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参考答案.doc
23页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汇编 苏州大学医学部 王超第 - 1 - 页 共 24 页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汇编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一)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 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 ( )A 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B 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 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3、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此论断是( )A 唯物论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决定论的观点4、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扬弃”是指 ( )A 既克服又抛弃 B 既克服又保留 C 既否定又放弃 D 既克服又放弃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 ( )A 革命的激进的直观论 B 辩证的自主的选择论 C 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D 革命的能动的创造论6、以下哪个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 ( ) A 推理 B 表象 C 概括 D 抽象7、任何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绝对性 D 真理具有主观性8、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是( )A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生活 B 社会生活决定社会关系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社会存在决定自然存在9、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应当从( )A 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 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 政治关系中去寻找 D 生产方式中去寻找10、对社会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 )A 社会革命 B 阶级斗争 C 精神生产 D 生产力11、下列说法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是(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D 自由、平等、追求幸福12、自然经济是( )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D 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1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 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矛盾1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 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 B 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C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决定性条件 D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15、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 不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B 资本家赚钱的程度 C 资本家赚钱的速度 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6、美国波音 747 客机的 600 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 6 个国家的 120 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 A 商品国际化的表现 B 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C 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D 金融全球化的表现17、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产品供不应求 B 生产的绝对过剩 C 固定资本更新 D 生产的绝对过剩1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乃是因为它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 )A 工人领袖的组织才能上 B 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基础上 D 资本主义自我完善的基础上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汇编 苏州大学医学部 王超第 - 2 - 页 共 24 页19、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 )A 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 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2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 8 分,共 24 分)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2、真理没有阶级性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24、简述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2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6、简述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二题,每题 16 分,共 32 分)27、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有其所用,但也能用来杀人结合爱因斯坦的观点,试论述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及其作用28、试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29、试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断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汇编 苏州大学医学部 王超第 - 3 - 页 共 24 页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二)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马克思主义是 ( )A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B 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C 关于阶级斗争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D 关于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 )A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C 消灭阶级斗争 D 实现和维护人权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 )A 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 B 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 C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4、社会存在范畴指的是 ( )A 社会生活的制度层面 B 社会生活的自然层面 C 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 D 社会生活的文化层面5、辩证的否定实质上是 ( )A 事物的外在否定 B 事物的自我否定 C 对事物的克服 D 对事物的抛弃6、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 ( )A 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感性直观论 B 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理性构造论C 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 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选择论7、在实际工作中既抓住主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就是坚持 ( )A 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B 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C 一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D 重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8、如果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就会导致( )A 相对主义 B 绝对主义 C 理性主义 D 经验主义9、以下哪个不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A 宗教观念 B 法律思想 C 人口密度 D 道德理想10、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A 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B 是社会化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 是自然经济还是商品经济 D 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1、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劳动 B 思想 C 意志 D 需要12、商品的二因素是( )A 价值和价值量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D 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1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 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B 货币本身就是资本C 货币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成为资本 D 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14、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B 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 工作日长度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剩余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的结果15、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 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汇编 苏州大学医学部 王超第 - 4 - 页 共 24 页C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A 贸易的全球化 B 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C 生产的全球化 D 金融的全球化 1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C 仍无任何变化 D 有局部调整,但未改变本质18、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是 ( )A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B 与资本主义趋同 C 补资本主义的课 D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反杜林论》 C《资本论》 D《哥达纲领批判》20、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 )A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 8 分,共 24 分)21、哲学是各门科学的总和。
22、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3、劳动和劳动力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2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是实质和核心? 2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二题,每题 16 分,共 32 分)27、试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28、试论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题汇编 苏州大学医学部 王超第 - 5 - 页 共 24 页29、试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三)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A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B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学说 D 全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C 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D 实现人权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世界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