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平欧杂种榛子的推广示范效果应用探究.docx
5页甘肃省平欧杂种榛子的推广示范效果应用探究榛子(Corylusheterophylla)为国际市场的四大坚果之一,有“坚果之王”的美誉榛子种仁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榛子油还可以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延年益寿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甘肃野生榛子资源丰富,但一直以来处于野生自然生长状态,没有人工栽培为丰富甘肃省干果栽培品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开展了“榛子优良品种引进及野生资源改造利用的研究”项目,引进平欧杂种榛子品种(品系)5个,经过连续几年的试验观察,初步筛选出了适合甘肃省种植的几个优良品种(品系),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的栽培管理措施,通过开展嫩枝压条苗木繁育探索性试验研究,掌握了苗木繁育技术为进一步推动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平欧杂种榛子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开始对该项目成果进行示范推广示范推广目标任务主要是对平欧杂种榛子优良品种引进、建园技术及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示范,目的是增加甘肃省坚果树种种类,促进山区农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甘肃省榛树从野生自然生长到果园化管理,提高榛子产量和品质,实现榛子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推动甘肃省榛树栽植与加工业的发展。
1、示范推广的技术1.1示范区建设首先遴选示范园和科技示范户,示范园遴选的标准是以种植平欧杂种榛子为产业,并有集中连片的基地,不与养殖和园艺重叠科技示范户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经实地考察和入户走访调查,最终在陇南徽县和天水市选定2个专业合作社,并选定10户科技示范户1.2推广的主要品种和技术根据连续几年杂交榛子在甘肃省的试种结果,本次平欧杂种榛子示范推广项目推广的主导品种有:平欧254、平欧127、平欧110等杂交榛子优良品种(品系)主推技术有良种壮苗繁育、营养诊断施肥和整形修剪等丰产栽培技术2、示范推广的主要措施2.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开展,一是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以院长担任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检查督促项目实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成立专门技术小组,成立了由高、中、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2.2加强技术创新,整合先进技术先进的技术是杂交榛子生产大力发展的推动力,是促进杂交榛子生产的最终动力。
在示范和推广过程中,结合项目实施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完善《杂交榛子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参考重点围绕提高杂交榛子质量和产量,对已形成的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再吸收,进而集成、组装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3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举办培训班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广泛宣传杂交榛子新品种,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榛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认识,让杂交榛子优良品种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正确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企业和种植户因地制宜地种植榛子新品种同时通过大力宣传,引起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甘肃省发展榛子的重视,充分利用甘肃省榛子资源优势,把发展榛子产业作为甘肃省山区人民长期稳定增收和永久脱贫的优势特色经济林来培育和支持2.4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建设不同区域示范园地作为典型示范,在示范园内通过推广应用营养诊断施肥、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有力地提升了示范园地的科技水平,为发展甘肃平欧杂种榛子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成功样板,同时也对甘肃省平欧杂种榛子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3、示范结果与分析3.1生长表现通过连续几年的观察记录,由表1可知,示范区杂交榛子植株生长健壮,发育充分,株型良好,保存率达90%以上,最高株高达103.5cm,表现良好的生长特性,因此该品种均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表1生长量及成活率调查表3.2繁育技术压条方法采用直立压条法和水平压条法,2种方法都是利用当年生母株的半木质化萌蘖进行压条的表2不同压条方法效果对照表由表2可知,直立压条法生根率明显高于水平压条法,其生根率达75.8%,比水平压条法生根率高出3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由于枝条在水平压条时,在背上萌发的大量枝条消耗了枝条本身的大量养分,导致生根率低而直立压条方法避开了水平压条法的弊端,成苗率较高,故生产中大多采用此法成本效益分析,利用直立压条育苗法,667m2用木屑1428元,塑料214元,2项合计1642元,人工费1000元,直立压条育苗每年667m2共计成本2642元木屑育苗,株行距1m×3m,667m2栽植222株,每株平均可压条繁育10株,667m2共压2220株苗木,其生根率为75%,每年可出圃苗木1665株,按80%的合格苗计算,1年产合格苗1332株,每株10元,667m2产值13320元,除去成本2642元,667m2可增加效益10678元水平压条法每667m2压条2220株,其生根率为42.8%,每年出圃全格苗760株,产值7600元,减去人工费1000元,667m2增加经济效益6600元,由此可知,直立压条法经济效益是水平压条法的1.79倍。
