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宋代茶文化.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30628107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78.2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茶文化 宋代 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到了宋代,点茶法成为时尚宋代点茶法炙茶碾罗烘盏候汤击拂烹试点茶程序宋代点茶法蔡襄的茶录记载,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 “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宋代点茶法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 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 茶筅,文人美其名“搅茶公子”宋代点茶法 点茶法和唐代的煮茶法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茶末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再加以击拂,产生泡沫后再饮用,也不添加食盐,保持茶叶的真味斗茶的兴起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地方为挑选贡品需要一种方法来评定茶叶品位高下根据点茶法的特点,民间兴起了斗茶的风气斗茶,多为两人捉对“撕杀”,三斗二胜斗茶胜负的标准汤色 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偏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 色泛黄,则采制 不及时;色泛红, 是烘焙火候过了 头。

      汤花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二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以鲜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斗茶胜负的标准 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好像“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被称为“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宋代的点茶法和日本抹茶道的区别之一宋人点茶法煮水和注水都采用茶瓶,茶瓶是宋代点茶重要煮水和注水工具,又叫汤瓶,水注,汤提点,要求注汤有准煮 水 工 具日本抹茶道采用的点茶法却不用茶瓶煎汤,改用宽口的釜(类似唐代的煮茶工具)煎汤,再用柄舀到茶碗茶 诗 汲江煎茶 宋苏轼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喜得建茶 宋陆游 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 雪霏庚岭红丝碨,乳泛闽溪绿地材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 故应不负朋游意,白挈风炉竹下来 咏 茶 宋苏轼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莫分茶 北宋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