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场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以及电容器.ppt
42页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容器高二物理主讲教师:王华第七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场强是跟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相联系的•电势差是跟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相联系的•它们都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我们以匀强电场为例分析它们的关系•分析:沿着电场线方向,也就是沿着场强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从图中可以看出沿AB、AD、AC方向,电势都在降低•但沿AB方向距离最短,即降低得最快,而AB方向即为场强方向1、场强的方向是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2、匀强电场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 如图,设AB间距离为d,电势差为U,场强为E把正电荷q从A点移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WFsqEd 利用电势差和功的关系,这个功又可求得为 WqU比较这两个式子,可得 WqEdUq即 UEd 或 EU/d•即:在匀强电场中,沿场强方向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注意:(1)公式 UEd 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 (2)公式中U为两点间电压,E为场强,d为两点间距离在场强方向的投影3.由 EU/d可得到场强的另一个单位:V/m 即“伏/米”和“牛/库”是相等的 1焦/库1牛米1伏/米————————牛/库 1米1库米 例题.例题.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与场强方向平行,bc与场强方向成60角,ab4cm,bc10cm,将一个带电量为 2108C 的电荷从 a 移到 b时,电场力做功4106J,则将此电荷从 b 移到 c 电场力做功_____J,ac 间电势差为_____V.•答案:5106,450•分析:根据电势差定义UW/q,可求出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ab Wab /q 200V;又根据匀强电场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UEd,则: Uab :Ubcdab:dbc可得: UbcUab (bc·cos60)/ab250V将此电荷从 b 移到 c 电场力做功Wbcq Ubc5106Jac 间电势差UacUab + Ubc450V2、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 距离成正比B.在匀强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C.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D.若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 而动能不一定增加 答案:D3.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带电量为q 的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设A、B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B间距离为d,则可知此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A点的电势能( )A.增加了qEdB.减少了 qEdC.增加了 qE/dD.减少了 qE/d 答案:A∵ 电场力做负功,∴ 电势能增加,且△qUqEd4.如图所示,一个动能为Ek的电子垂直于A 板从小孔 C 进入匀强电场,能达到的最大距离为 2/3d ,设电子电量为e,A 板接地,则 B 板电势为 V. •提示:设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根据动能定理W△Ek知 ∴ E3Ek/2ed ∵ UA0∴ UB3Ek/2e答案:3Ek/2e5.图中,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15V,UB3V,UC 3V.由此可得UD V.•提示:匀强电场方向未知,但AB与DC平行且等长,AB、DC在电场线方向上投影必等长,由UE·d 可知UABUDC,所以 D点电势为9V.答案:9第八节 电容器 电容•整个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功能整个装置具有储存电荷的功能一、电容器一、电容器1、 构成:任何两个彼此绝缘、相互靠近的导体可组成一个电容器,能够贮藏电量和能量。
两个导体称为电容的两极2、 电容器的充放电①充电:使电容器两极带异号电荷的过程 充电过程中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②放电:使电容器两极失去所带电荷(正负电荷中和) 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电容器能够容纳电荷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呢?•类比于柱形水容器二、电容二、电容1、电容•①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极板电势差之比叫电容器的电容•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即在C一定情况下,Q正比于U用图像表示,Q-U函数为正比例函数②定义式:C = 可得 QCU,由C ③单位:法拉(F) 1F1C/V常用单位有微法(μF),皮法(pF) 1F106μF1012pF例题1: 一个电容器所带电量为61011C,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60V,求:(1)它的电容是多少?(2)若使它的电量减少一半,它的电容是多少?(3)若使它两极间的电压增加2V,应增加多少电量?•解解(1) (2)对同一电容器,电容是常数,故 C11012F(3)由电容的意义,可知故 ΔQC·ΔU21012(C)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构成:两块平行相互绝缘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
注意:Q是某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2)电容公式 C =(3)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演示实验:•实验说明:•静电计的作用: 显示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给电容器充电完毕后,断开极板与起电机连线,电容器所带电量Q不变•实验现象a)改变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板间距增大时,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板间距减小时,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分析:d增大,Q不变,U增大,根据 CQ/U, 可分析出 C减小d减小时,U减小,根据CQ/U ,可分析出C增大说明说明 C C 1/d1/d•实验现象b)改变两板正对面积S,可观察到 •S 增大时,指针偏角变小;•S减小时,指针偏角变大•分析: S增大,Q不变,U减小,根据CQ/U,说明C增大, S减小,Q不变,U增大,根据CQ/U,说明C减小•说明 CS•实验现象c)固定两板位置不变,把电介质板插入,可观察到•电介质板进入过程中,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说明: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时比不插入电介质时电容大(4)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 C 其中ε为介电常数,k为静电力恒量 ,d为两极间距;S为两极正对面积。
例题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组成的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将( ) A.A板向上移动 B.B板向右移动 C.A、B之间充满电介质 D.使A板放走部分电荷•分析: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说明电容器两极板上所带电量不变•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表示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变大•根据电容定义式 CQ/U,Q不变,U变大,说明电容C变小•根据平行板电容的决定式 Cs/4kd,•当A板向上移动时,S变小,C变小;•当B板向右移动时,d变大,C变小•若使A、B之间充满电介质则C变大,U变小;•若使A板放走部分电荷则Q变小,U变小答案:AB例题3: 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池相连,当二极板间距离减小后,则二板间的电压U和电场强度E,电容器电容C及电荷量Q与原来相比:A. U不变,E不变,C不变,Q不变B. U不变,E变小,C变小,Q变小C. U不变,E变大,C变大,Q变大D. U不变,E不变,C变大,Q变小•分析:因为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所以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s/4kd,d减小,所以C增加;•又因为平行板间为匀强电场,根据E=U/d,U不变,d减少,故E增大。
•根据两板所带电量Q=CU,U不变,C增大,所以电荷量Q增大正确答案为C(三)常用电容器 •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可变电容器两类 •按电 解质 分类有:有机介质电容器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和空气介质电容器空气介质电容器等•按极板的形状分,有平行板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柱形电容器柱形电容器、、球形球形电容器电容器等.•电容器的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两端的极限电压,超过此电压,电介质将被击穿3.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相邻两等势线间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在等势线U3上时,具有动能20J,它在运动到等势线U1上时,速度为零.令U20,那么,当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其动能大小为( )A.16J B.10J C.6JD.4J 答案:C•解:正电荷从等势线U3运动到等势线U1上时,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了20J.∵ U12U23 U20∴ U1U3,则点电荷在等势线U1处电势能为10J,在U3 处电势能为10J.电荷的总能量E10J,∵ 4J∴ EkE6J4.如图,两平行金属板间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1.0104V/m,A、B两板相距1cm,C点与A相距 0.4cm,若B接地,则A、C间电势差UAC______V;将带电量为1.01012 C 的点电荷置于C点,其电势能为_________J.•答案:40,61011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电场线与AC平行,AB与AC成60,把108 C的负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 6108J 的功,AB间距为6cm,则电场方向由 到 ,若设B处电势为1V,则A处电势为 V.•答案:场强方向为C→A,5V8、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B.它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量多少的物理量C.电容器没有带电时,电容为零D.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它是否带电无关•答案:AD10.有一电容器,带电量为1.0105C,两板间电压为200V,如果使它的带电量再增加1.0106C,这时它的电容是_______F,两板间电压是_______V.•答案:5108,2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