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 传播文书.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59651372
  • 上传时间:2024-0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传播文书第一节 消息一、消息概述(一)涵义: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 消息一般有六个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及如何发生,简称“六要素”,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二)分类:消息的类别很多,主要的有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简讯等 (三)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新”:即从时间上说,它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内容上说,它反映的是新鲜、新奇的事情。

      “真”:即它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 “快”:即迅速快捷地反映现实 “短”, 即消息一般笔墨集中,篇幅短小因为动态消息是消息中最常见的一种,我们以此为例,来看一看消息的结构 (动态)消息的结构公式是: 标题 + 消息头 + 导语 + 主体( + 背景材料)+结语 二、消息的结构  (一)标题标题是揭示消息主要内容并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的简短文字 消息的标题有四种形式,可以根据消息的种类和内容灵活选择其具体形式为: 1.正题,即只有一行标题,又称单行式 2.引题 + 正题 + 副题,又称三行式标题 3.引题 + 正题,又称双行式 4.正题 + 副题,也是双行式 标题是消息中最醒目的部分,制作标题采用单行还是多行,要以稿件的内容而定标题要要醒目、准确、简洁、新颖、生动,题文一致,抓住要旨 此外,标题应居中书写,两端空大致相等的位置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消息头 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是新闻发出媒体、地点和时间的交代与说明 消息头的构成:媒体 + 地点 + 时间 消息头空两格书写,字体一般较粗  (三)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导语的形式主要有: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2、描写式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6、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在写作导语时,要明确集中地反映出整篇消息的主要内容 ;六要素不一定要个个俱全 ,但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事情等三个要素,此外导语要短小精炼,要言不烦  (四)主体 消息主体又称“消息躯干”、“消息主干”,是消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它紧承导语,对导语中简要表述的内容进一步用事实作具体的阐述、解释或回答,对导语中未提到的次要材料进行补充说明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花费的笔墨最多,写作时要特别注意主体的写作要中心明确,围绕导语确定的中心选择材料;主体的内容要和导语一致,而且要详略得当因主体部分内容较多,所以要特别注意安排好结构,要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主体部分的结构有: 1.纵式结构,即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

      2.横式结构,即按空间转换或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 3.纵横结合式结构,这是前两种结构的交叉使用,尤其适用于综合消息的写作  (四)背景  什么是背景?背景材料是就消息中有关新闻事实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材料它并不是消息结构上的一个独立部分,也不是每篇消息都有的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常用的背景材料有: 1.对比性材料 2.说明性材料 3.注释性材料 背景材料的写作要选择适当,数字或解释准确无误,切忌喧宾夺主,主观臆断  (五)结尾  结语即结尾,是消息的结束语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结尾,一篇消息是否写结语,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消息结尾的几种写作方法   关于消息的结尾,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新闻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注意,有人认为消息结尾可有可无,有人认为消息根本不需要结尾,因此,在新闻界关于消息结尾的论述,往往不是一带而过就是避而不谈随着新闻理论和写作方式的逐步深入和成熟,在对消息这一体裁进行解剖的基础上,对消息的结尾也有必要进行一下探讨。

      在长期的研究和新闻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消息的写法已经越来越灵活,倒金字塔式写作已经不再一统天下了,在更多的情况下,结尾不是可有可无,结尾处理得好,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因为有了结尾,新闻的信息承载量和冲击力也似乎变大了一些新闻工作者已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笔者拟从一段时期以来各大媒体发表的新闻入手,谈一谈消息结尾的几种写作方法,愿与各位工作者探讨   笔者以为,消息结尾的写作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总结式这种写作方式比较常见一般是在对新闻事实进行叙述之后,或水到渠成或对导语进行回应,总结或阐明一种观点和道理,从而点出主题如新华社萨拉热窝1995年3月4日电《萨拉热窝枪击事件骤增》,这是一篇反映波黑战争中,双方签署停火协议之后真实情况的报道,从各个角度叙述了大量的枪击事件后,文章在结尾处只用一句话便点明了报道主题,阐明了观点:“尽管波黑双方于去年底签署了停火协议,但实现真正的和平看来尚需时日   二、评论式以一种评论、议论的方式做结尾段的处理,一是进一步点明主题,一是埋下伏笔,引人深思或以便进行连续或跟踪报道   如新华社1995年11月29日唐山电《唐钢利税减少惊动河北决策层》,记者用过程论的方式,用事实一层一层把唐钢利税减少这一新闻事件呈现出来,写法平白、客观。

