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图书馆读者服务途径的拓展与创新-在图书馆网络平台下读者失物招领工作探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1890192
  • 上传时间:2021-10-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0.8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图书馆读者服务途径的拓展与创新在图书馆网络平台下读者失物招领工作探析 李辉(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27)关键词:图书馆;失物招领;网络平台摘要:为了提高图书馆失物招领工作的效率并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图书馆网站增加失物招领系统该系统的建设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同类网站的成功经验,基于统一的平台对失物进行管理,与原有的人工管理方式相比,管理流程更加科学、完善该系统能够提供失物招领、失物数据统计、失物公告等功能通过应用失物招领系统,开展深度失物招领工作,提高失物认领率,缩短了认领周期,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读者G258.6:A:1003-1588(2013)06-0109-03收稿日期:2013-05-11作者简介:李辉(1965-),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馆员1引言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的失物招领工作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方法,图书管理人员捡到丢失物品放到电脑桌边,写一张寻物纸条贴在门上,或“手工登记、等人上门认领”的方式,达不到信息对称和信息快速交流的目的尤其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开放时间的增多,工作人员相对的减少及读者遗失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等,这种管理方式逐渐显得不合时宜,缺乏科学性[1]。

      另外,学生在食堂、教室和其他场所丢失物品的事情经常发生,都没有一个好的寻找途径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找到自己丢失的物品,弘扬中华民族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笔者认为,在搞好图书管理各项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环境,开发失物招领系统,以方便失物招领工作的顺利进行2国内外网络平台失物招领系统现状在失物招领系统网站建设方面,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相关实例而且,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都已经非常成熟国外比较成功的案例是Missing Money网站,它是由美国的NAUPA(NationalAssociation of Unclaimed Property Administrators,国家财产认领管理者协会)创建的[2]目前加入该网站成员的有39个州Missing Money网站收集失物信息并将信息保存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它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搜索界面,提供了多种搜索方式,如姓名、所在州名等该网站在安全方面做了很细致、全面的考虑,以防止冒领所有的失物信息都不公开,由失主在网站上提交认领失物申请,登记联系方式,随后NAUPA 的工作人员经过核实会主动与失主联系,确认失物是否属于该失主所有多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失物招领工作的建设。

      个别城市建立了失物招领网站,例如,在2008 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公安局专门建立了失物招领网站[3],以此为平台,人们可以登记拣拾物品信息和挂失信息,同时还能够通过物品名称、类型、颜色、拣拾时间和地点等特征查找失物但高校图书馆建立失物招领网站还不多见,清华大学走在了前面,分析了失物招领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对失物招领工作的新要求,诠释了失物招领系统的应用特点,完善了失物管理流程,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立了单独的网站,形成了完善的失物招领系统[4]3图书馆失物招领系统的建设3.1图书馆失物招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学校现有工学、管理学、社会学科、理学、人文学科等五个学科门类,51个本科专业,4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馆藏资料丰富,藏有图书875,707册有计算机借阅室,外语借阅室,经贸借阅室,社科借阅室,机械借阅室,采矿借阅室,土木借阅室,数理化借阅室,文艺借阅室,历史借阅室和密集书借阅室,在图书馆的三、五、六、七、八层的大厅建有自习室,另外,在七、八层另设有6个自习室除了12个阅览室,还有5厅6室11个自习区3,032个座位每年的图书借阅量在170万册左右。

      每天到图书馆借书、学习的学生在4,000~5,000之间每天都有丢失物品的事情发生近几年来,随着我院图书馆图书数量逐年增大,图书馆借阅和还书量也在不断的加大,平均每年的借阅和还书量都在140万册到170万册之间(如图1所示)一周的借阅和还书量在4万册以上,因此,丢失物品的件数也在逐年增长(如图2所示)因此,建立失物招领系统,为学生和教师及时找到遗失物品非常必要另外,科技学院的学生在自习室、操场、食堂等公共场合丢失物品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学院一年学生丢失物品的在4,000~5,000左右(如图3所示)真实的丢失物品数量可能比这还要多丢失物品的学生,在物品丢失之后,不是很重要的往往就不找了,贵重的东西,学生往往自己寻找,发个寻物启事,找不到也没办法捡到物品的同学有的上交给班级干部,有的上交给老师失主和捡到物品的缺少一个交流平台如果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2近几年图书馆丢失物品统计图3近几年学生丢失物品统计3.2构建图书馆失物招领系统对于一般院校来说,投入大的精力建设失物招领网站很难做到,对图书馆来说有点舍本逐末另外,高校丢失的物品和其他地方丢失物品有不同之处其一,丢失物品人群单一,失主都是学生和教师。

