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以***
  • 文档编号:590264872
  • 上传时间:2024-09-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9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1.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一  常见物质的状态  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  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6、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  7、白色胶状沉淀[Al(OH)3、H4SiO4]2.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二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3.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三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4.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四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_、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_、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5.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五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6.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六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7.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七  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盐氧化物:CO、NO等  含氧酸:HNO3、H2SO4等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一元酸:HCl、HNO3  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按强弱分  弱碱:NH3?H2O、Fe(OH)3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8.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八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9.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九  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10.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篇十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