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场馆安全管理标准及操作规范.doc
45页第四章 游泳场馆安全管理标准及操作规范 第一节 泳池现场场地安全管理规定 1. 现场安全设施设置规定 1.1救生设施设备设置规定 1.1.1泳池现场必须设置有救生椅、救生床、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索、护颈套、紧急广播器、紧急扩音器、医药箱、氧气吸氧设备以及人工呼吸器天然泳池的必须再配备救生船 1.1.2救生物品器材、医药箱、氧气吸氧设备以及人工呼吸器的装备要保持完整,必须放置在同一个明显的便于取用的地方,但是必须是孩童不易碰触之处 1.1.3人工急救的操作指示牌必须明显地设置在泳池附近,并且内容和牌面整体必须作防水处理 1.1.4泳池现场必须设有醒目的“游泳人员须知”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警示宣传物 1.1.5泳池现场必须设置有救生专用的紧急直拨 1.2救生观察台与急救室的设置规定 1.2.1泳池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必须至少设置2个救生观察台泳池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每增加250m2及以内,必须增设1个救生观察台 1.2.2室内泳池救生观察台高度不得低于1.5m天然泳池救生观察台间距必须≦100m,其高度不得低于2.0m 1.2.3每个救生台必须至少配备固定水上救生员1人。
泳池现场至少设有流动救生员1人 1.2.4泳池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必须至少设置1个急救室(站)泳池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面积每增加250m2及以内,必须增设1个急救室(站) 1.2.5每个1个急救室(站)必须至少配备固定医务人员1人 1.3泳池安全硬件设施指标有关规定 1.3.1泳池池边内外、外围走道边上必须用警示色明确标示池水深度 1.3.2泳池浅水区水深不得超过1.2米泳池深水区、浅水区分界处必须拉上警戒浮标,标志明显的深、浅水隔离带 1.3.3水面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游泳池至少设有2个出入水池扶梯,水面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游泳池至少设有4个出入水池扶梯 1.3.4泳池四周必须铺设有防滑走道,其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得小于0.5 1.3.5泳池内排水口必须设有安全防护网,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1.3.6室内游泳池采光系数不低于1/4,水面照度不低于80Lx照明设备距水面的高度不低于5m光照度必须满足救生安全的要求 1.3.7夜间开放时,馆内必须有足够的应急灯灯光和水底灯光必须明亮、通透,光照度和透彻度好 1.3.8所有泳池现场周围的电线必须遵照有关单位的安全规则安装设置,不得随意处理和更改。
2.泳池现场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2.1在泳池进入口严查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砂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患者或其他类似状态者,不得进场 2.2在泳池进入口严查携带水球或其他危险物品者,不得进场 2.3所有进入馆内的人员、泳客不许在泳池周围乱跑和喧哗 2.4泳池内外必须列明儿童戏耍的安全区域 2.5在合格的救生员的监督下,儿童和老人方可以进入泳池 2.6对于年龄较小的孩童和年龄较大的老人,应规定其每隔1小时必须休息5分钟 3.入池安全管理规定 3.1入池者必须穿着游泳衣裤,穿着其他服装者不许入池 3.2下水前必须要求泳客先做热身运动后方可入池 3.3凡携带水中浮具者,下水前现场管理者必须检查其浮具是否破裂漏气或脱离,浮具破裂漏气或脱离者不得入池 3.4必须随时管理、劝阻泳客不得在池边奔跑、跳跃以免滑倒发生意外 3.5随时监管泳客不得在泳池内进食饮料、口香糖或抽烟 3.6随时监管泳客不得在池旁和池中追逐嬉戏或高声呼叫 3.7随时监管、注意深水区的泳客动态,时刻防止意外发生 第二节 救生服务管理标准 1.心肺复苏术CPR原理: 现场心肺复苏术主要为徒手操作,相当费力。
