官们去办理,听任他们随意改变案情, 庇护恶人陷害善良,难道不与积阴德相反吗!古人又说:我如有 过多的阴谋,是修道人的大忌又说:陷害他人却使他人不知是 谁下的手,就会得到祸患假令现在这些当官的子弟贪污腐败,一 定会同手下的小官同流合污,出卖公权,变曲为直,使百姓深受 其冤却求告无门,难道不能算是阴谋吗!士大夫们请试图数遍 乡里三十年的官宦之家,现存能够自我保持的还剩几家?都是 前文所说的那些事情导致的有远见的人请一定要相信我说的 这些话 人们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这个龙的具体内容大抵不过是 追求金钱或权力的最大化。

      但是儿女中如果有愚蠢和贪婪的人, 绝不能把他们推上追求权力的道路;因为权力是涉及国计民生中 的大是大非问题儿女一旦愚蠢无能,手中的权力容易被坏人所 挟持和利用,而自己最终也难逃干系;一旦贪婪成性,就会伙同手 下出卖公权、颠倒是非,他们是因掌控着政策法规而出卖政策法 规,而且是以执法者的身份垄断了出卖政策和法规的市场,这其实 是对人民的犯罪古人对自己子女中的愚蠢、贪婪者当官尚且不 能容忍,那么,现在社会如果把愚蠢和贪婪的人推上领导岗位,更 是莫大的失察和罪过 7.人之智识有高下 人的智慧和见识本来就有高下不同的差别,这种差别甚至还 很悬殊高者见下者,如同登高望远,没有看不到的;下者看高者, 如同在墙外想窥探墙里,什么都看不清楚如果高下的差距小还 可以相互对话,如果相差太大,不如不要告诉他,说了只会白费口 舌如同下棋博弈,若高下的水平相差不太大,还可以对弈一番 如果让国手级别的人与连棋局都不认识的人对弈,结果会如何呢? 现代社会强调在权力上人人平等,但这不等于认为人们在智 慧和见识上都不分高下和整齐划一;人类自有史以来在智慧和能 力上就有高下之分见识高者能把见识低者的前途一览无余,而 见识低者却看不到这一层,常常为自己定下了与见识高者同样大 的志向,结果是一出口讲话就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这就启示我们: 智慧和见识高的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和改造见识低下的 人,智慧和见识不足的人只能安心从事自己能做的眼前的事务,千 万不要为自己确立一些无力实现的空远的目标;这就让各种能力 都能避免一些错位的努力而能各得其所和各显身手 8.人生劳逸常相若 应该说,能在老年享受富贵的人,必定在少壮时期尝尽艰难, 吃尽苦头,从来少见少壮时期享富贵还能安逸到老的人早年登 科及第和早年顶替父职的人,必定在中年阻逆不顺,但会在晚年得 到荣达如果在仕途上没有遇到阻逆,会在生计方面陷入艰窘和 薄福,或为饥寒而愁,或为婚嫁而忧如果早年仕途发达,没有经 历艰难困苦,加上继承父辈留下的基业雄厚,并且没有任何不如意 的事,这样的人多半不享高寿造物主对人类命运变化的规律大 致是这几种类型这中间也有自始至终享受富贵的人,那是有特 大福气的人,也是千万人中才有一个,不能把这当作普遍现象现 在的人们往往费尽心机百般巧谋,都想不经受一点辛苦,就能享受 终身富贵,都是由于不明白这个道理,违背规律去算计,希望他们 的子孙从小就享受大富大贵,这是极其糊涂的想法,到底人力是难 以胜天的 人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