      在大量事实陈列之后,记者这样结尾:“数字,指标差距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差距目前,唐钢上下正在从市场观念、经营机制、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寻找原因,实实在在地感到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出现了一种从来未有过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三、补充式在围绕报道主题进行叙述后,于结尾处再补充一个信息,或用背景材料或用一个围绕主题的次要事实,进一步深化主题,增大信息量   如新华社北京1995年12月29日电《中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记录》,报道了中国粮食产量新记录4.664亿吨的事实,驳斥了西方一些人士关于中国粮食问题会给世界带来恐慌的言论记者交代了中国于多灾之年努力夺取粮食丰收的背景,并对中国加强粮食生产的短期与长期意义作了分析后,在结尾时写到:“中国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粮食产量达到5亿吨   四、呼吁式在反映一定的问题后,写作者直接提出或借他人之口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直接呼吁有关部门要如何如何作,来达到完整、负责地对待一个问题新闻应有的采写态度   如,针对近年来谷贱伤农的大量报道,有一篇新闻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谷贱伤农一些农副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势必会伤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此,制定一系列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五、展望式这种方式较为常用,这种结尾也起到增大信息量的作用在结尾处再告诉读者一个延续下来的新闻事实,以期引起关注较常规的写法,比如:“据悉,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决问题的有关法规即将出台   六、提问式此种方法也是为点明主题而出现的,虽为问句,实则答案就在其中如有关《七品芝麻官》这出戏的新闻稿,由于“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已堪称名句,所以有一篇新闻稿是这样处理结尾的:“一些观众说,这出戏真好,给人以启发我们一些领导岗位上的同志,是不是可以向唐成学一点什么?”   七、花絮情趣式多用于现场新闻,以增强鲜活性,从侧面揭示主题   如,新华社1995年5月7日天津电《中国教练陷入了记者的“火力网”》,这是记者采写的一篇关于第四十三届世乒赛半决赛中中国队战胜韩国队后,主教练蔡振华被中外记者层层包围,回答各种提问的报道,这篇现场新闻短小、细腻、鲜活在结尾处,记者写道:“最后,这位中国队的主教练才发现,在记者们的‘交叉火力”之下,他的手被那些争先恐后伸过来的麦克风和录音机刮破了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消息写作的几点要求在写作上还得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内容要新鲜,写作要快,讲究时效性 ;二是事实要准确,不能闭门造车,夸大虚空;三是要写得通俗、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四是要对语言进行反复锤炼,讲究逻辑性下面,我们从结构和内容上来看一看怎样来写好消息 (一)结构上:“倒金字塔”式写法 在新闻报道,尤其是消息的写作中,“倒金字塔”是传统的构成方法新闻同小说和电影的结构完全不同,或者说正好相反一部小说或一部电影,作家把绝大部分篇幅用于创造情节和表现人物上,而把高潮放在结尾特别是目前风行的电视连续剧,一般要到结尾处才有结果但是,新闻却不是这样新闻是“倒金字塔”形的,一开头即写到要害处 早期的新闻也不是采用“倒金字塔”写法的记者那时是按时间顺序写消息,在报道事件时,把最新的发展写在消息的最后但是,在美国内战时期,电报是个新发明,性能还不太可靠消息是通过电报传回报社的,在发生故障或者电线被割裂时,记者的消息就被打断了结果是,写在最后的最新消息往往传不到报社,于是,记者为寻求出路,开始把最新的情况写在消息的最前面。

      “倒金字塔”式的新闻结构的价值已为历史所证明,也被众多的记者和编辑所接受但是,也有不少人对它提出批评,认为这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