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高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有效性.docx
10页提高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有效性第一篇:提高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浙江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王春燕 引言 (1)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 言语互动与非言语互动 ※ 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 ※维果斯基: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递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发展的“社会共享”的认知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3) 一、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1、幼儿主体地位缺失 2、现实的师幼互动平等仍处于浅层状态,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的互相尊重,教师没有把幼儿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 教师的话语霸权 ※ 师幼虚假的交往现象 (4) 案例1:有趣的转动 教师问:“要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不会转动了,会怎么样?” 幼儿:“眼珠不会转动九看不见旁边的东西了 “脖子不会转动,头就不会动了。
“如果腰不会转动,身体就弯不下来了 “我家就有老板椅呀 教师强调说:“我的问题是如果身体哪个部位不会转动了,会怎么样就又请别的孩子回答了 然后教师接着说:“请你们找一找,说一说什么东西会转动,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5) 虽然教师能清楚地听到幼儿回答“我家有老板椅但是还没有真正听懂这句话,不能真正地理解幼儿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师看来这样的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但如果仔细分析:幼儿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老板椅呢?老板椅与身体转动有什么相关吗?就会发现幼儿所说的老板椅的意思应该是:老板椅会转动,我要是身体某些部位不能转动了,就可以坐在我家里的老板椅上,以椅子的转动来代替身体一些部位的转动其实,老师是可以接住孩子抛来的球的,及时鼓励幼儿,帮助幼儿更清晰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再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找一找、说一说,什么东西会转动,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6) 案例2:玩具要轮流玩 ※为了引导大班的幼儿学会和同伴交往的正确方法,一位教师设计了社会活动“玩具要轮流玩”这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实录 ※师:有时候好朋友之间也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像他们这样:(两位幼儿一男一女进行争抢玩具的情境表演。
师:这两位朋友在争抢玩具,这样做对不对?我们来帮助他们想想办法? 幼:男孩应该让女孩 幼:大家轮流玩 幼:只给女孩子玩,不给男孩子玩也不公平,应该再找一个玩具 师: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幼:有一次我玩一个玩具,哥哥也想玩,就拿着他的玩具对我说:“我这个玩具很好玩其实,他的玩具我玩过,一点也不好玩,我就没有答应他 师:我们要学会相互谦让,玩具要大家轮流玩 (7) 上述判断中,教师早就预设了问题的答案——教师都要绕回预先的目标上其实,适宜的社会性行为必须经过幼儿自身的体验才能被认同并内化,与其回避、压制,倒不如让幼儿充分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及感受,再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况,如:两个小朋友都想玩该怎么办,让孩子说说解决的办法,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合作中问题,如苍白无力地说教说教要有效得多 (8) 在互动的内容上,教师以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来代替幼儿的思维、语言,而忽略幼儿的内心感受 ※ 在互动的导向上,教师是互动中的主动者,幼儿是消极的受动者 (9) 2、师幼互动模式单一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的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倾斜式互动。
教师发起互动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 (10) ※幼儿的互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而且主要是配合教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幼儿在许多事情上都得接受教师的指令,没有任何主动权、自主权 (11) ※教师往往会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的走教案的过程,较少关住或漠视互动中幼儿随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希望看见教学进程与教学计划慢慢地偏离 (12) 案例3:有趣的光斑 教师说:今天阳光明媚,请小朋友用镜子玩一玩,看能发现什么听到小铃声就到老师身边坐下来 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四处玩起了镜子,有几个小朋友把镜子放在太阳下不停地晃动着,把光斑照到各处,指指点点说: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慢慢地孩子们都挪向有阳光的地方,大多数孩子都照出了光斑可还是有几个孩子没成功,有的岁让站在阳光底下,可镜子缺在阴处,有的本该照射镜子上的阳光正好被其他孩子的身体挡住了,还有个女孩虽然把镜子放在阳光直射到的地方,可镜子正面朝下,阳光只照到镜子的背面,虽不停地晃动着镜子,可还是照不出光斑旁边一男孩子就伸手过去帮她调整了镜子的方向,光斑就产生了 (13) ※老师敲小玲了,小朋友们围坐在老师身边,老师问:“刚才玩的开心吗?”“开心。
