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故事演讲稿.docx
62页将军故事演讲稿将军故事演讲稿 篇一:杨靖宇英雄故事演讲稿 演讲稿: 缅怀先烈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力的伟大民族, 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每当遇到外敌入侵之时, 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身 而出,共赴国难,不惜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祖国的独立和 领土完整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就是 这一历史时期东北军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抗 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战争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 同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 14 年之久的艰苦卓绝、气 壮山河的殊死搏斗,14 年的艰苦抗战,东北军民付出了惨 重的代价,人民群众死伤数百万,抗日联军也损失惨重, 无数民将地英勇牺牲在战场上不过,残酷的战争生活, 恶劣的斗争环境,锻炼和和造就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在这无数的战斗英雄中,有一个人的故事最让我感动,他 曾经率领抗日队伍驰骋于东北广阔的土地上;他曾经沉重地 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他也 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他就是身经百战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从 1925 年加入 革命队伍到 1940 年壮烈牺牲,杨靖宇用短短 15 年的时间 书写了不朽诗篇,用自己的热血浇铸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永远竖立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 少年怀壮志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杨靖宇是他的化名,由于前期革 命危险重重, 为了不连累到家里人而改名了1905 年,他出生在河 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家里杨靖宇幼时 读书很用功,尤其喜爱听英雄故事古往今来英雄们艰苦 征战、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杨靖宇 1919 年, “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 14 岁的杨靖宇投身 于火热的斗争之中,跟随进步教师到街头去宣传,和同学 们一起张贴标语,到火车站查封日货1927 年,杨靖宇被 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 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 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6 月, 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声威震敌胆 1933 年 1 月,由于抗日工作的需要,杨靖宇来到东北, 担任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原想把东 北作为入侵中国的踏脚石,可惜日本人算错了,以杨靖宇 为首的抗日队伍用游击战,给敌人当头一棒。
3 个月的时间里,连续粉碎了日军的 4 次“大讨伐” , 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发展壮大了游击队 1935 年 3 月,杨靖宇率领部队挥师向南,开辟了清原、新宾等游击 区,并用俘获的军马编成一支骑兵队,驰骋于南满平原, 重创日军守备队当日军仓促凑集兵力赶来“讨伐”时, 骑兵队又改成步兵队,绕到鸭绿江右岸的临江、集安一带 活动,使日军顾此失彼,无可奈何 1936 年 10 月,日军集结了伪军的大部分精锐部队近 2 万人浩浩荡荡地向南满地区开进此时,杨靖宇指挥的部 队只有 1000 多人得 知敌人的部署以后,杨靖宇立刻把队伍分散成小股, 进入深山密林里,伺机给敌人以重创敌骑兵进山十分不 方便,到处寻不到抗联主力,反倒时常遭到抗联小股部队 的袭击经过 4 个多月的苦斗,交战近 600 次,敌伪军伤 亡比我军多了 10 倍杨靖宇率领的部队还缴获了大批武器 反“讨伐”的胜利,使杨靖宇声名大震,令敌人闻风丧胆 杨靖宇组织的抗日根据地,像一把刺刀直入日军心脏,为 东北的抗日作出了重大贡献,日本人曾派特工不惜重金抓 捕杨靖宇 壮烈显英豪 