      其二,丢失物品种类相对较少,主要以学生的日用品为主,如:一卡通、、mp3、U盘和一些图书其三,信息是公开的,不需要安全保密工作,一卡通有名字和照片,图书有名字和借阅信息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现有的网络平台下,增加一项失物招领功能,完全可以解决失物招领的问题3.2.1失物登记每层图书馆馆员都有义务把捡到的遗失物品进行登记、保存登记的内容不必太繁琐,因为捡到失物的人不会去认真地登记大量的信息,图书管理人员也不可能投入太多的时间去做这些工作,只需登记捡到失物人的姓名和班级,登记捡到失物的日期、捡到失物的地方和失物的特点即可工作人员要在失物上标注编号,入库保存图书管理人员再把失物的信息按类进行网上登记,及时发布出去而对于那些长期无人认领的失物,工作人员将按季度集中处理,统一移交给学校保卫处,相应地在系统中要将失物去向标注成“已移交保卫处”,并填写备注信息3.2.2网络平台建立失物招领系统如单独建立系统成本很高,而且不方便维护,笔者认为,在图书馆网页上增加一项失物招领功能键,做一个简单的链接,就可以完成所需功能在图书馆主页左侧服务指南功能栏中加入该功能,如图4所示,红颜色字体为功能键点击“失物招领”就进入失物招领界面。

      3.2.3失物招领平台的主要功能失物招领平台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图书管理员,一类是失主,每一类都以自己的登录名称或密码,或者管理员的登录名为自己的姓名,密码自己选定失主的登录名是自己的名字,密码是一卡通号码的后六位图书管理员的权限要大于失主的权限管理员的权限主要有新增失物、修改失物、删除失物、查询失物、失物公告和修改密码等六项功能失主的权限主要有实物登记、修改密码、失物查询和失物公告浏览四项功能(如图5所示)管理人员随时录入新的信息,找到失主后及时返回遗失的物品,并删除该项记录,把该记录保存到返回遗失物品的库中,作为备份和底案失主一旦在图书馆遗失了物品,只需上网登陆查询,就能够知道物品是否被人捡拾,大大节省了读者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同时,图书馆通过系统能够及时发布招领公告,向读者明示失物认领联系方式,增强了失物招领工作的指引性和主动性作为服务读者的一个窗口,失物招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物归原主的可能性3.2.4其他提示方式 在图书馆网页建立流动提示,提示内容为近期丢失的物品的内容点击该提示内容,可看到详细的丢失物品表单学生只要进入到图书馆网页就可以看到该项提示,就可以找到自己丢失的物品也可以建立微博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的及时沟通。

      在微博上发布丢失物品的信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及时的沟通但应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提供一流的交流平台二是快速交流是微博的最重要的特点,微博要提供RSS 聚合功能,提供回复评论功能4结语科技学院图书馆领导对图书馆建设和服务非常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改进和提高读者服务意识,多次组织全馆人员展开讨论和研究本文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来完成的,失物招领系统是读者服务途径拓展与创新的一次尝试,笔者认为,失物招领系统一经推出,一定会受到工作人员和读者的欢迎,并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该系统,提供读者更多的交互性系统功能,拓展图书馆网络平台的功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参考文献:[1]张蓓等.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失物招领工作探析—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0(12).[2]NationalAssociationofUnclaimedPropertyAdministrators.MissingMoney Home Page[EB/OL].[2010-05-30]..[3]李舒.迎奥运,北京开通失物招领挂失“双语平台”[N].新华每日电讯,2008-07-07(2).[4]李月好.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2009(10): 381.(编校:马怀云)-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