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94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caoka****i456
  • 文档编号:153111453
  • 上传时间:2020-11-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33.6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1) :106113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6 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 孙晓敏 1,2 薛 刚3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00875) (2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3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MA 02138 USA) 摘 要 自我管理是个体主动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思维、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 的过程自我管理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毕生发展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自我管理的概念、 理论基础、评估方法及已有的测量工具等内容的系统回顾,总结了自我管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目标导向性 以及行为和认知策略的运用等特点,在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自我管理研究将 更加关注普通正常个体的整体自我管理水平的测量和培训 关键词 自我管理,自我效能,社会认知理论 分类号 B849 1 引言 人类在致力于探索如何对外在世界进行合理的 组织和安排的同时,也在努力追求对自身的管理。

      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着自我管理为了达 到一定的目标,人们每天都在计划如何分配精力和 时间以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如何安排饮 食起居以保证良好的健康生活状态,如何调整情绪 和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生活,这都属于自我管理的范 畴自我管理就是个体主动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 自身的思想、情绪、行为以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 管理的过程1能够有意识地对自身的思想、动机 和行为等进行调节和控制是人类一个显著的特征 可以说, 自我管理是个体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管理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临 床治疗领域中针对抑郁、多动症等心理与行为问题 以及哮喘、关节炎、糖尿病等慢性生理疾病的治疗, 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治疗效果2;教 育领域中通过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学 习效果方面的研究3 ;以及工业领域中对经理人和 员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以提高个人绩效、促进组 织发展进行的研究4 迄今为止,发端于临床治疗领域的自我管理研 究已经从特殊人群扩展到了健康人群,从临床治疗 收稿日期:2007- 09- 21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孙晓敏,E- mail: 领域推广到了教育和工业组织领域,从对特殊行为 或疾痛的控制发展到对学习和日常工作的调控,从 个体层次拓展到了群体层次,这种研究对象、范围 和主题的扩大和拓展,表明了个体自我管理能力在 学习、工作和健康生活等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现 代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中, 面对多种可能的选择, 人们如何认识自我并为自己确定富有挑战性的目 标;如何监控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短期和长期目标的 实现;如何在外在约束和奖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根 据自己的标准对自身的认知、情绪、行为以及外在 环境进行调控所有这些问题都对个体的学习和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管理能力在帮助个体良 好适应、达到自在自为的同时,还减少了社会、组 织和他人进行管理监督的成本,因此受到了来自各 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2 自我管理的主要研究及其概念界定 自我管理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临床治 疗、教育以及工业领域中三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出 发研究自我管理,对自我管理的定义也有一定的差 异 自我管理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在临床治疗领域蓬 勃发展, 而且这一领域的研究到现在仍然方兴未艾 对于某些特殊个体,比如肥胖症者、酗酒者5以及 哮喘病6、关节炎、抑郁症7, 8、糖尿病9、以及一 些其它的慢性病患者10,在相应方面是否能够进行 良好的自我管理甚至关系到他们能否正常生活2。

      第 16 卷第 1 期 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 107- 研究者们认为,对于这些特殊个体而言,自我管理 是比用药更经济、有效的治疗手段8相应的,针 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而提出的自我管理是指个 体通过在药物使用、角色转换和情绪调整上的积极 参与以更好地治愈自身疾病2 由于慢性疾病患者 的健康状况不太稳定,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容易出现 波动11因此,慢性病患者通过主动参与有助于健 康的活动,监控和管理自身的病情以及疾病对身体 机能、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帮助自己尽快恢复 健康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总是围绕自己所感 知到的自身问题展开的例如关节炎患者针对的是 疼痛,糖尿病患者针对的是饮食因此,在每个患 者开始进行自我管理之前,需要对自身进行详细的 需求评估,以明确自我管理的目标 自我管理的应用在临床治疗领域的成功引起了 教育研究者们的关注随后,自我管理在控制低年 龄儿童的不良课堂行为、提高存在情绪和行为障碍 学生的学业成绩、 解决注意力障碍、 孤独症12 等方 面的效果得到了证实研究者们进一步扩大了自我 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自我管理的目的从对问 题行为的控制扩展到提高普通正常儿童的阅读和写 作成绩13、学业成绩14、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 15。

      这种新的研究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主 性学习1”概念的提出自主性学习(self- regulated learning)是指学习者能够通过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 反思, 主动地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领域和学习策略, 并调控学习进程以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16多项研 究表明:自主性学习者有更高的学业成就3、内在 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17总之,在教育领域中对 个体自我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习过程18、学 习策略19以及个体自我管理与学业成就及相关变量 之间关系3的研究上Zimmerman 等人把学习者的 自我管理定义为通过个体主动对自身状况、学习行 为和环境的调节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18在此过 程中,学习者需要使用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 激励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个体对学习进行自我管 理的结果受到个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对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变量产生一定影响Cole 等人主要从行为矫正的角度出发,将个体自我管理 界定为通过对个体自身行为的分析以及对行为前因 后果的控制实现改变或保持某种行为的目标Long 等人将自我管理定义为个体通过目标设定以及对时 间和相关资源的调控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3。

