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44989378
  • 上传时间:2023-08-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要求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2、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再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增强了“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理解强调化学平衡常数概念的应用,要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实行计算,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对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比较高因而成为课改化学高考的新看点,应引起我们的注重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高考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主要是初步理解其含义及影响因素,并能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实行判断和对反应物的转化率实行定量计算教科书列举了H2(g)+I2 (g) ≒ 2HI(g)反应中的相关数据,从定量角度给以深化,希望学生能够从变化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即化学平衡常数,并学会描绘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实行简单的计算2、 过程与方法(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2)通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3)通过对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水平,提升学生逻辑归纳水平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本节知识为载体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积极实践的科学作风二、重点、难点本节重点、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三、教学方法 例题探究式教学 合作探究式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引导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有什么特征呢?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讲述】为了寻找定量描绘化学反应限度的方法,人们对很多化学平衡体系的数据实行了分析,终于发现:化学平衡常数能够表征化学反应限度的相对大小。

      多媒体投影】课本29页问题:(1)分析表格中所得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2)引导学生比照观察1、2、3组数据与4、5、6组数据,你从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过渡】人们对其他化学平衡体系的数据实行分析,发现了类似的关系 , 平衡常数的含义是什么?【板书】一、化学平衡常数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pC(g) + qD(g)1.定义: 在一定温度时,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2 . 数学表达式: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3 . 平衡常数的单位【分析】∵浓度的单位为mol·L-1∴K的单位为(mol·L-1)Dn;Dn=p+q-m-n当浓度的单位为 mol·L-1,称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不写单位多媒体投影】【针对性练习】 请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回答下列问题1、1/2N2(g)+3/2H2(g)≒ NH3(g)2、N2(g)+3H2(g)≒2NH3(g)3、2NH3(g)≒N2(g)+3H2(g)4、Fe0(s)+C0(g)≒Fe(s)+CO2(g)5、AgCl(s)≒Ag+(aq)+ Cl-(aq)6、Cr2072-(aq)+H20≒Cr042-(aq)+2H+(aq)【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板书】4.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教师讲解分析】假如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它们的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们的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强调】1、稀溶液中实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也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2、非水溶液中的反应,如有水生成或有水参加反应,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必须表示在平衡关系式中二、引入平衡常数K的意义【思考练习】引入化学平衡常数有何意义?(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实行水准,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2)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1、平衡常数K与温度相关,与浓度无关由K随温度的变化可推断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 增大;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 减小提问思考】以例1为例,起始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是多少?浓度商又是多少?【引导分析得出更进一步结论】 2、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该时刻产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即浓度商Qc与K比较大小来判断即Qc = K 体系处于化学平衡Qc<K 反应正向实行 Qc>K 反应逆向实行【高考实践】(2003全国1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设问】请自主学习例2平衡常数在此题中作用是什么?若K=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可推断反应实行的水准 K 值越大,表示反应实行的水准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K 值越小,表示反应实行的水准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一般来说,反应的平衡常数K≥105 ,认为正反应实行得较完全;K≤10-5 ,认为正反应很难实行(逆反应较完全)强调】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实行的最大水准,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理论应用】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实行,如:N2+O2≒2NO K=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必要在该条件下实行实验,以免浪费人力物力或者改变条件使反应在新的条件下实行比较好一些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引导学生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课后思考1]请同学们下课后再去仔细研究例1中的两问中的状态,状态1与状态2中的各物理量有哪些异同?如浓度,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课后思考2]为什么在2003年全国高考第11题中A、B答案中物质均减半与均加倍时平衡不移动?仔细观察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与用量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聆听思考】回答:动、等、定、变、逆学生回答】假如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局部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比照观察】课本P29表格【计算填表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的数据特征得出规律:不管各物质的初始浓度有多大,只要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之比是个常数【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向开始还是从逆向开始,无论起始浓度多大,都能达到化学平衡思考】1、如何将文字表述式书写为数学表达式?2、此时反应物浓度、生成物浓度是什么浓度?【总结】化学平衡常数等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之比【思考讨论】既然浓度有单位,那么K肯定就有单位,但教材上的K值都没有单位学生会比较茫然)【动手做练习】: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及其单位【观察比较】(1)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与哪些因素相关?(2)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3)观察④⑤和⑥,分析平衡体系中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的原因。

      讨论探究】: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归纳总结】:(1) 同一化学反应,能够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式来表示,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有自己的平衡常数关系式及相对应的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相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学生自主学习】例1提醒学生注意化学平衡计算的格式及选用例题的意义学生小结】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假如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假如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反之则反学生分组计算讨论】 从定量计算得出定性结论,平衡常数可用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学生小结](1)Qc>K,化学平衡向左移动(2)QcQ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比平衡时大,故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少1mol与此类似,只不过移动方向相反。

      答案C【学生回答】平衡常数可用于计算物质的转化率学生计算】K=2时CO的转化率思考回答】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实行的水准(既反应限度);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说明反应实行得越完全[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主要内容有:(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书写(2)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3)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学生课后思考讨论】 复习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推测找出规律,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水平分组讨论 强化对知识的逻辑归纳分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水平 归纳整理文字表述式中的考前须知,明了平衡常数成立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比照水平, 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体会概念的构建,明确化学平衡常数这个概念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水平和表达水平强化知识要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推导水平,同时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水平,同时,让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独立思考.逐步形成擅长与人合作和分工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多分析,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表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水平 学生阅读教材P29可自行获得结论,在学生能够自行得出结论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重视教材,挖掘深意通过对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水平,提升学生逻辑归纳 建模的水平感受高考试题,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以本节知识为载体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激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