郭沫若曾为杨靖宇这样题词:“头颅可断腹可剖,烈 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这是 对杨靖宇将军生平最生动的写照1940 年初,正是长白山 区最冷的季节,东北抗日联军战士依然出没在白山黑水之 间,与日寇周旋日、伪军以分兵合击、紧咬穷追等手段 “讨伐”东北抗联,使得东北抗联损耗极大为了保存力 量,东北抗日联军第 1 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决定把部队化整 为零,分散活动由于艰苦的环境和连续作战,杨靖宇带 领的 400 多人的队伍不断减员到 1940 年 1 月底的时候, 杨靖宇所率领的队伍仅剩 60 多人,身后则是穷追不舍的日 军2 月 18 好,杨靖宇身边仅有的两名战士也在寻找粮食 的过程中不幸牺牲杨靖宇孤身在东北密林的茫茫雪原中, 与日军周旋五天五夜,英勇搏斗23 日,杨靖宇在濛江县 西南的三道崴子陷入重围,最终壮烈牺牲曾当过杨靖宇 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当时天气嘎嘎冷, 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都被冻伤了可是敌人 的部队越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很难得到休 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 冻成冰,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跑 烂了,就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当做绳 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被树枝扯烂了,白天黑夜都挂着厚 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一句“火烤胸前 暖,风吹背后寒”生动了描述了抗联战士们当时的艰苦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杨靖宇和抗联战士们就吃那难咽的树 皮 杨靖宇牺牲后,残暴的日寇割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 他的腹部,发现胃肠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 粮食即使是恨他入骨的日本帝国主义也为之震动杨靖 宇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 的一生他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民族英雄的 楷模广为传颂今天,杨靖宇烈士陵园已经成为爱国主义 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他的气概,更 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他也是千千万万个对党 忠诚,对人民忠诚的党员的杰出代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 建党 95 周年,在此之际,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血染雪原的 抗日民族英雄,共同致敬那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在实 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道路上,不仅有他们,也有你,有我, 我们要在将军抛洒热血的英雄土地上,缅怀先烈,放眼未 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奋勇前进,让我们一起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往开来,共创伟业 篇二:吴焕先的故事演讲稿 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 ——军魂吴焕先 在豫南地区,坐落着一个小县城,它被青山绿水环抱。
无论是祖辈守候着那一片世外的山乡水村 无论是叔父辈走出家乡北上南下、百家姓百家业的讨 生活 也无论是新一代儿女们开始定居全国各地的城市、国 内国外,安家乐业、娶妻生子 无论走到哪里,可我们的心还是留在这里——红色首 府,将军故里,绿海新县 革命战争年代,这边红色土地上孕育了多少英雄儿女, 杀敌在前方,留名在后世,如今,我们来到革命烈士陵园, 听取松涛阵阵,依然能想象出当年烈士们的满怀豪情,来 到流芳园,园内松柏掩映,碑碣林立,在一排排静寂、整 齐的墓地内,长眠着近百位革命先烈、老红军和红军将领 园内安放有鄂豫皖苏区创始人之一、红二十五军军长、军 政委吴焕先的半身塑像那是 1985 年,为纪念吴焕先烈士 牺牲五十周年所立 “魂魄托日月, 肝胆映河山”——吴焕先是红二十五 军不朽的军魂直到今天,红二十五军的老战士们只要一 提起他的名字,无不热泪盈眶,表达出对这位军魂式人物 的无限敬仰和思念之情 吴焕先,1907 年出生于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 门村童年的吴焕先是在私塾中度过的十五岁进入麻城 蚕业学校临近毕业,他带回来一张大胡子画像,认真的 贴在了香案上,这引起了父亲的不解与怒气:“香案是供祖 宗的地方,你贴一张大胡子洋鬼子画像做什么?”吴焕先 认真的告诉父亲:“他是革命导师,叫马克思。
