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练习1.doc
10页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 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 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35~43MM拍摄, 光 圈:F7.1~8,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 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 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 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优先S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 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 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 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 *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 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 求: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 议: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关于微距拍摄(转并改) 微距世界很美丽,因为微距可以放大微观世界,获取的是我们日常视觉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更有视觉冲击力微距题材很广泛,盆养的花、家中的小饰品、屋檐落下的水滴、楼下草地里的昆虫世界…… 所谓微距摄影,一般指拍摄比物体正常尺寸要大的图像,即图像大小与实物大小的比例超过1∶1虽然数码相机微距上手比较快,完全不需要传统相机要配备很好的微距镜头,并需要足够的经验才能实现精彩的“一拍”,但是,要想用数码相机拍到好片子,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行在实拍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灵活把握好光圈、焦点、景深及光线等影响片子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微距模式 Z812具有微距拍摄功能,也比较容易上手在相机上部对焦方式选择按钮可以选择微距对焦模式。
焦点的选择 不同的焦点选择,能营造出不同的图像效果在移动拍摄焦点时,应使拍照对象处于画面中间,一般情况下应该选取画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现的部分,并保持快门的半按状态,在焦点对准以后(要稍微等一下以便相机进行对焦)再从容地按动快门,避免拍摄出的照片发虚 一般说来,在数码相机微距模式下,镜头距离物体越近,拍摄出来的物体越大,如果不注意画龙点睛,片子画面就会显得非常呆板如对小昆虫一类的主体拍摄,焦点的选择应该落在昆虫的眼睛上眼睛是生命的灵气的所在,拍得越清晰越好清楚尤其是像蜜蜂、小青虫和蚂蚁昆虫这样微小的生物,更要重视对眼睛的表达 聚焦与景深 景深在微距摄影中往往是成败的关键由于微距拍摄时镜头距景物很近,所以景深一般都很浅,背景都几乎看不清楚但有时为强调画面效果,需要适当加强景深,因此要特别注意聚焦与景深的调整 景深一般取决于三个因素: 1. 光圈大小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为了展示花鸟鱼虫细节方面的微距拍摄,纵向增加主体的清晰度,一般适宜用较小的光圈以加深景深 2. 镜头和景物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距离越近景深越浅拍摄时最好把要拍摄的主题都能放到同一个与镜头轴向垂直的平面里,否则会有一部分主题可能不够锐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置一枚广角镜头,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景深,而且可以让你更靠近景物 3.焦距焦距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小景深越深不同的光圈和焦距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景深我们应该学会合理地利用光圈和焦距的组合,既能虚化背景,又能保证主体清晰如果用远端变焦进行微距拍摄,拍摄的照片就会不够理想 曝光和背景 微距摄影曝光程序比起普通拍摄有少许不同之处,因为微距拍摄的物品一般都是很小的,占很小部分篇幅,曝光程序很有可能被背景所愚弄,所以在拍摄时最好人为加上背景,这样更能让主题突出 添加背景,一般可以选择中性灰色的纸作为背景,使用灰色一方面可以让曝光更准确,还有就是使用灰色让背景显得很淡,这种色彩和一般的色彩都可以搭配到一起也可以使用白色或黑色的背景,不过这样曝光时就要特别注意,因为它们很容易导致曝光不准确,造成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这时就要用到曝光补偿进行调整,如果背景太暗,就增加曝光,如果太亮就减弱曝光 光线的控制 微距摄影的光线控制本质上是调节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比例,正确地运行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意境但一般不要使用闪光灯虽然,闪光灯能缩短拍摄曝光时间,获得的景深更深,减弱因曝光时的抖动或物体运动所带来的影响,但微距拍摄时闪光灯的使用要比普通模式下难,很容易造成曝光过度。