但在游泳池内对挽回严重溺水者的生命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溺者心搏呼吸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舌肌和会厌会松弛后垂,正好封住气管口,影响气体交换采用举颏仰头法,防止舌下垂,从而使呼吸道通畅 溺者呼吸停止后,首先设法给溺者肺部吹入新鲜空气正常人吸入的空气,含氧量20~21%,二氧化碳为0.04%肺脏约吸收其中20%,还有80%仍然呼出因此吹入溺者肺中之气体中还有18%的氧气只要有800~1200ml的气体吹入溺者肺中,氧气基本上应够用了 由于心搏呼吸停止后,溺者的肺脏处于萎陷状态,因此首先要给溺者缓慢吹二口气,以扩张肺部组织,有利於气体交换 心搏呼吸停止后,全身血液循环亦立即停止,脑组织与许多重要脏器得不到氧合血供应的话很快会发生病变,特别是缺氧4~6min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回逆的坏死因此及时地用人工方法建立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就能使新陈代谢不致於中断 常说的ABC是指: A (assessment airway) ——判断是否呼吸骤停与畅通呼吸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2. 需要实施心肺复苏的症象判断标准: 2.1溺者心搏呼吸突然停止的表现。
心搏呼吸停止与否,应作综合判断) 2.2沉底,意识丧失 2.3面色与唇,无血色转为紫绀 2.4瞳孔散大 2.5颈动脉搏消失,无心音心电图一根直线 2.6部份溺者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时即会全身肌肉松弛 3. CPR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规定: 3.1基本要点规定 3.1.1检查意识,有否外伤清通呼吸道异物儿童拍击足部、掐合谷 3.1.2检查呼吸,看、听、觉没有呼吸,举颏仰头,防止舌下垂 3.1.3应该用面罩,吹救命气二口,扩张萎缩的肺脏 3.1.4有心搏与无心搏之处理有心搏进入5无心搏进入6 3.1.5有心搏成人15/分,儿童20/分量,不超过1200ml,儿童更少点,以胸廓起来为准 3.1.6按压点定位 3.1.7心脏按压深度与呼吸吹气之配合比深4~5cm配合一律15:2 3.1.8复苏自主心律与自主呼吸恢复 3.1.9如果复苏无效,一直要做到医生正式接手抢救为止 3.2 儿童、婴儿抢救要点 儿童(1~8岁),婴儿(1岁以下)抢救时要点: 3.2.1肺复苏 3.2.1.1每3秒吹一口气 3.2.1.2对儿童的吹气量稍少一些 3.2.1.3对婴儿吹气时,不要将其头仰起,手扶下颚保持头部稳定。
吹气时应用面罩罩住其口鼻轻轻吹气因其韧带、肌肉松弛过度后仰,气管受压,影响气道通畅 3.2.2心肺复苏 3.2.2.1按压15次,吹2口气15:2) 3.2.2.2儿童用一手掌根,在胸骨中点,下压2.5厘米 3.2.2.3婴儿用二手指,在胸骨中点,下压1.5厘米 4. CPR心肺复苏术错误操作的禁止规定: 4.1严禁按压点定位错误否则会引起肋骨、剑突骨折、气胸、血胸、内脏受损 4.2严禁不用掌根按压,以面代点 4.3严禁不垂直用力 4.4严禁曲肘,力度不够 4.5严禁冲击式、弹跳式、摇曳式按压 4.6严禁该放松时,仍使胸廓承受压力,难以回血 4.7严禁按压速度随意加快、变慢 4.8严禁两手非重叠放置而呈交叉放置 5. 心肺复苏有效征象的判断标准 5.1瞳孔: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如果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浑浊,则无效 5.2面色(口唇) 由紫绀转为红润则有效;溺者面色转为灰白则无效 5.3颈动脉搏动 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进行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溺者心跳巳恢复有条件时,按压可测到血压在60/40mmHg左右。
