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教育格言.docx
8页孔子教育格言 孔子是对我国做出很大贡献的,尤其是在教化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孔子的教化格言,欢迎大家的阅读 孔子教化格言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2、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3、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 ;及其 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1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13、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1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6、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1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 《论语》 19、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21、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2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 子 《论语 》 2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2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 ——孔子 2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丘 《论语》 27、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 28、 父母之年,不行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 《论语》 29、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论语》 3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3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34、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 论语》 3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36、 朽木,不行雕也,粪土之墙,不行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37、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 《论语》 38、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 39、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丘 40、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论语》 41、 知耻近乎勇 ——孔子 42、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论语》 4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丘 《论语》 44、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行忍也! ——孔子 《论语》 45、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46、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 论语 》 47、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急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态度温和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48、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丘 49、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 《论语》 50、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 《论语》 51、 与挚友交,严而有信 ——孔丘 52、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 《论语》 53、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 《论语》 5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丘 《论语》 55、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 《中庸》 近代以来评孔 自1840年xx斗争后,中国近代社会经验了空前的民族灾难和巨大的社会变革,制约和影响着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围绕如何评价孔子及其儒学的争辩,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反映了各个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 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不但以物质武器批判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而且从思想上冲击了一切束缚人民的绳索。
但是由于农夫阶级的局限性,他并未完全摆脱儒家纲常思想的影响 早期改良派目睹当时中国严峻的民族危机,关切时政,热心西学,提出了“器变道不变”的“中体西用”思维模式 甲午斗争后,面临列强瓜分中国的危局,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变法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绽开了猛烈的批判,并发动革命与改良之辩,深化了近代评孔运动 辛亥革命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当时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激进分子相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未能建立,其根本缘由在于没有触动旧思想、旧道德 五四以后,围绕评孔问题的争辩仍始终接着,最终由毛泽东作了科学的总结,提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创建了绚丽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汲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念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需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分开来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动中国的新文化并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宝贵的遗产阐明白马克思主义者评孔的应持看法和方法。
台港评孔 1.现代新儒家产生于20世纪20年头初,力图复原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重建儒家的价值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吸纳、融合、会通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2.儒家资本主义又称“第三种现代化模式”或“东亚工业文明”现代新儒家设想的以儒家文化为背景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来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模式 3.儒学第三期发展,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的现今发展阶段和可以展望的将来前景,及其在儒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所提出的一种看法[孔子教化格言]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