3.3整形修剪平欧杂种榛子树与其他果树不同,需要健壮的中长枝结果因此项目组选取结果期杂交榛子平欧127和平欧110为参试品种,开展了对强旺的主枝采取轻度(<20cm)、中度(20~50cm)、重度(>50cm)3种不同修剪程度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如表3),2个品种经中度修剪后的枝条结果量最好,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1.92%和、56.25%,其次为轻度修剪的枝条,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4.62%、25.00%重剪后的枝条为最差,产量分别仅比对照提高了9.62%、14.58%其中平欧127通过中度修剪后的产量分别比轻度和重度修剪的提高了17.30%、42.30%,因此,在修剪上通过适度短截,可有效地提高平欧杂种榛子树的产量表3不同修剪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单位:(kg/株)3.4营养诊断施肥在对示范点的土壤元素进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杂交榛子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结合杂交榛子生长周期所需养分,确定了不同树龄的杂交榛子树施肥量表4营养诊断施肥后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点N、P、K含量均偏低,在试验点土壤养分测定的基础上确定了所施肥料,在确定试验树后,每株施尿素87g+钙镁磷肥500g+硫酸钾154g,另一处理施含氮磷钾的复合肥,对照不施肥。
从表4可以看出,施用配方肥后,幼树和成果期的树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大于不施肥处理,同时其产量也显著提高,其中配方肥后比施复合肥和对照每株分别增产0.4kg和1.6kg,每年667m2收益分别增加6140元和4380元营养诊断施肥后经济效益比对照提高了2.77%4、推广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4.1推广应用情况截至2016底,先后在甘肃省宕昌、武都、临夏等陇南地区推广了以平欧254、平欧110和平欧127为主的杂交榛子优良品种,栽培面积333.33hm2通过项目技术带动,总产值可达到418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在陇南地区建立了苗木繁育基地1.33hm2,年产苗17600株,苗木年产值可达17.6万元4.2实施效果通过杂交榛子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促进了甘肃省杂交榛子增产、农民增收,更使农技干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一是推广的平衡施肥措施,有效地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二是苗木繁育技术的推广示范,不仅使苗木成本显著下降,而且提高了杂交榛子苗木繁育技术水平三是整形修剪技术的示范推广,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四是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园的辐射带动,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养,提高了农民种植榛子的技术水平。
5、结论自平欧杂交榛子从辽宁引种以来,总体表现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杂交榛子品种萌蘖力极强,栽培过程中要及时剪除萌条,促进榛树正常生长发育该品种产量潜力大,目前甘肃省产量不高的原因,一方面人工栽培时间短、种植面积小,另一方面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省内苗木短缺要提高产量,一是必须尽快选育出适合甘肃省栽培的优良品种,并应用于生产中,才能使甘肃省榛子栽培面积快速增长;二是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农户栽培杂交榛子的积极性,使榛子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推动甘肃省杂交榛子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参考文献:[1]陈炜青,陈翠莲,姜成英,等.甘肃省榛子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科技通讯,2017,11:61-63.[2]梁维坚.大果榛子育种与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任士福,唐秀光,杨建民,等.李优良品种高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推广[J].中国农业科技导视,2005,5(4):37-40.[4]万建华,陈炜青,姜成英,等.杂交榛子在甘肃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2010,1:17-19.[5]解明.我国北方榛树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前景[J].北方果树,1998(3):3-4.莫丽文,梁秋芳,吴夏,黎银纤,王洁,周兴文.3种鲜切花保鲜剂初步研究[J].现代园艺,2020(19):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