      自我管理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应用,尤其是对提 高普通正常儿童学习绩效的有效性展示了它强大的 应用价值这种价值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们所捕 捉,于是大量研究层出不穷自我管理被认为是一 种有助于提高员工动机和生产力的管理策略;可以 取代外部制约机制、减少管理成本20、降低员工缺 勤率21自我管理可以有效预测组织公民行为20、 组织承诺等变量职业生涯自我管理可以提高员工 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控制感、导致职业满足感22关 于自我管理培训的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可以用于员 工能够将培训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 实的工作情境中,这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尤其是 提高低水平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工作绩效23, 24在此 基础上, “自我管理团队” 25, 26的概念应运而生,将 自我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群体水平27有研究 表明,自我管理团队可以提高组织效能,但受到组 织的集权化程度和制度化程度等变量的调节28自 我管理程度高的团队有更高的生产能力29 和前瞻 性,提供更高水平的客户服务、有更高的工作满意 度以及组织和团队承诺3020 世纪末,对管理者及 员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训以及自我管理团队的工作 模式风靡了诸多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比如 Procter & Gamble、 General Motors、 Motorola、 AT&T、 Xerox、 American Express 等。

      可以说, 在工业领域中对个体 自我管理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管理者和员工自我管 理能力的培训及其与相关组织行为学变量关系的探 究上 Manz 将个体自我管理定义为一整套认知和行 为的策略,这套策略的作用在于帮助个体改变工作 和生活环境、建立自我激励机制以及推动个体不断 朝着理想绩效水平发展26此外,Markham 等人也 指出自我管理的核心假设是个体能够以一种理性的 方式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目的31Frayne 等人对自我管理的定义是:个体为对自己决策或行 为某些方面施行控制付出的努力23还有其他学者 也提出了各自的自我管理概念他们认为每个人都 有一个层级目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了不同类型、不 同规模的目标状态自我管理是个体在不同的时间 和场景中对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调节以达到某种目 标的过程 相对于国外的大量研究,个体自我管理在我国 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国内学者王益明、金瑜对自我 管理的定义是: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 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景,积极寻求发展, - 108-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年 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32。

      在已有的定义中, Albert Bandura 的社会认知心 理学中对自我管理的定义最受学者们的关注 Bandura 认为: 人类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生物, 他们并 不是完全机械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个体通过对 自身行为的观察、评估、强化和惩罚以实现某种目 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我效能感33自我 管理就是个体通过主动地设定目标、采取行动、监 控和评估自身的绩效并作出相应的调节等一系列的 行为来塑造自己命运的过程 3 自我管理的理论基础 自我管理研究的基础是对人类行为及其控制和 改变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努力经历了从 Freud 的 精神分析理论到 Skinner 的行为主义,从 Rogers 等 人的人本主义到 Bandura 的社会认知理论的理论变 迁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体自身行为的认识从绝对 的生物本能驱使跳跃到绝对的外界环境控制,最后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形成了外与内的调和与平衡除 了社会认知理论这一主流理论之外,还存在一些理 论研究的尝试,例如自我决定理论就试图从不同的 视角解释个体自我管理的形成过程下面,我们分 别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介绍 3.1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将个体的认知、行为及其所处环 境放在了一个动态的系统中进行考察,得到了三元 交互作用系统(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 。

      Bandura 认为: 个体的活动是认知、 行为和环境三个 变量不断相互作用的函数33个体对外在影响的反 应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而且外在环境也会因为个 体的反应而发生改变这种相互的影响为个体对自 身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提供了可能 根据这个模型, 自我管理是个体、行为和环境三个变量相互作用的 结果其中个体的影响包括个人的信念(比如自我 效能感) 、知识以及情绪情感过程(比如焦虑等) 根据相互决定论的观点,自我管理的实践使得个体 通过调节环境对外在刺激进行管理,以促使其诱发 适当的行为;通过应用认知策略和自我强化的方法 来形成并保持理想行为,并最终将活动引向有价值 的目标 Bandura 在其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 的概念个体自理性(personal agency)34 Bandura 认为个体的行为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 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可以进行主动调节,外部环境也会因为个体的行为 而发生改变个体能够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同时 也能对自身施加影响个体的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决 定的,而其自身也是这些因素中的一员个体具有 主动产生目标导向行为的能力,个体自理性就是指 个体具有主动地选择信息、决策判断并做出目标导 向行为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