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02(解析版).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84085250
  • 上传时间:2024-08-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5.9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期末检测模拟卷期末检测模拟卷 02(基础卷)(基础卷)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36 分)1. (2 分)阴离子 Xn—含中子 N 个,X 的质量数为 A,则 mgX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n—N)molB.(n+N)molC.(A-N+n)molD.(m+n)molAMmA+NmA+nAm +N【答案】C【解析】阴离子 Xn-含中子 N 个,X 的质量数为 A,所以 X 的质子数为 A-N,由阴离子 Xn-可知 X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 HnX,所以 1 个 HnX 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A-N+n,氢化物 HnX 的摩尔质量为(A+n)g/mol,mgX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A-mgAn g / molN+n)=(A-N+n)mol,故答案为 CnmA2. (2 分)2016 年 IUPAC 命名 117 号元素为 Ts(中文名“”,tián) ,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s 是第七周期第ⅦA 族元素B.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 176 的 Ts 核素符号是176117Ts【答案】D【解析】A. 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 VIIA 族,故 A 正确;B.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而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则 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故 B 正确;C. 同一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 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故 C正确; D. 该元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6+117=293,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故 D 错误;293117Ts故答案选:D。

      3. (2 分)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NH4ClNH3↑+ HCl↑ΔB.2NaBr+Cl2=2NaCl+Br2C.NH3+CO2+H2O=NH4HCO3D.CuSO4+Fe=Cu+FeSO4【答案】B【解析】A. NH4ClNH3↑+ HCl↑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有离子键的断裂,但没有离子键的生成,A 错误;ΔB. 2NaBr+Cl2=2NaCl+Br2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断裂和形成,B 正确;C. NH3+CO2+H2O=NH4HCO3中,有共价键的断裂,无离子键的断裂,C 错误;D. CuSO4+Fe=Cu+FeSO4中,只有离子键的断裂和生成,D 错误答案选 B4. (2 分)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A.B.C.D.【答案】A【解析】A. 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图中反应为吸热反应,符合题意,A 项正确;B. 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B 项错误; C. 浓硫酸是稀释放热,但不是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 项错误;D. 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D 项错误;答案选 A。

      5. (2 分)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装置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②中的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C.②中的电子由 Zn 流向 CuD.②中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答案】A【解析】A.①中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故 A 错误;B.②是原电池,锌是负极,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 B 正确;C.②是原电池,锌是负极,电子由 Zn 流向 Cu,故 C 正确;D.②是原电池,锌是负极,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故 D 正确6. (2 分)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 mol· L-1·min-1 ②v(B)=0.45 mol· L-1·min-1③v(C)=0.015 mol· L-1·min-1 ④v(D)=0.45 mol· L-1·min-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A.③B.①C.②D.④【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①v(A)=×0.6 mol· L-1·min-1=0.2 mol· L-1·min-11313②v(B)=0.45mol· L-1·min-1 ③v(C)=×0.015mol· L-1·min-1=0.0075mol· L-1·min-11212④v(D)= ×0.45mol· L-1·min-1=0.225mol· L-1·min-11212反应速率最快的为②,答案选 C。

      7. (2 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都不反应B.甲烷化学性质稳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C.甲烷与 Cl2反应无论生成 CH3Cl、CH2Cl2、CHCl3还是 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D.甲烷的四种有机取代产物有一种气态,其余三种为液态且都不溶于水【答案】B【解析】A 项、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反应,故 A 正确;B 项、甲烷可以燃烧,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故 B 错误;C 项、甲烷是饱和链烃,跟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无论生成 CH3Cl、CH2Cl2、CHCl、CCl4,故 C正确;D 项、甲烷的四种有机取代物中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余三种为液态且都不溶于水,故 D 正确故选 B8. (2 分)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Cl-的结构示意图:B.CO2的结构式:O—C—OC.CH4的球棍模型:D.NH3的电子式【答案】A【解析】A.Cl-的结构示意图:,故 A 正确; B.CO2的结构式:O=C=O,故 B 错误;C.CH4的比例模型:,故 C 错误; D.NH3的电子式,故 D 错误;故答案:A9.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溴水、铁粉和苯的混合物制取溴苯B.用水萃取溶解于溴苯中的溴C.将苯、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水浴加热(50~60℃)制取硝基苯D.甲苯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A.制取溴苯需要用液溴而不是溴水,A 选项错误;B.溴在溴苯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用水无法达到萃取的目的,正确的方法应为加入NaOH 溶液使其充分反应,振荡,静置、分液即可,B 选项错误;C.苯、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在水浴加热(50~60℃)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C 选项正确;D.甲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D 选项错误;答案选 C。