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光斑呢?” ※ 孩子们正在讨论刚才那个男孩突然站起来自豪地说:“有一个小朋友搞不起来,是我帮她搞起来的 ※老师并没有理会,继续说:“光斑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请小朋友们再去玩一玩,想一想 ※老师的教案成了死的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幼儿,让他们围绕着它转,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推进情况适当调整,互动机械师幼互动的过程成了有目的、有组织的灌输过程 (14) 调整: ※当老师发现有的孩子照不出光斑时,即可增加“如何才可以照出光斑”的讨论,“照不出光斑”的原因分析,探索环节,可以提出 (1) 你照出光斑了吗? (2) 你是怎么做的? ※也可以请照出光斑的孩子再来试一试,再次展现问题情境,让大家来找寻原因 ※再如,当那个男孩说时„„,教师应及时鼓励、肯定,为他提供充分表达、展示的机会,同时可以把球抛给大家,共同讨论 (15) 4、师幼互动中教师缺乏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预料外的问题,随机应变、灵活机敏地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能力,特别是对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效地完成,随机处置的能力。
(16) 案例4:木鱼在什么地方敲 ※教师正在组织孩子进行音乐欣赏:小老鼠偷油活动开始,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形象地肢体动作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接着有条不紊地欣赏乐曲第一段与第二段,老师问:这首曲子好听吗?你们喜欢那一段? ※有的小朋友说喜欢第一段,也有的说喜欢第二段,教师说:“很好接着老师提出了一个启发式的问题:“木鱼在什么地方敲呢?”立即有小朋友们抢着回答说:“在庙里顿时,在场的小朋友与听课的老师哄堂大笑谁也没有想到这种出乎意料的回答,老师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继续强调:“你再仔细听听木鱼在哪里敲”而幼儿仍然回答:“在庙里”最后老师强做微笑说:“木鱼应该在第一小节结束时来敲 (17) ※老师的问题:“木鱼在什么地方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答案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木鱼是可以在庙里敲的,这是没有错的幼儿能做出这样的回答,说明他在认真思考,积极动脑,教师多幼儿的回答要分析,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幼儿会这样回答,造成这样回答的原因是什么,应从教师找原因,是语言不准确,还是问的范围太大„„ (18) 分析: 教师的语言是幼儿回答问题的诱因,如果是这样问:“你们认为木鱼应在乐曲的哪一个小节敲好听呢?”这样的提问确定了问题的范围,把幼儿凌乱的思绪拉入乐曲之中,请幼儿听听音乐告诉大家,这样就不会出现以上的情况了。
并且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但能体验乐曲之美感,也能在比较中了解敲木鱼的作用 即使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也不需要紧张,可以灵活机动,发挥教育机智:“很好,你是个非常细心的孩子,注意到庙里也有敲木鱼,能不能帮我们想一想今天这首歌曲中什么地方用木鱼敲好听呢?这样幼儿不但积极回答,而且也会想为什么用木鱼敲而不用别的器具,自然归纳出:用木鱼的声音最能表现出小老鼠头油时紧张的气氛 (19) 二、 原因分析——价值观、技术因素及实际困难 ※ (一)落后的课程教学观 ※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观念问题——教学活动十特殊的认识活动还是师幼的对话交往活动? ※传统教学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以集体教学为组织形式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师生双边活动 (20) 案例5: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 师:大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吗? 幼:不是 师:为什么? 幼:因为森林里有许多动物,他们很凶的幼:我最害怕大灰狼和大狗熊了 幼:地球上没有动物就好了 幼:可是,没有虾的话我就吃不上虾了 ※老师把话题重新扭转过来,继续问道:森林有什么作用?接着引导幼儿归纳出大森林种种好处,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最后做出总结:大森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大森林和大森林的小动物„„ (21) 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教学中心目标,其它的目标,诸如态度、价值、情感、社会性的任务或附带,或抽象,并没有真正的地位 ※教学过程成了展示教学计划的过程 ※引起儿童兴趣——导入活动——提出问题——师幼一问一答——最后教师得出结论 ※ 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与传声筒 (22) 送给蛤蟆的礼物 ※再过几天就是蛤蟆妈妈的生日了,青蛙想做一件衣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这天下午,青蛙一看见蛤蟆,就忍不住说了出来:“我要送你一件衣服,不是买的,是我自己做的蛤蟆听了很高兴 ※晚上,青蛙准备好剪刀、针线,开始做衣服可青蛙从没做过衣服呢!刚剪了几下,青蛙就叫起来,“哎呀,坏了,剪坏了!唉,看来衣服是做不成了,只能做一件背心了 ※有一天,青蛙碰到蛤蟆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说:“嗯,做衣服太慢了,我想还是做件背心给你吧!”“呀!太好了蛤蟆高兴地叫了起来 (23) ※晚饭后,青蛙就做起了背心这次青蛙就小心多了可是不知怎的,又剪坏了现在背心也做不成了,只能做一顶帽子了。
青蛙真的生自己的气了唉!算了,明天再做吧!”青蛙气呼呼的上床睡觉了 ※二天,青蛙又碰到了蛤蟆说:“嗯,我觉得那块布更适合做一顶帽子!”“听起来真不错,我喜欢帽子!” (24) 这天晚上,青蛙在动手做帽子前,对自己说:“这次,你要是再剪坏,你就是一个最笨最笨的大笨蛋!”唉,看来青蛙的运气真是糟透了,布又剪坏了,这下连帽子也做不成了唉!我是世界上头号大笨蛋青蛙自言自语地说 ※第二天是蛤蟆的生日,当青蛙把一块手绢送给蛤蟆的时候,他难过差点儿掉下眼泪哇,真漂亮!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最特别的礼物了,谢谢你!”看到蛤蟆这么高兴,青蛙一点儿不觉得难过了 (25)教师的三个提问 ※导入故事:最近,听说蛤蟆要过生日了,它的好朋友青蛙打算做一件衣服送给它,可是最后,青蛙只送了一条手帕 问题一:如果你是蛤蟆听说礼物从衣服变成了手绢,你会高兴还是难过?为什么? 问题二:如果你是青蛙,把原来打算制作的漂亮衣服只做出一条手绢,你还会把这份礼物送给蛤蟆吗?为什么?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留下结局让幼儿思考并提问: 问题三:猜一猜,蛤蟆最后会收下这份礼物吗?为什么? (26)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