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AFP―IgM复合物联合肝功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价.docx
6页血清AFP-IgM复合物联合肝功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价【摘要】目的:分析血清AFP-IgM复合物联合肝功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AFP-IgM复合物与甲胎蛋白(AFP)含量结果:肿瘤直径w3cm时患者血清浓度明显高于>3cm者,且I-II期患者血清AFP-IgM浓度高于III-IV者,P<0.05(结论:血清AFP-IgM复合物联合肝功能检测可有效区分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且对早期小肝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关键词】血清AFP-IgM复合物;肝功能;原发性肝癌本文主要探讨血清AFP-IgM复合物联合肝功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基数资料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15;平均年龄(59.32±3.21)岁;其中HBV阳性38例,阴性9例22例肝硬化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7;平均年龄(62.21±3.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癌联盟的相关诊断标准[1]o1.2 方法(1)试剂:AFP-IgM药盒、HBsAg药盒和丙肝抗体药盒、AFP试剂盒。
检测仪器: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肝功能试剂盒、日立7600-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ml,18c4000转离心5min后将血清置于-70C下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AFP-IgM复合物以及甲胎蛋白(AFP)含量[2]1.3 数据处理以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土S)表示,t检验比较以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v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肝癌患者AFP-IgM、AFP、GGT与临床参数相关趋势见表1,各分组肝功能检测指标与AFP-IgM相关性见表2,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肝功能检测比较见表303讨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40-50岁,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尚没有明确定论,可能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以及环境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区疼痛、乏力、腹水、恶心、腹泻、肝、黄疸、下肢水肿、皮下出血、肝肿大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发生肝癌转移症状,如肺、骨、脑等转移,其并发症主要有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因此,对于原发性肝炎应秉承“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AFP(甲胎蛋白)是临床检查肝癌的常见项目,是一种非细胞毒性免疫抑制因子常见于肝硬化期,肝细胞性肝癌,胆管阻塞等,如患者的血液中AFP浓度高于30ng/ml时,则表示人体的免疫功能将出现典型的抑制作用在本文的肝癌患者中,肿瘤直径w3cm时AFP浓度为(362.2±235.2)AU/ml,肿瘤直径>3cm时AFP浓度为(15623.2±6458.5)AU/ml,且肿瘤为I-II期时AFP浓度为(326.3±231.5)AU/ml,为III-IV期时AFP浓度为(15263.2±5624.2)AU/ml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说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浓度显著增高,且增高程度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有密切关系但AFP阴性不一定不是肝癌,因为AFP的阳性率一般只有60%-70%,大约三分之一的肝癌患者AFP为阴性,这部分人的AFP目前还无法测出主要原因有:(1)AFP合成有一定周期性;(2)AFP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和低分化癌细胞很少合成或不能合成AFP;(3)癌组织严重坏死时影响AFP的合成;(4)肝癌组织中纤维间质较多,AFP不易进入血液,从而造成AFP含量降低,呈阴性。
AFP诊断肝癌的特异性是相对的,在诊断时,应谨慎、全面地分析AFP结果IgM是人体免疫球蛋白之一,患者在感染病毒后,血清检验中最先检测出来的指标便是IgM,其在人体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FP-IgM含量与患者性别、是否感染HBV无明显关联,且与肿瘤分期呈负性相关,P<0.05o在临床诊断时,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症状相似,均呈小结节病灶,AFP-IgM检测可将二者区分开来,但特异性不高,因此需要联合肝功能检测,可弥补AFP-IgM检测的不足[3]0综上所述,血清AFP-IgM复合物联合肝功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有望成为早期小肝癌的筛检方法之一【参考文献】[1]罗子俨,秦锡虎,徐斌等.血清AFP-IgM复合物联合肝功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8):690-694.[2]罗子俨.血清AFP-IgM复合物联合肝功能检测对肝癌的评估[D].苏州大学,2012.[3]徐斌,蒋敬庭,吴昌平等.AFP-IgM复合物联合AFP对诊断肝癌的互补作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1):7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