所以,一般摄影爱好者在进行微距拍摄时,要注意观察光线的照射方向,尽量利用好自然光,确保光线平均地照射在被摄物体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从侧面射入的光线能更好地突出物体的质感如果自然光线的不足或光线照射位不当,可以用个手电筒或白色泡沫板(充当反光板)补光 拍摄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是拍摄花草类的静物,那么可以很用心地考虑用光与造型大光圈可以助你获得极好的浅景深,并且有大的透光度,片子不容易虚掉,同时可以获得艺术美感的效果但因为是微观世界,相机镜头与被摄物间已经离得很近,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所以辅助光是不可少的如果在室内拍摄,请使用大功率家用台灯之类,至于是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并不重要,因为DC都带有白平衡调节,大不了多试几次另外,一张白板纸用来补光也是很好的建议为了获得清晰的照片,辅助架稳相机的三脚架、独脚架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拍摄对象是怕惊扰且行动迅捷的小昆虫,高速快门是第一要素获取高速快门有三种途径,一是使用大光圈,通光量足了,快门速度就可以相应提高二是使用高ISO,但高ISO会造成画面较粗糙,颗粒感加强,因为表现微观世界一定要细腻一些好,所以除非在高阶ISO还能获得足够精细的画面(像Canon 300D在ISO800下还可以获得通透的片子来),否则不建议使用。
三是使用闪光灯,例如为了拍一只纵深感清晰的蝗虫照片,只有通过小光圈才能获得,但是小光圈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透光量的减少与快门速度的降低,而行动快捷的小动物不会给你机会打辅助长明灯光,闪光灯是唯一选择,而且行动要快为了避免直射过曝,请在闪光灯上加柔光罩 用得着的小技巧 1.在被摄物较小不易准确聚焦时,如小花可以把手置于花的后面,或者在同距离处手持手表之类的大一点的物件来辅助对焦,半按快门锁焦,然后移走手和物体拍摄 2.使用液晶屏取景,因为拍微距本身就要与被摄物离得很近,再使用取景器取景不仅姿势不雅,关键是不易端稳相机而使用液晶屏取景,可以让拍摄者很从容地构图,并方便看到最终的浅景深效果 3.注意背景尽管微距一般都可以很好地虚化背景,但也要留意背景物体间的接缝处,有时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整体效果 4.使用近摄镜,2+、3+、4+,一般的30元的吕氏效果都不错 6.适当尝试逆光效果特别是边缘薄且透的植物花、叶之类,逆光下会表现出特别的美感 7.旅游景点中,像风蚀的石刻、锈迹斑斑的门锁之类,在微距拍摄中会表现出强烈的质感 元月10号补充: 八、 云、雾、雨、雪、日出日落的拍摄技巧(转) 云是天空湿气所形成的凝体,它在天空中会随着天气变化而凝结、移动和消散。
云的确很很美,而且有多种不同形象,一般常见到的有浮云、朵云、鱼鳞云、片云、条云、层云、火烧云等 爱好拍摄风景的人,对云是特别喜爱的一张风光照片因为有了云以后会增加美观不少好的景物却往往缺乏天空的云彩,使画面上的天空部分过于空旷而美中不足,甚至会影响到画面的结构和色调的均衡 云不但能增加景物的美观和使画面的均衡,而且还可利用不同形象的云表现景物的季节和气候例如,春天早晨轻薄的浮云、夏日凝结不散的层云、秋天美丽的鱼鳞云、初冬稀疏的条云;早晨的云海和傍晚的彩云、风和日丽的朵云、台风前夕的火烧云、风雨欲来的乌云等等,都是表现每个不同季节、气候和时间的即使景物本身完全没有明显表示时间的特征,但由于景物中有了云,从云的形象中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季节葺气候了云是有多种多样的,形象不同的我们利用白云陪衬景物,也要注意白云的形象是否与景物相适应例如,有显著横条的景物,就不应再选用横条的云作陪衬,不然就会使画面产生更多的横线条,造成画面呆板,线条无变化的感觉又如采取与景物主体大小相等的白云作陪体,也会造成画面的宾主不分因此,采取作陪衬景物的白云,必须要注意它的形象,并要与主体物有明显不同的比例,才能使画面生动、感人。
其次,没有深浅层次的白云,不适宜作任何景物的陪衬,更不宜作为主体,一般层次较多的白云多半产生在早上或下午阳光斜射的时候因此,在斜照的阳光下拍摄风光,是最适合运用天空的白云作陪体云的形象是随着风千变万化的,我们要掌握时机,要有耐心,才会拍到好的云景但拍摄时要注意使用滤色镜,彩色多加偏振镜,黑白摄影多用黄、橙滤镜 雾 利用各种雾层或霞层拍摄风光,能使景物的透视变化可近可远也能使景物的色调变化可深可浅,给予景物丰富的层次在晨光雾还没有被太阳热蒸发消散而每个山峦的高峰凸出在晨光雾上面的时候拍摄逆光的山景,由于远近的山层都有了厚薄不同的晨雾,被逆光照射的雾层又是非常明亮的,只要以较近的主要山层作为曝光基础,拍出来自然会显现出由深到浅的层次丰富的色调明快的照片 云雾在山上常会随风方向移动,有时却停留在山腰间或只露出山峰,层雾存在树林中,太阳从枝叶稀疏的空间照射到林中产生一条条的斜阳光线,这种不同的光线,随着太阳高低转移投射方向和角度,显示出明暗的光柱这一切自然景物变化,给我们拍摄山林景色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只要我们身处其景,及时掌握景物的自然变化,才能拍出有艺术性,高素质的风光照片 晚霞产生在傍晚的时候,由于傍晚时空间的湿气较少,故晚霞常比晨光雾淡薄。
利用晚霞拍摄景物,较远的景物中才有霞的气氛表现出来,较近距离的景物就象没有晚霞一样,如果运用逆光拍摄晚霞景色,有晚霞的地方就能如晨雾景色一样,表现出景物的浅淡层次但逆光照射在晚霞景物中,景物的近处因没有霞气容易受远处霞景的光亮影响而曝光不足因此,拍摄霞景时,要是以近处景物作主体的话,就应以近处为测光标准有时拍摄远处的晚霞景色,我们就要用长焦距的镜头拉近拍摄,使景物在画面上所占面积大些 雨 雨天是摄影者最不喜欢的天气,不论是在下大雨或下小雨,都很少人拿着照相机到外边拍摄景物,甚至有人认为雨天根本不能拍摄风光 大家都知道,有光线就能摄影我们在晚上可以拍摄夜景,白天当然更可以拍摄雨景,而且可以拍摄有动态的雨景,就是雨天的晚上,也右以拍摄雨夜景雨天的景物也有它独特的情调,何况雨天也是人们生活中必有的情景为了反映更多的生活情景,丰富风光的内容,雨景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拍摄题材 拍摄雨景时,为要在照片上表现雨景中的雨条,除了选择大雨外,还必须要有较深色调的背景作衬托才行如果雨中景物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