      10. (2 分)由烃转化为卤代烃的途径较多,下列能得到较纯氯乙烷的方法是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D.乙炔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A. 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为链锁式反应,生成多种卤代烃,A 项错误;B. 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氯乙烷,B 项错误;C. 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氯乙烷,产物只有一种,C 项正确;D. 乙炔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1:1 加成生成氯乙烯,1:2 加成生成二氯乙烷,D 项错误;答案选 C11. (2 分)分子式为 C5H10O2并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 种B.4 种C.5 种D.6 种 【答案】B【解析】分子式为 C5H10O2且与 NaHCO3溶液反应能产生气体,则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可写为C4H9−COOH,−C4H9的异构体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故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4,故 B 正确;故选 B12. (2 分)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BCD方案目的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取乙烯验证石蜡油分解的产物是乙烯检验乙烯、乙炔混合气中的乙烯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A.AB.BC.CD.D【答案】D【解析】A、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取乙烯,温度计应该插入溶液中,错误;B、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证明有烯烃生成,但不一定是乙烯,错误;C、乙烯、乙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D、钠与水反应的速率比钠与乙醇反应的速率快,说明乙醇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水分子中氢原子差,正确;故选 D。

      13. (2 分)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油脂和蔗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用于制肥皂 C.蛋白质水解最终能得到氨基酸D.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葡萄糖【答案】A【解析】A.油脂和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在 10000 以下,均不属于高分子,故 A 错误;B.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常用于制造肥皂,故 D 正确;C.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 C 正确;D.淀粉、纤维素均为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葡萄糖,故 D 正确;答案选 A14. (2 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 95%【答案】D【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产生大量的黑烟,两者灼烧时的现象不同,A 正确;B.食用油反复高温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等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B 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一般高温可消毒杀菌,C 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通常是 75%,乙醇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95%的酒精溶液会导致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当病毒退壳后,里面的蛋白质仍然会危害人体健康,D 错误;答案选 D。

      15. (2 分) “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入吹出塔前,Br-被氧化为 Br2B.从吹出塔进入吸收塔的物质为混合物C.蒸馏塔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D.经过吸收塔后,溴元素得到富集【答案】C【解析】A.通入氯气发生 2Br-+Cl2=2Cl-+Br2,溴易挥发,可热空气吹出,则进入吹出塔前,Br-被氧化为 Br2,故A 正确;B.从吹出塔进入吸收塔的物质为混合物,含二氧化硫、溴、水等,在吸收塔中发生 Br2+SO2+2H2O═4H++SO42-+2Br-,故 B 正确;C.蒸馏塔中发生的反应为 2Br-+Cl2=2Cl-+Br2,为化学变化,故 C 错误;D.经过吸收塔后,可将溶液中的 Br-浓度远大于进入吹出塔之前的海水中的 Br-溴浓度,因此得到了富集,故 D 正确;故答案为 C16. (2 分)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③①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②④③⑤①【答案】D【解析】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首先要把海水中的镁离子变成沉淀,然后利用盐酸生成氯化镁。

      由于镁离子水解,所以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其先后顺序为②④③⑤①,答案选 D17. (2 分) (2020·威远县连界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有关 ②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③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④减少 CO2排放,可遏制全球气候变暖⑤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⑥点燃的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三氧化硫A.①③⑤B.②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②④【答案】D【解析】①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故①正确;②大量燃烧含硫燃料生成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②正确;③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故③错误;④减少 CO2排放,可减少温室效应,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故④正确;⑤碘盐中的碘是以化合态存在的,不能直接用淀粉检验,故⑤错误;⑥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⑥错误答案选 D18. (2 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的催化裂化是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B.水煤气经过催化合成得到甲醇等液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煤的液化C.镧镍合金能吸收 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做贮氢材料D.Na2SO4•10H2O 晶体可作为光与化学能转换的贮热材料,通过溶解与结晶实现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答案】A【解析】A.石油的裂解是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故 A 错误;B.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水煤气经过催化合成得到甲醇等液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煤的液化,故 B 正确;C.储氢材料是一类能可逆的吸收和释放氢气的材料,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氢气形成金属氢化物,是目前解决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的材料,故 C 正确;D.Na2SO4•10H2O 晶体在太阳光照射时能够分解失去结晶水,温度降低后又形成 Na2SO4•10H2O 晶体释放能量,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 A。