照他的办 法,就会创造出个新社会来!”父子俩为此大吵一架,也 许是出于对这个排行老三的儿子的特别偏爱,父亲也渐渐 理解了吴焕先得到父母亲的支持,吴焕先从此走上了革 命道路并在家乡从事起了农民活动,烧田契,拒交租 在箭厂河一带建立了鄂豫边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农民协 会,组建了鄂豫皖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箭厂河三堂革 命红学1927 年 11 月 13 日,他率领箭厂河红学和农民自 卫军作为“黄麻暴动”攻城主力,解放了黄安县城黄麻 起义失败后,敌人疯狂反扑,吴焕先的六位亲人为革命献 出了生命,但他仍带领群众坚持革命斗争,艰苦的环境下, 他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写下了“深山密林是我房,沙滩石 板是我床,尽管敌人逞凶残,坚决斗争不投降”的豪迈诗 句 1932 年 10 月,红四方面军西撤,根据地面临严峻的斗 争形势,担任鄂东北游击司令的吴焕先勇敢地站了出来, 重新组建了的红二十五军,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任政委 之后,他率领红二十五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先后 在郭 家河、潘家河、杨泗寨向敌发动进攻,三战三捷,大 振军威 吴焕先不仅仅是个骁勇善战的良将,对待自己的同志 更是亲如兄弟在艰难岁月中,他母亲以乞讨为生,当母 亲听说部队条件艰苦时,将乞讨来的大米背到军部。
当时 大家想极力劝阻军长留下老母,好赡养老人可深明大义 的母亲理解儿子的难处,半夜偷偷地走了几天后,妻子 曹干仙听说部队断粮十几天,也将自己乞讨积攒下来的几 十斤大米和十几个鸡蛋送到了部队,曹干仙告诉吴焕先自 己已怀有四个月的身孕,夫妻俩匆匆见了一面,也含泪离 开了部队母亲和妻子沿门乞讨送来的粮食,吴焕先依旧 分给了战士,可他哪里知道,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在离开部 队后,一个饿死在自家的夹墙里,一个活活饿死在乞讨的 路上母亲临终前手里还紧紧握着那张大胡子——马克思 的画像 行军途中,吴焕先经常跑前跑后,看看有没有掉队的, 生病的有一次,他发现一个战士坐在路旁,面有难色, 仔细一看,原来战士的脚被碰伤了,他连一双像样的草鞋 都没有,吴焕先立即吩咐自己的警卫员拿出一双崭新的布 鞋关切地说:“赤脚行军怎么行呢,穿上吧!“那是吴 焕先的妻子做的,厚厚实实,也是妻子留给他最后的念想, 平时总也舍不得穿,看见受伤的战士,却毫不犹豫的送给 了他,这让那名战士看着穿着草鞋的吴焕先留下了惭愧和 感激的泪水 在陕南,有一次,警卫员们得到了一些白木耳,想给 吴 焕先补养身体,被他发现后严肃地说:“这是补品, 给伤病员吃!” 。
警卫员们太了解吴焕先了,行军途中,让 马,扛枪,送营养品,这是谁也阻拦不了的即便是在生 病期间,他也不肯让炊事员炒一点菜就连自己最喜欢的 腊肉,每每得到,也是煮了大家一起吃 1935 年 8 月 21 日,红二十五军行进到甘肃省泾川县白 水镇时,冒雨渡泾河部队刚过一半,山洪暴发,河水陡 涨敌人 1000 余人向红二十五军扑来,形势险恶,情况危 急,吴焕先临危不惧,当机立断,率一部兵力直插敌人侧 后,并高声呼喊:“同志们,决不能让敌人逼近河边,压 住敌人就是胜利 ”激战中,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胸 部,顿时血流如注他忍着巨大的疼痛,继续指挥部队冲 锋,抢占制高点,把敌侧后截成两段,在战斗取得最后胜 利的时刻,吴焕先停止了呼吸,牺牲时年仅 28 岁第二天, 徐海东和省委、军部里的几个领导亲自抬着棺材,渡过 (汭)河,把吴焕先安葬在山坡上,让他能看到红二十五 军离去的方向大家在墓前伫立了许久,许久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吴焕先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红二十五军将 士继续战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成为红二十五军永远不朽的军魂 篇三:学习先烈-故事演讲稿 无畏的战士—张德 慈利县一鸣中学李海英 各位评委:大家好! 时届清明,日暖风熏,红色慈城,翠柏凝春。
追忆往 昔,为了民族的解放与崛起,为了祖国的统一与富强,为 了人民的幸福与安宁,数以千百计的慈城优秀儿女,不惜 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谱写许许多多了 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他们中间一 位无畏的战士—张德的故事 张德同志是第一批参加贺龙元帅洪家关聚义的老红军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他曾因伤病先 后 4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