5.4意识与神志有效征象 5.4.1偶而深度喘气 5.4.2睫毛反射出现 5.4.3眼球活动,有对光反应 5.4.4手脚有抽动 5.4.5肌肉张力改变 注:出现上述心肺复苏有效征象时,并不意味着可以马上终止操作 6. 现场抢救人员停止CPR操作的客观条件规定: 6.1溺者自主心跳、自主呼吸巳有良好的恢复也应送医院解决可能出现的合并症) 6.2有医师到现场,承担了复苏工作 6.3有医师到现场,确诊溺者已死亡 6.4救护车到现场时立即送医院 7. CPR心肺复苏术操作及流程规定 发生溺水伤害,急救上岸,并确认环境安全 检查溺水者意识 有反应、有意识 打直拨呼救、求援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救治,注意观察被救者的呼吸循环是否正常然后给与吸氧补充 无反应(无意识) 清理口腔,复原正常平躺仰卧体位 打开呼吸道(下巴推挤法、压额抬下巴法) 有呼吸 检查呼吸,5秒内及时确认呼吸和心跳医务人员做好喷孔等溺水深度检测 采取复生姿势,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测意识、呼吸、脉搏 有明显心跳、无呼吸 无心跳、无呼吸 1、 施展CPR心肺复苏术同时注射呼吸兴奋针剂 2、 按压与吹气规定:单人操作,按压15次,吹2口气(15:2)。
双人同时操作,按压5次,吹1口气(5:1) 3、 每做10组检测1次呼吸与脉搏心跳情况 1、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2次每口气至少2秒钟 2、 注射呼吸兴奋针剂 3、 随时检测脉搏心跳(触摸颈动脉) 注: 人工呼吸可以吹入气时,必须检查:1、看有无自发性呼吸2、有无咳嗽3、身体会不会动等循环现象 有脉搏 无脉搏 持续人工呼吸,每隔3~4秒吹气1次 胸外心脏按压100次 急救不顺利 急救顺利 复苏后护理、吸氧,补充热量、保暖,脑部冷敷 边救边送医院 有循环现象 所谓清扫,是指彻底清除工作现场的地面、墙壁、天花板以及萤光灯罩子上的灰尘和污垢,使之干净整齐当然,对机械设备、货架、柜橱等也都要清扫经常可以看到,只对地面简单地清扫一下,就以为已完成清扫的工厂或单位,这是错误的 8. 溺水事故救生反应管理流程 现场发生溺水伤害 救生员立即下水施救 距离近、有意识,尚未真正溺水 发生严重溺水现象 用救生器材施救 经理室指挥勘查现场,同时通知相关部门混合施救,通知律师现场取证并录像 救生组长进行现场救生指挥,调配救生员配合急救,同时安排救生员补岗 打直拨呼救、求援,通知120同时呼叫前台,发出急救信号 溺水者用肩背运送至急救室,检查溺水者状态 脱险 轻微外伤 呼叫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到场,实施护理 现场实施CPR心肺复苏急救操作,直至救护车与医务人员赶到 相关人员记录好事件发生全程详细情况,存档备案 急救不成功 急救成功 复苏后护理、吸氧 补充热量、保暖 脑部冷敷 一边急救一边急送医院,直至医院抢救人员接手 处理法律相关事宜 进一步观察、护理,转送医院 经理室对外统一发布事故综合情况和处理结果 9. 抽筋现象救治应采取的措施规定 如遇泳客在游泳时出现抽筋现象,现场救生员必须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消除泳客溺水隐患。
抽筋的处理方法,通常根据产生的部位,分别进行处理 9.1泳客手指抽筋: 指导泳客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至解脱为止 9.2泳客手掌抽筋: 用手掌将泳客抽筋的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振颤动作 9.3泳客手臂抽筋: 指导泳客将手握成拳头,用手握住泳客小臂使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拉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9.4泳客小腿或脚趾抽筋: 指导泳客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9.5大腿抽筋: 弯曲泳客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其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振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9.6腹直肌抽筋: 腹直肌抽筋即腹部(胃部) 处抽筋,指导泳客弯曲其下肢靠近腹部,用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 第三节 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管理规定 1. 台风侵袭事件处置 1.1防台准备 1.1.1制定全年防风防台计划,落实台风处置预案及期间当值表及责任人,人员联络名单 1.1.2台风季节到来,提前作好防台准备,查看防台物质齐备适用,检查疏通相应管路,组织防台领导小组人员开会,预演防台步骤. 1.2台风到来前 1.2.1接气象部门通知,通知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