      二、多选题(6 分) 19. (3 分)下列对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33CHCHCHCCCFA.6 个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B.6 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C.6 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6 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答案】BC【解析】A.由乙烯是平面结构可知,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及与之相连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A 错误;B.由乙烯是平面结构可知,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及与之相连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 B 正确;C.碳碳三键上的碳原子及与之相连的原子在同一直线上,中所有碳原子一33CHCH=CHCCCF定在同一平面上,C 项正确;D.由乙烯是平面结构可知,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及与之相连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 错误;答案选 BC20. (3 分)下列有关石油的炼制工艺中,属于获得汽油的主要途径的是A.裂化B.裂解C.常压分馏D.减压分馏【答案】AC【解析】A.石油的催化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油,提高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的质量和产量,属于获得汽油的主要途径;B.裂解是采取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过程,不能获得汽油;C.石油的常压分馏是把石油中的沸点不同的有机物分开的石油加工方法,可以获得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产品,是获得汽油的主要途径;D.经过常压分馏得到的重油再经过减压分馏可以获得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蜡、凡士林、沥青等,不能得到汽油。

      答案选 AC三、填空题(16 分)21. (4 分)第 28 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满足人类 1000 年的能 源需要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 46 个水分子构建成 8 个笼,每个笼可容纳 1 个 CH4分子或 1 个游离 H2O 分子根据上述信息,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天然气水合物中两种分子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两种都是极性分子B.两种都是非极性分子C.CH4是极性分子,H2O 是非极性分子D.H2O 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2)若晶体中每 8 个笼只有 6 个容纳了 CH4分子,另外 2 个笼被游离的 H2O 分子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 A.CH4·14H2O B.CH4·8H2O C.CH4·(23/3)H2O D.CH4·6H2O【答案】D B 【解析】(1)天然气水合物中的 CH4分子由于是正四面体构型,结构对称,可使四个 C-H 键的极性抵消,属于非极性分了;H2O 分子是折线型结构,分子中 O-H 键的极性不能抵消,属于极性分子,所以答案选 D。

      2)题述中“每 46 个水分子构建成 8 个笼,每个笼可容纳 1 个 CH4分子或 1 个游离 H2O 分子”,着该题的解题关键由于晶体中每 8 个笼只有 6 个容纳了 CH4分子,另外 2 个笼被游离 H2O 分子填充,由此可得出 8 个笼中共有 6 个 CH4分子,46+2=48 个 H2O 分子,从而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化学式为 CH4·8H2O,答案选 B22. (6 分)某温度时,在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从开始至 2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mol/(L·min);(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_____A.升高温度B.减小物质 X 的物质的量 C.减小压强D.增加物质 Z 的物质的量E.缩小容积F.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4)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若上述容器为绝热容器(与外界无热交换),则到达最大限度所需时间将_____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无法确定【答案】3X+Y⇌2Z 0.05 ADEF b 【解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 X、Y 的物质的量减小,Z 的物质的量增多,则 X、Y 为反应物,Z 为生成物,且达到平衡时,△n(X):△n(Y):△n(Z)=0.3mol:0.1mol:0.2mol=3: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 (2)反应开始至 2min 时 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05mol/(L⋅min), ;0.2mol2L2min(3)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 A 正确;B.减小物质 X 的物质的量,X 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速率减慢,故 B 错误;C.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故 C 错误;D.增加物质 Z 的物质的量,体系中 Z 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 D 正确;E.缩小容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 E 正确;F.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 F 正确;答案选 ADEF;(4)若上述容器为绝热容器(与外界无热交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相当于对体系加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则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答案选 b。

      23. (6 分)汽车尾气主要含有 CO2、CO、SO2、NO 及汽油、柴油等物质,这种尾气越来越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必须予以治理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 CO 与 N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汽油、柴油等物质充分燃烧及 SO2的转化1)汽车尾气中 NO 的来源是_________A.汽油、柴油中含氮,是其燃烧产物 B.是空气中的 N2与汽油、柴油的反应产物C.是空气中的 N2与 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D.是汽车高温尾气导致了空气中 N2与 O2的化合反应(2)写出 CO 与 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4)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___ (多选)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限制车辆行驶 D.使用乙醇汽油【答案】C 2CO+2NO2CO2+N2 SO2转化为 SO3,产生了硫酸酸雾 ABD 【解析】(1)汽车尾气中的 NO 来源是空气中的 N2与 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或电火花作用下的反应产物,N2+O22NO;答案选 C;(2)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的无毒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CO+2NO2CO2+N2;(3)根据题意知,该催化转换器能促使 SO2转化,SO2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 SO3,SO3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从而产生硫酸酸雾,提高了空气酸度,故答案为 SO2转化为 SO3,产生了硫酸酸雾;(4)A.开发氢能源,燃烧产物为水,有利于减少污染,选项 A 正确;B.使用电动车有利于减少污染,选项 B 正确; C.不能严禁车辆行驶,所以不能通过限制车辆行驶控制污染,选项 C 错误;D.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利于减少污染,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ABD。

