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语文“附加题”真题全解.doc
3页2012 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语文“附加题”真题全解(511500)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实验学校 凌勇军原文:程氏爱鸟程氏爱鸟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①其上武阳君②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③可俯而窥④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⑤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⑥,殊不畏人闾里⑦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⑧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苛政猛于虎,信哉!)((选选自自苏苏轼轼 《《东东坡坡杂杂记记》》 ))原题:1 1.. 解解释释下下列列加加点点词词语语在在句句中中的的意意思思2 2 分分))(1)信于异类也(使……信任) (2)去人太远(距离)2 2..把把文文中中画画线线的的句句子子翻翻译译成成现现代代汉汉语语3 3 分分散散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这种鸟羽毛非常珍贵罕见,而且能够驯养,一点都不畏惧人 3 3..联联系系上上下下文文,,众众鸟鸟 ““””的的原原因因是是什什么么??(( 2 2 分分))①“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
” (1 分)②“信于异类也 ” (1 分)(用自己的话从人和鸟两方面作答亦可) 4 4..选选文文最最后后 ““异异时时鸟鸟雀雀巢巢不不敢敢近近人人者者,,以以人人甚甚于于蛇蛇、、鼠鼠之之类类也也 ””一一句句引引发发了了你你怎怎样样的的思思考考??((3 3 分分))如果鸟类宁愿接近凶恶的动物而远离人类,说明人类对鸟类的伤害比凶恶的动物更厉害,警示人类要保护鸟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分析 2 分,警示 1 分) 译文:我小的时候所住的书堂前面,有竹子柏树和各种花,欣欣向荣,长满了院子,很多鸟在上面筑巢武阳君(我的母亲)厌恶杀生,命令小孩和家奴都不得捕捉小鸟几年的时间, (由于没有捕捉行为)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它的幼鸟可弯下腰看又有四五百只叫桐花凤的鸟,一齐飞翔并栖息在花木丛里这种鸟羽毛极为罕见珍贵,而且能驯养服从,从来不畏惧人乡里人偶然见了,把这当作奇怪的事这其实没什么,我们不凶狠并真诚地对待它们,使它们信任异类民间有一种古老的说法:要是雀的巢建得离人太远,那么它们的孩子就会被蛇、鼠、狐狸、老鹰所骚扰。
人既然不杀鸟雀,那么它们自然接近人,想免除这些凶恶动物的骚扰(指蛇、鼠、狐狸、老鹰)从这件事情看,以前鸟雀不敢接近人的原因是因为人的作为比蛇鼠之类牲畜的作为更加残暴 (残暴、苛刻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确实是这样的啊!)注释:1.吾吾:苏轼自称 2. 庭庭:院 3.巢巢:筑巢,名作动 4.武武阳阳君君:苏轼的母亲5.恶恶:讨厌 6. .杀杀生生:虐杀小生灵 7.婢婢仆仆:泛指家奴 8.鷇鷇:初生的小鸟9.俯俯:弯下腰 10.窥窥:看 11.至至:极其 12.训训扰扰:驯服顺从 13.殊殊:一点儿 14.闾闾里里间间:乡里人 15. .无无他他:没有别的 16.忮忮:凶狠 15.野野老老:乡下人16.去去:离,距离 17.是是:由此 18.异异时时:日后 19.于于:比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 66 岁南宋高宗朝乾通 6 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 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启示:全篇讲的是爱鸟的故事。
究其深意,在于一个“仁”字,篇末的“苛政猛于虎,信哉!”正显出“仁”字的实质凡人之情,皆出于“仁”,否则,其带给社会的灾害是难以估量的所以苏轼提倡以“仁”治天下,“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贵,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使救 从“仁”的哲学思想而广展到“仁政”的主张,已属政治思想的范围 这是一篇杰出的寓言散文,首段记作者母亲因吃斋行善,故“ 恶杀生”,禁捕雀鸟,任其生长繁息,使众鸟不畏人 捕而与人亲近,实际上起到保护鸟类的作用次段是以“有野老言”,道出他希望表达的愿望:鸟类因有人类保护而免于猛禽的伤害,隐喻朝廷官府应保护平民,防止坏人侵害并借此暗讽朝败、官吏残害百姓的现实,如文末引“苛政猛于虎”一语,使全文主题突出,寓意深刻行文流畅,平易自然,轻描淡写,以寥寥数笔勾勒出庭院鸟语花香的美景然而,在平淡自然中显出“ 猛于虎也”的雄奇,使文章显得不同凡响拓展阅读训练:1 1 . .下下列列句句子子中中加加点点词词语语的的解解释释不不正正确确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A A )) A.众鸟巢(鸟鸟窝窝)其上 B.其鷇可俯而 窥(看看)也 C.日翔集(栖栖息息)其间 D.至(极极)为珍异难见 2 2 . .下下列列句句子子中中加加点点词词语语的的意意思思完完全全相相同同的的一一项项是是(( B B )) A.皆巢于低枝 / 信于异类也 B. 众鸟巢其上 / 翔集其间 C.以为异事 / 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D.其鷇可俯而窥也 / 而能驯扰 3 3. .用用现现代代汉汉语语下下列列句句子子的的意意思思。
( 1 )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 要是鸟雀的巢离人太远那么它们的幼鸟便会受到毒蛇、老鼠、狐狸、老鹰等的骚扰 (2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人要是不去伤害鸟类,那么它们自然接近人类,想要避免凶恶动物的侵扰 4 4 ..为为什什么么鸟鸟雀雀都都到到 ““我我””家家的的院院子子里里筑筑巢巢??结结合合文文意意简简要要回回答答 环境幽雅;人们爱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