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克石市金融业发展规划.doc
8页牙克石市金融业发展规划(2010—2012)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职能,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结合牙克石市实际,特制定牙克石市金融业发展规划(2010—2012)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创新、完善金融服务、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为着力点,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强化金融生态建设为保障,以促进金融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实现牙克石突破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显著增强金融业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二、基本原则(一)坚持金融和经济相协调,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提升金融层次,尽快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发挥金融业的重要支撑与促进作用二)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内部改革,正确处理好扩大规模和优化结构、提高自身效益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推进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重要关系,保持辖内金融稳定,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坚持开放与创新并举,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力充分认识国内外金融形势及发展特点,强化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竞争意识,深刻认识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深入推进金融业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发适合我市经济发展的金融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创新求提升,以服务增强覆盖率,努力提升金融业综合竞争实力。
四)坚持全面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着力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优先培植和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着力优化我市农村金融体系,努力构建功能互补、竞争力强、服务高效的地方金融机构体系五)坚持加快发展与强化监管相统一,促进金融业安全稳健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强化监管的关系,既不单纯追求发展的高速度、高效益而放松监管,忽视风险的客观存在,也不过分强调风险防范而导致业务停滞不前、发展效率不高;既不断加快金融发展,又加强金融监管,强化监管力度,防范风险隐患,努力做到“促发展” 和“防风险”相统一、两不误,推进金融业安全稳健发展三、发展目标力争在未来三年,我市金融业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和发展,逐步建立起辖内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功能互补、规范稳健、覆盖广泛、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融资功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高效开放、创新活跃、服务优质、功能多样、与地方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金融运行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以政府为领导、金融管理与监管部门为主体、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界共同维护的金融监管安全体系基本形成;以信用征集、评估、担保等组成的功能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初步建立,力促金融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市重点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三年累计新增 30 亿元,年均增长 9.7 %左右,至 2012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124.12 亿元各 项贷款三年累计新增 2.7 亿元,年均增长 3.5 %左右,至 2012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到 20.24 亿元二)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银行业:至 2012 年,建成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构成的结构合理、竞争有序、运行高效、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银行体系至 2012 年,全市力争发展 2 家小额贷款公司和 1 家村镇银行,引入至少一家商业银行保险业:建成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组成的结构合理、共同发展、互补共赢、竞争有序的保险市场体系,保险市场主体逐步增加,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起金融会计、评估、证券投资顾问咨询、资信评级等新兴金融中介业务三)继续坚持健全跨银行、保险、证券大金融稳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金融稳定监测指标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保持辖内金融秩序稳定,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有效遏制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四、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与协调,保障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发展1、加强组织领导从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政策支持、工作部署等方面,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对金融业发展要统一谋划、统一协调、统一指导,努力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畅通与金融企业的联系渠道,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对具体金融工作的协调、推进和指导加强金融信息交流,及时传递宏观调控信息,按照“政府推 动、市 场驱动、企业主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推动各类金融企业更加有效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强化金融管理协调工作加强与各类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把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支持监管部门强化监管手段,严格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方式,建立健全监管机构依法监管、金融企业内部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经济金融稳健、协调、安全发展3、增强服务意识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认真解决金融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按照提速、提质的要求,提高协调服务效率,创造良好的金融发展外部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的政银企关系,及时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和项目推荐、金融新产品推介等活动,健全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交流平台。
二)深化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1、加快现代银行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认真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之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形成各具特色的业务优势和运营模式加快形成一批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2、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体制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强竞争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决策层、经营层的职责,形成职责分明、科学合理的制衡机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体系、严密的内控制度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形成科学有效、激励与监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积极探索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方式和可行机制,化解不良资产,减少不良资产存量,降低金融风险,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为中小企业和“三农” 提供金融服务的主力军3、进一步扩大金融组织体系在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扩大业务,支持办好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发挥其储蓄、汇兑和小额贷款功能的基础上,鼓励、支持适合我市特点和需求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积极引进多家地方商业银行入住我市,从而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有效的缓解我市中小企业和农民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的问题。
4、积极开发金融新业务支持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业整体服务功能大力扶持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完善我市保险市场体系积极引进证券业在我市设立营业机构,便于我市居民证券投资活动5、扶持发展金融中介机构加快培育发展金融中介机构,积极发展信用调查评级机构建立符合不同群体和产业需求的担保机构,积极推进扶持我市担保机构的市场化,加强担保机构的管理,加快形成规范的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积极发展金融咨询业进一步加强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建设,尝试和发展证券投资咨询、保险经纪、代理、专业理财服务等机构通过不懈的努力,培育起一定数量高效、服务规范、种类齐全的金融中介组织三)提高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加强激励机制建设1、强化各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充分树立“你得利我 发展 ”、“荣辱与共”的相互依存意 识,充分利用各银行有利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对地方各类经济组织的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我市经济的发展2、各类银行每年度都要制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计划,市政府将建立支持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根据各家银行完成的任务情况,适度增加财政资金存放额度,并给与奖励,并形成制度,鼓励各家银行积极投放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注重信用体系建设与协调,努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1、加快建立金融生态建设协调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优化金融生态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加强协调配合,统筹兼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加快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着力完善政府信用工作机制,树立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信用政府形象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等部门和机构的作用,建立金融生态评估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的调研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的能动性,积极配合政府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2、不断完善征信管理,支持人民银行大力推进征信体系建设把社会诚信教育作为建设“诚信牙克石” 的关键举措,大力宣传我市“敬事立信、崇志力行 ”的城市精神,加 强领导,合力推进,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综合运用政策、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增强社会公众的信用观念,形成良好的诚实守信风气4、落实综合惩治措施加强金融机构与司法、国土、工商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建立企业信息查询制度,依法加大对不讲诚信、破坏信用的企业和个人的惩治力度。
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包庇、纵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追究相应责任增强金融诉讼案件的公正性,提高执行效率,维护金融机构、投资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