      四、实验题(20 分)24. (10 分)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某混合气体中含有 CH2=CH2 和 SO2实验中提供的试剂有:A.品红溶液 B.NaOH 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 KMnO4 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①②③④ 装置盛放试剂的顺序为( 将上述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说明混合气体中存在 SO2 的现象是___________3)能确定混合气体中存在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4)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答案】A B A D ①中溶液褪色 ③中溶液不褪色,④中溶液褪色 CH2=CH2+Br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解析】(1) SO2、乙烯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先利用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验证 SO2的存在,然后利用SO2为酸性氧化物,用 NaOH 溶液除去 SO2,接着再用品红溶液验证 SO2是否被完全除尽,最后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验证乙烯的存在,因此盛放药品的顺序是 A→B→A→D;(2)根据(1)的分析,①中溶液褪色,说明含有 SO2;(3)确认 C2H4存在的现象,首先确认 SO2除尽,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确定乙烯存在的现象是③中溶液不褪色,④中溶液褪色;(4)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H2=CH2+Br2→CH2BrCH2Br。

      25. (10 分)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图甲 图乙在图甲的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加热回流一段时间,然后换成图乙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冷凝水从________(填“a”或“b”)进,图乙中 B 装置的名称为__________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3)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 a 是_____,试剂 b 是________,分离方法Ⅲ是_____4)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得到乙酸乙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 NaOH 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蒸馏产物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试解答下列问题: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b 牛角管 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饱和 Na2CO3溶液 浓 H2SO4 蒸馏 NaOH 溶液加入量太少,未能完全中和酸 NaOH 溶液加入量太多,使乙酸乙酯水解 【解析】(1)冷凝水低进高出,可以提高冷凝效果,所以图甲中冷凝水从 b 进,根据装置图, B 装置的名称为牛角管;(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正向移动,所以加入过量的乙醇,能提高乙酸的转化率;(3)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油层和水层即可,所以试剂 a 是饱和 Na2CO3溶液;乙酸钠与乙醇分离采用蒸馏法,用硫酸将乙酸钠转化成乙酸,试剂 b 是浓硫酸,然后通过蒸馏将乙酸分离出来; (4) ①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说明酸未能完全中和,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NaOH 溶液加入量太少,未能完全中和酸;②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说明乙酸乙酯发生了水解反应,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NaOH 溶液加入量太多,使乙酸乙酯水解。

      五、推断题(12 分)26. (12 分)有 A、B、C、D、E、F 六种元素,其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 18,且依次递增,A 原子核内仅有一个质子;B 原子的电子总数与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 原子与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E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F 的单质是用途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试推断以上元素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F________2)B、C、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画出 D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4)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 B、F 的非金属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 E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6)由元素 D 形成的 10 电子简单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由元素 F 形成的 18 电子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答案】C N O Si H2O>NH3>CH4 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 Al(OH)3+OH- =AlO2-+2H2O O2- SiH4 【解析】由分析知:A 为 H 元素、B 为 C 元素、C 为 N 元素、D 为 O 元素、E 为 Al 元素、F 为 Si 元素;(1)各元素的元素为: B 为 C,C 为 N,D 为 O, F 为 Si;(2)C、N、O 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H2O>NH3>CH4;(3)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4) 由 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可知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则 C 的非金属性比 Si 强;(5)Al(OH)3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 =AlO2-+2H2O;(6)由元素 O 形成的 10 电子简单离子的符号为 O2-,由元素 Si 形成的 18 电子分子的化学式为 SiH4。

      六、计算题(10 分)27. (10 分)纤维素的组成可以用(C6H10O5)n表示,其中重复的单元称为葡萄糖单元已知某种棉花纤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632961)这种纤维素中平均每个分子含有________个葡萄糖单元2)3.24g 上述纤维素与足量的醋酸酐作用,得到醋酸纤维 4.92g,则这种纤维素中平均每个分子中有__________________个醇羟基被酯化【答案】1008 2016 【解析】(1)因为(C6H10O5)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2n,又因为(C6H10O5)n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63296,则162n=163296,得 n=1008;(2)3.24g 纤维素含葡萄糖单元的物质的量为 3.24/162=0.02mol,由于每 2 个醇羟基和一个醋酸酐作用,质量增加 84,4.92g-3.24g="1.68g" ,1.68/84=0.02mol,由于每个 C6H10O5有 2 个醇羟基反应,所以纤维素中平均每个分子中有 163296/162×2=2016 个醇羟基被酯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