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doc
59页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课设计二下表内除法(一)教材剖析及教课设计单元教课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单元教才剖析:本单元教课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本质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有的“每份相同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成立“平均分”观点第二,在“均匀分”观点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联合除法计算出现的第一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课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而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编入认识决相关均匀分的本质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本质问题的内容单元教课要求:1、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娴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本质问题4、联合教课使学生遇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惜大自然的教育培育学生认真察看、独立思虑等优异的学习习惯单元教课要点:让学生领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课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本质问题单元课时安排:1 / 571、除法的初步认识均匀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第一课时均匀分教课内容: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教课目的:1、在详细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成立“均匀分”的观点2、让学生充足经历“均匀分”的过程,明确“均匀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均匀分”的表象3、指引学生感觉“均匀分”与本质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课要点:理解掌握均匀分的含义,方法教课难点:掌握均匀分的方法教课准备:各样食品若干、实物投影等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感觉“均匀分”1、讲话导入,本质操作例1(1)、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品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目不相同)(2)、各小组着手操作(3)、各小组报告状况,教师板书2、察看问题(1)、请小朋友察看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察看报告。
3)、从察看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相同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适合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相同多,叫做均匀分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谈谈方才哪些组是均匀分,哪些组不是均匀分3)、方才不是均匀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均匀分?(4)、学生交流、报告( 5 ) 、p8 做一做,学生独立达成设计企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均匀分尊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建性教师指引学生踊跃思想,经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均匀分二、本质操作,学习均匀分1、教课例2:把18 个橘子均匀分红6 份,如何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派方案2)、各小组着手分一分3)、学生报告分法4)、你喜爱哪一种分法?为何?2、分一分:把8 根小棒均匀分红4 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达成课本第9 页的做一做,把10 盒酸奶均匀分红2 份,每份( )盒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设计企图】:表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辟学生思想三、应用拓展,理解均匀分1、练习二第1 题1)、一定第2、3 种分法是切合题义的分法2)、指引学生察看第1 种分法是否是均匀分?要使它切合题意应该如何做?(3)、学生交流议论报告。
4)、学生借助学具着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2、练习二第4 题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正把24 支香蕉均匀分给3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把24支香蕉均匀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设计企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浸透爱惜动物的教育指引学生学会自己采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均匀分的认识,又培育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活动:插花活动3、列举生活中均匀分的实例设计企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均匀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均匀分,为此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四、体验成功,回味均匀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设计企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想和创造能力教课反省:第二课时用“均匀分”解决本质问题教课内容: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教课目的: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成立起“均匀分”的观点2、经过操作、交流,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初步感觉“均匀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课要点:1、在实践中成立均匀分的观点。
2、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课难点: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课准备:学具、主题图等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讲话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爱春游吗?喜爱去哪里春游?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形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瞧!请小朋友认真察看画面,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3、学生察看画面,交流信息设计企图】:用学生喜爱的春游活动引入,指引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各自所喜爱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建优异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梦想指引学生学会采集信息,培育学生优异的学习习惯二、研究新知,解决本质问题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2、分组商讨解决“能分红几份”师:你能应用你采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方法?学生四人小组议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3、全班交流反应,实时评论4、小结:这个问题其实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能够分4份设计企图】:充足表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过程,在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详细感知“每2个分一份,8个分红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均匀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数学,感觉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致使用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虑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指引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取代筷子着手分指引学生思虑: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2、练习二第6题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形图师:认真察看画面,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达成,而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四、开放题1、学生独立操作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能够摆()个长方体思虑: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均匀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设计企图】:供应拥有思虑性的问题情形,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指引学生察看比较,以突出均匀分的本质是“每份分得相同多”,加深对“均匀分”方法的认识利用开放题供应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舞学生勇敢思虑,深入研究,鼓舞学生尽量说出与他人不一样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发散思想五、讲堂总结教课反省第三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教课内容:课本P13页,例4,练习三第1、2、3题教课目的: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经过教课活动,使学生理排除法的意义3、让学生认识除号,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课要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质问题的能力教课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课准备:情形图等教课过程:一、设置问题,指引参加1、讲话,出示情形图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均匀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想3、睁开活动,解决问题1)、指名请学生登台演示鼓舞学生有多种分法:能够是一支一支分的,也能够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不论如何分,结果都是相同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设计企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加,经过察看、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增强应用均匀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确立基础二、学习新知1、引入除法讲话:方才我们经过均匀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可以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日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这种方法揭露课题除法问:把12支竹笋均匀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均匀分吗?像这样的状况我们能够用除法来计算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从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日总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均匀分红两份,均匀分红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设计企图】:在指引学生灵巧应用均匀分的基础上,供应“能不可以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激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加“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供应做中学的时机让学生经过操作进一步感觉解决问题的过程,意会除法意义三、稳固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1)、自己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着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报告4)、小结2、挑战园地:(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出示算式卡片反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赏聪慧星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学生着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学生先独立思虑并解决,而后交流设计企图】:联合学生追求快乐的本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裕挑战性的练习形式,创建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赏举措,知足孩子们成功的欢乐心理需求,保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讲堂总结教课反省:第四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教课内容: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教课目的: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持续学习除法运算2、经过教课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排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