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doc
32页小学体育《双脚连续跳上跳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双脚连续跳上跳下2.游戏:抢收抢种教学目标1.学习双脚连续跳上跳下的方法,提高台阶的高度2.培养学生跳跃能力与正确姿势3.学习游戏“抢收抢种”的方法 规则4.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提高奔跑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双脚连续跳上跳下的方法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教具准备:跳箱 小木柱 手榴弹 小篮子 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9分钟)1.开课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着装,宣布本课教学内容1分钟)2.队列对形:(2分钟)(1) 立正、稍息 (2) 原地踏步、立定3) 向左(右)看齐、向前看4) 走成圆形队3. 准备部分:走成圆形队,面向圆心,集体做运动模仿操1—7节5分钟)二、基本部分(28分钟)1.双脚连续跳上跳下(15分钟)(1) 动作要领:原地两脚蹬地,跳上台阶(20—30厘米),并立即跳下来,连续地跳上跳下,跳上台阶时,两臂向前上方摆动,跳下台阶时,两脚要轻巧落地2) 组织教法:①边讲边示范动作,用力蹬地﹔蹬地时两臂上摆﹔立即跳下以及跳下时屈膝轻巧落地 ②教师做完整动作的示范1—2次③ 成四列疏散对形,做双脚向前、后跳,6组为1次,组3组。
④ 分组做跳上跳下土台(15—25厘米)的练习,4次为1组,每人2组⑤ 分组在跳箱盖上或15—25厘米高的台阶上跳上跳下,4次为1组,以稍慢的速度做2组,但动作要连贯以较慢的速度做3组,教师分别2. 游戏:抢收抢种13分钟)1) 方法:在跑道的起跑线前,每隔3米做一个标志,每个标志处放一个小木柱作为农作物(共设5个标志物)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组,每组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排头每人持一个小篮子发令后,各组第一人沿着自己的跑道,依次将小木柱捡起放进小篮子(表示抢收),跑回起点,将篮子交给第二人,第二人依次将小木柱放回原来的位置(表示抢种),“种”完后跑回起点,将篮子交给第三人依次抢“收”抢“种”,最后先跑回起点的组为胜2)规则:①要按顺序进行抢“收”抢“种”②完成交接篮子后,才能起跑3)教学建议:①结合示范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②根据学生持物奔跑的情况,可将小木柱换成手榴弹(木制)等③组织学生练习三次后比赛2—3次三、结束部分(3分钟)1. 整理活动:踏步与自我按摩大、小腿局部肌肉想结合2分钟)2. 课堂小结:总结上课情况,布置作业,预告下节内容,师生再见1分钟)体育教案-跳高教案《跨越式跳高 游戏》教案(水平三) 学习目标:增强个人的自信和积极进取信念。
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过竿及落地技术和投掷的简单原理技能目标:1、使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所学技术动作,提高跳跃能力 2、通过投掷游戏,初步领会投掷的技术原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素质目标: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快速起动及闪躲等综合能力学习内容:跨越式跳高(重点):过竿及落地技术;投掷游戏:打活动目标学习预计效果:全课平均心率125次/分左右,全课练习密度45%左右,基本部分练习密度30%左右场地器材:操场;跳高架10个、海绵垫8块、橡皮筋5根、小排球2只、录音机1台、磁带两盒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要求时间及练习次数场景布置一、 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集队,向学生问好,声音洪亮向教师问好,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1` △二、 热身活动1、游戏“钻山洞”2、定位操:各小组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练习(教师提示)1、 讲解游戏规则,示范;2、 学生手牵手游戏;3、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1、 积极参与,全情投入,认真练习;2、 学生分组练习。
1、 学生手拉手,不能松开;2、 速度快,步幅拉大,注意不要与其他学生碰撞;3、 要求动作准确、有力、舒展大方,协调有力2` 1`50成四小组,自由选位练习三、 跨越式跳高重点:过竿及落地侧向助跑(30-60度),一脚踏跳,两脚相继过皮筋,依次落地1、讲解、示范;2、学生集体练习起跳摆腿技术,过竿技术;3、让一名学生做一次,指出优缺点,分组练习;4、统一高度练习后设定为70CM、75CM、80CM、85CM四个高度,学生自由选择;5、左脚起跳的同学安排在旁边的场地上练习;6、巡视指导 1、练习上步起跳、摆腿;2、起跳落地技术;3、练习步骤:①摆腿练习②大循环练习;③商讨高度自选练习4、互相观察、思考动作要领 1、积极参加练习;2、放脚迅速,起跳快有力,摆动腿起跳后脚尖内转,起跳脚快速跟上,依次过橡皮筋落地;3、学生选择高度练习时要尽可能保证人数相等;4、注意练习中保持间距30`` 50`` 1`30``四、投掷游戏“打活动目标”被击中队员出圈在体操垫上做俯卧撑男生3个,女生2个,做完后迅速入圈继续进行游戏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男、女生各分为甲、乙两队,一队站圈外,一队自由散开在圈内,练习一段时间后两队交换位置继续游戏;3、教师巡视,加入游戏中,活跃气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起来,开发思维,如何命中目标,怎样躲避1、圈外队员不得进圈投击,只能投击圈内队员膝关节以下部位;2、圈内队员不可出圈,不可触球,只能闪躲,违者算被击中3、球若停在圈内,近球的外圈队员可入圈拣球,但必须出圈才能投击1`20``五、下课方式:1、课后放松(音伴)2、下课造型“2008”3、课堂评价4、归还器材5、师生再见教师参与其中创设意境,引导学生造型学生主动投入,调整呼吸,放松移动中形成“2008”数字听音乐放松,动作柔和、准确50``水平三武术组合动作(一)教案单位执教者水平三人数40学练目标1. 