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大高铁室内及隧道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docx
9页哈大高铁室内及隧道分布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一、 高铁车站及隧道部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引入信号源1、哈大高速铁路车站室内分布公用移动通信引入的信号包括: 中国移动1) 中国移动通信GSM 900M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890.2-908.8(移动台发,基站收) 935.2-953.8(移动台收,基站发)2) 中国移动通信DCS 1800M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1710 — 1720MHz、1725 — 173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1805 — 1815MHz、1820 — 1830MHz (移动台收、基站发)3) 中国移动通信TD-SCDMA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1880 — 1900MHz2010—2025MHz4) 中国移动通信WLAN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2.400 — 2.4835GHz5) 中国移动通信LET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预留端口);频段:2300 — 2320MHz (室内频率规划使用)2320 — 2380MHz (室外频率规划使用)中国联通1) 中国联通GSM 900M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909MHz — 91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954MHz — 960MHz (移动台收,基站发)2) 中国联通DCS 1800M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1745 — 175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1840 — 1850MHz (移动台收,基站发)3) 中国联通WCDMA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1940MHz — 195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2130MHz — 2145MHz (移动台收,基站发)4)中国联通WLAN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2.400 — 2.4835GHZ中国电信1) 中国电信CDMA 800M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825MHz — 83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870MHz—880MHz (移动台收,基站发)2) 中国电信WLAN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频段:2.400 — 2.4835GHz3) 中国电信CDMA2000 2.1G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预留端口);频段:1920 — 1935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2110 — 2125MHz (移动台收,基站发)现网高铁车站部分共10套信源系统需要接入,另需预留中国移动通信LET 2.4G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中国电信CDMA2000 2.1G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 共2套信源系统端口。
2、哈大高速铁路隧道公用移动通信引入的信号包括(频段划分同上): 中国移动通信1)中国移动通信GSM 900M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 中国联通1) 中国联通GSM 900M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2) 中国联通WCDMA (上下行各1个端口);中国电信1) 中国电信 CDMA 800MHz (上下行各1个端口); 现网隧道部分共4套信源系统需要接入本工程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应最少支持800MHz-2500MHz内所有频段信号的引 入二、公用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信号源的主要技术指标1、GSM网络技术指标:1) 信号覆盖电平无线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 95%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 络,边缘场强大于-85dBm2) 通话质量覆盖区误码率(RXQUAL)等级3以下的地方占95%以上3) 切换成功率覆盖区与周围各个小区之间应有良好的无间断切换,切换成功率±94%4) C/I同频道载干比C/I±12dB;(无跳频信道,如BCCH)同频道载干比C/I±9dB;(采用跳频的TCH)载波偏离400KHZ时干扰保护比:C/I±-41dB(工程设计时需对以上C/I值增加3 dB的余量)2、3G系统设计技术指标①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指标:1) 分布系统主要使用2010〜2015MHz(A频段5MHz),对容量需求较大的站点 可 扩展使用 1880 — 1890MHz (F 频段 10 MHz)。
2) 分布系统无线覆盖边缘信号要求:开放场景:PCCPCH RSCP>=-80dBm C/I>=0dB封闭场景:PCCPCH RSCP>=-85dBm C/I>=-3dB3) 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在室外10米处应满足PCCPCH RSCPW — 95dBm或室内分布外泄的PCCPCHRSCP比室外宏站最强PCCPCH RSCP低10dB4) 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 Target):话音 1%, CS64k 0.1 〜1%, PS 数据 5〜10%② 、WCDMA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指标:1)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5%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2) 无线覆盖边缘导频(CPICH)功率场强(下行75%、上行50%)a) 高速数据密集区域覆盖条件:导频功率±-85dBm,导频Ec/Io±-8dB;b) 低速数据区域覆盖条件:导频功率±-90dBm,导频Ec/Io±-10dB;c) 可视、语音区域,数据业务低发区覆盖条件:导频功率±-95dBm,导频 Ec/Io±-12dB;d)外泄电平:室外10米处Ec/Io (室外第一导频)一Ec/Io (室内外泄) 三10dB,在室外Ec/Io值较弱时室内外泄Ec/IoW-15dB。
