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文化建设困境以及策略.doc
3页附件 4关于探寻神秘湘西的土家乡村文化的思考关于探寻神秘湘西的土家乡村文化的思考——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策略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策略少数民族的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乡村文化是否繁荣,不仅关系着乡村居民的综合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 乡村文明程度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协调发展,关系着我 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处在偏远 山区,许多民族村寨属于特困村寨,它们的文化建设面临着制约的瓶颈,迫切 需要改变生活的处境和生存的质量 一、湘西土家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在我们探寻土家乡村文化的实地考察中,通过与当地政府的交流以及我们 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分析了在永顺县土家乡村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分别如下: 第一:经济基础薄弱湘西永顺县是国家重点的扶贫对象,却没有配套的 文化设施和必要的经费投入,文化建设变成了一句空话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一 定的经济基础,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人们长期为温饱而努力时,文化建设便 形同虚设但是如果不从文化上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思考 问题的方式,文化的落后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在我们考察的八个村落中,大 部分村落水利设施不完善,村民仍是靠天吃饭,种田收成不高,水资源匮乏, 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而且有的村地处偏僻,交通极为不便我们觉得,土家 文化本身一个旅游资源,但是却没有得到有力的开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长期 束缚在自己的土地上,为了温饱而劳作,文化建设就显得极为苍白无力经济 与文化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经济对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由经济薄 弱所带来的文化落后反过来也必然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第二:思想观念落后当地居民还存在大量的不适应现代化的思想观念, 大部分的乡村居民养成的是小农意识和小生产的习惯同时,城市是先进文化 传播的中心,距离城市越远,受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影响的力度也就越小永顺 县及其周边便是这样的一个小镇,其特点是听天由命、固步自封、僵化保守、 狭隘自私、胆小怕事、小进则满、小富则安,它与现代化所提倡的和谐发展是 格格不入的另外,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乡村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 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导致私有意识的膨胀,诱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 金主义的思想倾向,集体主义思想有所淡漠,朴素的同情心、助人为乐等传统 美德受到冲击 第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我国农村人口文盲和半文盲率高, 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导致有些以种田为生的农民的生活过得很具有随机性, 他们靠天吃饭,不懂得利用科技来改变一些外在的因素来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 好永顺县是个以农村为主的县城,村民的文化程度低,大部分家庭以务农为 生,他们想着的是如何解决温饱,如何是生活变得更好,而那些我们眼中及其 珍贵的民俗文化在他们看来也一文不值,在潜移默化之中,便逐渐丢失了 第四,乡村文化市场发展不规范乡村文化市场不规范的首页表现是文化 产品鱼龙混杂,近几年,随着城市净化文化市场、清除黄、赌、毒工作的力度 的增大,许多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开始转向农村;而且由于乡村地域广阔,村落 散落,管理难度大,加上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相关部门对此也缺乏严格监督管理,从而造成不健康文化产品在乡村呈蔓延的 趋势,使得乡村文化呈现出一种形形色色的文化特质胶着一起的状态乡村居 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贫乏且单一,在永顺县,许多村民现今依然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这也是导致不健康、不文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能 够在乡村有市场和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湘西土家乡村文化建设的策略 文化发展落后的原因除了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各种社会因素外,城乡二 元结构也对其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促进现代化进程, 就要统筹城乡文化,提高对乡村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 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和认识,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高度去认识乡村文化建 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行为主体和载体是人,这就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现 代化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己向世人昭示:人的现代化是社 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关健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观念现代化,即价值尺度、思 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感情方式等文化心理方面的现代化永顺县的农村居民占 了绝大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以促进农村居民的现代化为主要任务,以转变他们 的思想观念和认识为主要目的,去科学的建设乡村文化 第二:建立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中,各级领导要有战略意识,把乡村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列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出一个适合本地实际需要的、与当地经 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三:完善乡村文化建设领导、考核和监督制度针对乡村文化建设中存 在的实际问题,建立乡村文化建设领导责任制,同时实行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 不以 GDP 论英雄,在考核中不仅要看任职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看任职地社 会的进步程度,要看干部在任期内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
当前,一些 地方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生产发展、村容整洁”这样一些硬 件建设,而对包括涉及“乡风文明”软件建设,却关注甚少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要尊重农民的休闲权,并在休闲中灌注精神文化内核,方能展现“乡风文明”新 农村风貌,展现新农民的精神品格此外,文化建设的考核要力避形式主义,考 核依据和标准要明确,考核内容要具体、细化,坚持平时检查和年终检查相结 合的原则,考核的结果要与奖惩挂钩,确保干部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发展各类乡村文化组织(体验节日的氛围) 乡村各类文化组织机构 是农村文化的载体,制约并影响着农村文化的起落兴衰各地政府要通过财政 支持和文化指导,帮助农民把各类文化组织发展起来,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 力的组织保障加强文化知识和农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种植、养殖、加工、 销售等知识和技巧然而,劳动与休闲本是一体两面之事,学习和教育从来都是 人类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只是这种方式对文化弱势的农民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第五:培养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大力倡导乡村“精英”返乡农村文化要 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十分珍惜现有农村文化人才这个稀缺资源,要保护民间 老艺人,使他们的文艺绝活后继有人,并把文艺绝活变为文化品牌。
另一方面, 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一批文化惠民工程 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开展 “送文化下乡”活动和大型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专门人 才到乡镇、农村进行专业指导,手把手地进行传授,努力提高农民的创作水平与演出质量 后记 我们是一群驰骋于数学海洋中的天之骄子,我们也是一群就读于理工院系 的民俗热爱者,2011 年 3 月,我们以违反常理的思维在理工院系申报了一个文 科课题,湘潭大学民俗课题小组就此成立一路上我们不畏艰辛,深入实地调 查;昼夜赶稿,撰写论文;积极讨论,碰撞思想的火花,只因为我们热爱民俗, 我们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能被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希望我们的探究是有意 义的,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意见能起到一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