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构思立意ppt课件.ppt
12页诗歌构思立意技巧高德意2014.101.以小见大•诗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小景物传达大境界 • 平凡细微事情反应大主题绝句四首(其三)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寒 食 唐 韩翃 (hóng) 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在这一日,禁止烟火,只做冷食 传传烛烛分分火火是是寒寒食食节节发发生生在在宫宫中中的的生生活活小小事事,,但但是是诗诗人人却却是是借借百百姓姓禁禁火火而而宫宫中中不不禁禁,,写写出出宫宫廷廷的的特特权权,,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 赤 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小中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了历史的往事,想到了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了赤壁鏖战中的重要人物;最后又以二乔的命运暗示战争的结局。
2.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3.以景结情 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这样结尾形象含蓄、耐人咀嚼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全都蕴含于结句景语之中,含蓄蕴藉、深藏不露,确实是“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末结句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4.欲抑先扬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中用先扬后抑之法,写汉文帝召见贾生,看似褒扬,但到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才知是贬抑先扬后抑,使讥讽之意表现得更为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