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doc
7页教案: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松江一中 郭宁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初中所学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掌握氧化 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3、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以及分析,能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理 论探究的基本方法;2、体验认识、理解、提炼、 记忆、描述、辨析概念的 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中,体会到 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氧化 还原等矛盾的理解,感悟“透过现象看本质”、“矛盾的对立 统一” 等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 还原反应的实质2、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角度来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的应用】1、应用实验、多媒体(演示文稿、 动画等)增强直观 性;2、学生可利用学校图书馆藏书、互 联网查找相关资料等教学流程】回顾原有知识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同学们!谁能告诉我,郭老师属于哪一类人?学生回答(各种可能)以教师为例,增强学生的参与度『疑问』同样一个郭老师,为什么会属于不同的类别呢?学生回答:这是因为分类的标准不同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结论『回忆』道理是相通的。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将化学反应称为 、 、 ……学生回答: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还原等逐渐过渡,引入正题『思考』 请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来判断以下化学反应的所属类型:CuO+H2 △ Cu + H2O Fe2O3+3CO △ 2Fe+3CO2 2NaCl + 2H2O 2NaOH +H2↑+Cl 2↑Cu + 2FeCl3 → CuCl 2+ 2FeCl2学生思考、判断、回答,进而产生疑惑复习旧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遭遇困惑,产生认知冲突『思考』 如果以上四个反应均属于一种反应类型,你能否寻找出它们的共有性质?请两人一组展开讨论学生讨论、思考,寻找共性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还是能够找出“化合价发生改变”这一共性的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共性,这要远比教师直接指出效果好『指出』我们借用初中所学的名词,把这一类化学反应均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表述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学生表述 培养学生的总通电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形成认知冲突判断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实验观察微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结归纳能力『强调』课本上概念的表述 学生在课本中寻找相关表述体验概念学习的过程『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学生思考、回答 逆向思维的培养『练习』以下化学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1)CO 2 + H2O H2CO3 (2)2Na + Cl 2 → 2NaCl(3)2KClO 3 → 2KCl+3O2↑(4)NH 4HCO3 → NH 3↑+HCl↑+ CO2↑(5)NaOH + HCl →NaCl + H2O(6)Zn+H 2SO4 → ZnSO4+H2↑学生练习、判断 学以致用、小试身手,并为下一个环节埋下伏笔『引导』你能否根据以上判断,借用数学中集合的方法来表示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吗?学生思考、尝试 让思维形象化,加深理解『疑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呢?思考、尝试回答 引起思考,让思维有深度『演示』NaCl、HCl 的形成过程,复习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的书写观察、互动 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思考』能否真的观察到电子的移动呢? 好奇 激发好奇心『演示』实验:伏打电池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让学生 “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这套装置其实就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一种电池,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大贡献恍然大悟 初步体会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小结』谁能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一个更为本质的定义?『板书』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学生思考、归纳回答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梳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以 CuO+H2 △ Cu+H2O 为例说明)参与总结、互动 共同体验认识的三个过程『指出』这样,我们就将电子的得失、化合价的升降、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这些矛盾真正统一了起来提炼、认知 感悟“矛盾的对立统一”『过渡』带着这样的思考,让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2Na+Cl2 2NaCl(双线桥和单线桥) 点 燃 参与、互动 自然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应用』请大家分析:Zn+H2SO4 → ZnSO4+H2↑请一位学生分析 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机动』若学生理解不清,可以请大家讨论一种更加巧妙的学习方法,视情况选择介绍自己的记忆窍门但是要指出这是下策,最好还是从本质上理解学生讨论、提炼、交流寻找学习的“捷径”『练习』请用双线桥或单线桥分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1)S+O 2→SO 2 2Na+2H2O→2NaOH+H 2↑(2)Cl 2+2KBr→2KCl+Br 2 2KMnO4 △ K2MnO4+MnO2+O2↑(3)Fe+2HCl→FeCl 2 +H2↑ Cl2+H2O HCl+HClO(4)2AgBr→2Ag+Br 2↑ Cl2+2NaOH→NaCl+NaClO +H 2O 学生任选一组,比一比哪一组又快又准确?在实践中理解和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实质、分析方法『思考』以承担“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任务的“长三甲”运载火箭的常规燃料肼的燃烧为例:N2H4+O2→N 2+2H2O,请标出这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及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分析 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为例,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思考』同学们,你觉得在本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学生漫谈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学习后进行反思的习惯『总结』世界上的道理是相通的对人、 倾听、思索 与课堂引入呼应,引导学生对事的认识都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出发,这样我们才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将眼界放得远大一些……【课后作业】1、剖开苹果,观察剖面颜色的变化,探究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请你提出 1-2 个阻止苹果剖面颜色变化的方法,并说明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请大家通过报纸、杂志、书籍或互联网等,查阅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的具体实例,写出至少 3 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化学新教材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二章第三节“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第三课时——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在初中从得氧失氧角度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上,依托本章卤素化学性质的学习,进一步将原有概念扩大化,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一节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教师和学生普遍感觉比较吃力的环节。
大家往往都在这部分内容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松江一中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区重点中学,学生大多来自于市郊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信心相对薄弱而 2007 届高一又是松江一中大规模扩招的第一届学生,生源质量已经比前几届有了一定滑坡由于种种原因,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对化学学科要么是轻视,要么是恐惧,很少有学生真正了解化学、对化学有很强的探求欲面对今天的学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课堂帮助他们达成以下目标:一、增强自信心二、学会思考三、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四、体验化学学习的快乐为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在三维目标的落实方面做了不少文章在“知识与技能”的落实方面,改变以往由教师直接给出结论的老方法,由同学在认知冲突中经过思考、分析、讨论得出高中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顺理成章地将原有概念扩大化;又通过微观分析、伏打电池的实验演示,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切实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这一重点内容;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上强化对其本质的理解,辅以记忆方法的讨论与提炼,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突破在“过程与方法”的落实中与同学共同演绎了“得失氧说” 、 “化合价升降说” 、 “电子转移说”三个重要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突破中体验概念的认识、理解、提炼、记忆、描述、辨析,体会理论学习的一般过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应该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贯穿于整节课的,其中对“得与失” 、 “升与降” 、 “氧化与还原”等的理解是该目标的具体体现本设计抓住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这些重点,采用体验学习的方法,逐层推进,使同学在循序渐进的探究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本节课我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给学生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又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使课堂容量增大并以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作为引导,使学生不断积极思考,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始终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中进行通过提问、讨论、争辩,力争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的热情本节课还始终围绕氧化与还原这一对矛盾,揭示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特别对矛盾的普遍性、统一性、物质的现象与本质有了进一步认识,这些都将潜移默化、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一节课想要达成以上的目标当然不可能,但是若能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和做法,我想总会有收获的这也许就是我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粗浅理解吧!与前辈们相比,九年的教龄可能确实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说,似乎已经从盲目的自信和初为人师的浮躁逐渐回归平静,不再会费尽心机为自己的课装点地花团锦簇、满目招摇,不变的只是自己已经初步形成的教学风格:幽默诙谐、激情四溢、联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化学源于生活,现代生活离不开化学,学习化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社会生活,脱离了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化学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现今社会,对化学的错误认识快到了“谈化色变”的地步,而群体的冷漠和无知使全社会的化学学科意识变得愈加模糊和脆弱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化学教师,最希望看到的是化学学科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重视但是,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守好自己的阵地、经营好自己的化学课堂,让学生通过这个“窗口”去感受化学的学科美,理解化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真实想法,不妨算作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吧!上海市松江一中 郭宁伟2008 年 1 月 1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