学生目标明确,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武术组合动作的学练2. 能初步掌握水平三武术自编组合动作(一)的动作技能3. 有同伴间合作与交流的欲望,并勇于克服困难,具有爱护集体主义荣誉的观念重点难点自编水平三武术组合动作(一)动作连贯、准确学练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活跃身心一、课堂常规(2分)二、、武术搏击操(5分)二、巩固旧知复习前课内容:(一)弓步冲拳(二)马步砸拳(三)仆步亮掌(4分)利用音乐渲染气氛,带领学生一起做武术搏击操。
1. 语言启发学生思考2. 引导学生复习弓步冲拳、马步砸拳、仆步亮掌随着热烈奔放的音乐跟老师一起做武术搏击操1.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2. 随老师一起精神饱满复习前课内容在热情奔放的音乐中同做充满动感的搏击健身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热身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即将学习的新知做好身体机能上的准备合作探究掌握技能三、小组合作学习(12分)1. 鼓励学生分组看图自学武术组合动作(一),并简介看图方法2. 指导学生分组练习,并巡回指导3. 简单小结,并指名演示,适当点评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1. 掌握学习方法2. 分组看图模仿、自学武术组合动作(一)3. 个别演示,相互观摩、评价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自学、自练中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通过奖励,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合作探究掌握技能四、集中展示(8分)1. 鼓励学生小组展示并强调,武术是用来强身健体的,不是用来打架的2. 在音乐《男儿当自强》渲染下,鼓励学生集体表演1. 小组展示,相互观摩知道武术的基本用途强身健体、陶冶情操)2. 随激昂的音伴集体展示动作有力精神饱满通过表演、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进一步巩固动作。
拓展延伸放松小结五、延伸(5分)六、放松:(3分)简易太极拳七、总结(1分)1. 师生即兴表演2. 启发鼓励学生分组创编组合动作并巡回指导3. 组织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4. 随音乐《万里长城用不倒》一起做带领学生做简易太极拳放松与学生简短交流本课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1.观赏老师、同学的表演2. 积极主动创编动作3. 个别或小组展示,相互观摩评价模仿教师动作学打简易太极拳积极主动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自我创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把社区体育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热情场地器材田径场、图板八块、录音机、奖品课后反思 本节课孩子们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了体育课堂的乐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在音乐渲染和教者的语言点拨下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通过本节课教者深切的感受到:枯燥教材也能上出新意,走出浮华的体育课堂才是学生心目中真正需要的水 平 三(五 年 级)武 术 组 合 教 学 设 计一、 指导思想本单元根据《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情景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武术组合的动作技能,培养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对武术组合的身心体验,培养正确的武术姿势,使学生的身心和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五年级武术组合教材,是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本节课通过“武馆式”情景教学,以陈真、霍元甲等武术届的民族英雄为题,以宏扬“精武精神”为初衷,引入课堂教学主题,使学生在武馆中学习基本的武术动作组合,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技术和技能,发展力量,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强身健体的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三、学生分析高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喜欢武术等技术性的东西处在长身体和青春发育初期阶段,其习惯和方法都没有定型,身体和心理也处在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在教学中,以武馆的方式来教学,使学生在好奇中掌握武术动作组合,培养学生的正确武术动作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欢快的音乐和趣味性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