3) WCDMA各业务最小Ec/Io要求,如下表所示: 单位:dB序号参数名称掉话点左右的Ec/Io建议需要满足的Ec/Io1CS12.2K约-18-122CS64K约-14-103PS64K约-13-104PS144K约-13-105PS384K/HSDPA约-11-84) 通话效果对于12.2kbps的语音业务,BLERW1%对于64kbps的CS数据业务,BLERW0.1%对于PS数据业务,BLERW10% 覆盖区域内通话应清晰,无断续、回声等现象5) 通话指标a) 呼叫建立成功率(各种QOS业务):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95%;b) 业务掉话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小于1%;c) 业务拥塞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小于2%;d) 软切换成功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98%;e) 软切换比例:通常情况下,要求小于50%;f) 更软切换成功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98%;g) 硬切换成功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89%③ 、CDMA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指标:1)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 98%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a) 高速数据密集区域覆盖条件:导频功率±-85dBm,导频Ec/Io±-9dB;b) 低速数据区域覆盖条件:导频功率±-90dBm,导频Ec/Io±-9dB;c) 覆盖区域内通话应清晰,无断续、回声等现象。
2) 通话指标a) 呼叫建立成功率(各种QOS业务):通常情况下,要求大于94%;b) 业务掉话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小于1%;c) 业务拥塞率:通常情况下,要求小于2%;3) 室内信号的外泄电平原则上要尽量小,一般情况下,室内导频信号泄露到室外10 米处,小于室外导频强度10dB以上4) 通话 MOS 值信号覆盖的设计范围内拨打测试时MOS值大于3级(含3级)测试点的数量 应战 90%3、 WLAN 网络技术指标1) WLAN 系统中 AP 要求在分布系统天馈线末端接入,否则会影响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质量2)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5%的位置,99%的时间可接入无线网络3) 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强度±-75dBm4) 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下行信号S/N值>10dB5) 目标覆盖区域内,单用户接入最大下行业务速率三AP上联中继带宽的90%三、 高速铁路公用移动通信系统组网方式指导意见高速铁路公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通过 POI 合路器等设备,将各运营商不同制式 的移动信号合路到高铁车站及隧道内的同一无线网络中,用于满足各移动运营商 公共无线信号在高铁车站及隧道内的延伸和覆盖,为乘客、工作人员提供高质量 的公共移动通信服务。
由于本次高速铁路公用移动通信系统由三家运营商 12 路系统合路,需合路 系统较多,如何配置 POI 合路器设备才可以满足需求,需在设计中体现1、高速铁路中隧道部分的组网隧道主要分短隧道,长隧道和隧道群(隧道间距在1公里以内的) 为实现高质量的覆盖效果,建议采用泄漏电缆的方式覆盖隧道部分参考沈 阳地铁隧道覆盖案例的成功经验,考虑到隧道空间封闭,冗余信号较多;且参与合路的系统很多,各制式之间容易造成干扰,因此建议采用高覆盖标准,采取两 条泄漏电缆分别一收一发的方式进行组网另,考虑到隧道两侧通常为一侧铺设 强电缆、一侧铺设弱电缆,这样两根泄漏电缆通常会被放置在弱电一侧的墙面上, 因此要求两根泄漏电缆垂直间隔最少为35cm具体安装方式需经现场勘察后最 终确定① 、 短距离隧道的组网一般采用:分布式基站+泄漏电缆+天线 对于单独的短隧道区域,建议采用 RRU 设备通过拉远方式,实现对隧道及 隧道外延伸区域的覆盖;建议在隧道出口增加洞顶定向天线,延伸隧道内信号至 隧道外,保证切换切换区域图1 短隧道覆盖图② 、 长距离隧道的组网一般采用:分布式基站+泄漏电缆+天线对于长隧道区域:建议采用BBU+RRU设备,通过线性布放RRU、光纤直放站 等设备,实现对隧道及隧道外延伸区域的覆盖;建议在隧道出口增加洞顶定向天 线,延伸隧道内信号至隧道外,保证切换。
图 2 长隧道覆盖图隧道内两个RRU间距基 站 天 线隧道内第一个RRU 与隧道口距离隧道内最后一个RRU与隧道口距 离3dB电桥 >& V-S2k±L.匸洞顶天线③ 、 隧道群的组网一般采用: 分布式基站+洞顶天线+泄漏电缆对于隧道群区域:建议采用BBU+RRU设备,通过线性布放RRU、光纤直放站等设备,实现对隧道及隧道外延伸区域的覆盖;在隧道间隔处,隧道洞口分别采用④、 另外,对于隧道还应考虑:a) 泄漏电缆敷设高度应在(2.0米,3.0米)间,一般建议与高速铁路列车 窗口中部齐高b) 目前,泄漏电缆主要有7/8和13/8英寸的馈线,最终实际需求应根据现 场情况,通过链路损耗计算得出c) 两边隧道口应采用窄波束、高增益的天线,引用隧道内信号覆盖,对隧 道外高速铁路沿线进行延伸覆盖,扩展切换区域天线高度、天线方向角、下倾 角依据覆盖位置合理设置d) RRU 的级联及多小区合并会带来底噪的抬升,上行负载和覆盖会相应收 缩,RRU最大级联数不宜超过2级e) 天线、馈线、各无源器件需满足相应信号频段的需求,合路系统中的链路 预算要根据最大衰耗频段确定;2、高速铁路中车站部分室内分布覆盖需要注意的问题1) 中国移动LTE制式较为特殊,需要单独自用一套分布系统天馈线,希望在设计中单独考虑,如无法满足,需单独提出,另行研讨;2) 信号源的选取需要根据现场实际需求来确定,应采用“多天线,少功率”的 原则,控制好室内信号的外泄,做到室内外平滑切换。
3) 高铁车站内室内分布系统天线之间距离建议:隔密集场景,天线点位以不穿 越两堵承重墙为准,一般8〜12米;空旷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