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学21春《社会保障》及管理离线作业一辅导答案38.docx
12页天津大学21春《社会保障》及管理离线作业一答案1. 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病不在于生产,而在于分配这个观点是( )理论提出的A.分享工资理论B.效率工资理论C.人力资本理论D.委托—代理理论参考答案:A2. 员工持股计划于( )起源于美国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参考答案:A3. ____是西方福利的代表,将社会保障概括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A、英国B、德国C、日本D、美国参考答案:A4. 目前,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费率一般为( )A.本人工资收入的1%B.本人工资收入的2%C.本人工资收入的3%D.本人工资收入的5%参考答案:B5.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 )保险暂行办法》,建立起我国的待业保险制度A、待业B、就业C、失业D、下岗参考答案:A6. 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代表国家有( )A.德国B.瑞典C.美国D.日本参考答案:ACD7.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凯恩斯提出( )的政策主张A、宏观调控B、国有化C、降低利率D、降低关税参考答案:A8. 领取失业保险津贴没有等待期的国家有( )。
A.德国B.中国C.法国D.瑞士参考答案:ABC9. 我们国家确定的社会优抚工作方针包括哪些内容?( )A.思想教育B.扶持生产C.群众优待D.国家抚恤参考答案:ABCD10. 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在于____A、实现社会保障的任务和目标B、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细化C、通过社会保障计划或方案的制定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长期发展D、监控和纠察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参考答案:ABCD11. 社会保障水平应尽量满足公民的生活要求,保障水平越高越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 对基金在征缴、支付和运营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称为( )A、事先控制B、事后控制C、预算控制D、实时控制参考答案:D13.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长期津贴项目的是( )A.养老保险津贴B.医疗保险津贴C.伤残津贴D.遗嘱津贴参考答案:B14. 下列属于国家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共同特征的是____A、通过立法强制实施B、通过税收或保险缴费筹集基金C、政府负责医疗计划的制定D、保险待遇只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参考答案:ABCD15.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 )是以价值或货币形式计量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以及社会给予他的消费品份额的尺度。
A、社会保险B、工资C、个人储蓄D、价格补贴参考答案:B16. 工人阶级的斗争是养老保险产生的____A、社会背景B、政治背景C、文化背景D、经济背景参考答案:B17. 狭义上说,城市贫困指物质生活困难,温饱问题未能解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最低费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 生育社会保险从保险对象和筹集基金规模而言,是小险;从其保险的支付期限来看,是短险;但从其承担的重大责任来看,则是重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般包括( )A.雇佣关系B.劳动关系C.与就业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D.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参考答案:BCD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于( )A.1951年B.1953年C.1954年D.1979年参考答案:B21. 社会优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 )时期就曾提出A.西周B.隋唐C.明清D.西汉参考答案:A22. 1802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禁止纺织工厂使用( )A.9岁以下学徒B.12岁以下学徒C.14岁以下学徒D.16岁以下学徒参考答案:A23. 我国在大范围开展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 )。
A.农村社会养老保险B.农村社会生育保险C.农村社会救助D.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参考答案:ACD24. 社会救助资金筹集的渠道有( )A.国家财政拨款B.社会筹集C.信贷扶贫D.国际援助参考答案:ABCD25. 下列属于医疗保险基本原则的有____A、强制性原则B、社会共同责任和分担风险原则C、保障性原则D、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参考答案:ABCD26. 社会保险的特点有( )A.强制性B.风险性C.营利性D.私人性参考答案:A27. 我国第一个社会保障法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C、《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D、《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参考答案:B28. 社保基金的投资原则( )A.安全性原则B.长期受益原则C.多样化D.可流动性参考答案:ABCD29. 对社会保障制度演进起过重大影响作用的福利经济学家是( )A.约·梅·凯恩斯B.阿赛·庇古C.哈耶克D.米儿顿·弗里德曼参考答案:C30. 我国政府规定,社会福利企业应安置残疾人员达到生产人员总数的( )A.25%以上B.30%以上C.35%以上D.40%以上参考答案:C31. 从优抚安置的内容中可以将优抚安置形式归纳为津贴形式、服务形式、安置形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2. 企业年金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其直接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3. 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出资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 )A.对B.错参考答案:B34. 下列关于劳动法上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劳动法调整的是狭义上的劳动关系B.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C.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既包括劳动关系,也包括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D.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参考答案:D35. 军人保障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 一次性抚恤金的优抚对象不包括( )A.伤残军人B.革命烈士C.因公牺牲军人D.病故军人参考答案:A37. 凯恩斯主张改变自由放任的社会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施行由政府主管的( )措施A、社会保障B、经济改革C、价格管控D、降低关税参考答案:A38. 社会保障政策调整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A.客观原则B.适度原则C.动态原则D.整体原则E.程序原则参考答案:ABCDE39. “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 )A.1601年英国《济贫法》B.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C.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D.1944年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参考答案:C40. 社会保障关系特征有( )A、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B、具有人身关系C、财产关系D、不同主体之间的连带社会责任关系E、权利与义务的非对等关系参考答案:BCDE41. 简述劳动法的特点?参考答案:①私法与公法相兼容。
劳动法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部门法,突破单一私法理念束缚,注入一系列公法理念和调整方法; ②自愿约定与强制标准相结合在劳动法强制性标准面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于劳动合同权利义务的约定收到限制; ③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统一劳动法是综合性的部门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在劳动法律规范体系中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许多实体性劳动法权利义务,必须依赖程序性规定才能将其界定清晰42. ( )颁布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参考答案:C43. 医疗保险就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的一项为劳动者提供一定的医疗费用和医疗技术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4. 自由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A.部分否定福利国家的普遍福利政策B.全面否定福利国家和普遍福利政策C.全面肯定福利国家的普遍福利政策D.部分肯定福利国家的普遍福利政策参考答案:B45.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自助助人”的社会救助制度产生于____A、16世纪末B、19世纪C、19世纪末D、20世纪初参考答案:D46. ____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其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主要基于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参考答案:D47. 医疗保险费用的需方支付方式有( )A.定额自付B.扣除保险C.共付保险D.工资制E.限额保险参考答案:ABCE48. 关于企业薪酬分配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配结果均等B.对外有竞争力C.对内分配公平D.适当拉开薪酬差距参考答案:A49.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由国家保障子系统、( )子系统及乡村集体保障子系统三部分组成A、商业保险B、企业保障C、农村保障D、失业保障参考答案:B50. ( )是劳动者在失业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制度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工伤保险参考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