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苏教版选修《五猖会》word教学设计.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36142430
  • 上传时间:2018-03-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猖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鲁迅及其创作 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详略得当、层层铺垫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年鲁迅对“五猖会”的向往和背书时的无奈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详略得当、层层铺垫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童年鲁迅对“五猖会”的向往和背书时的无奈 教学方法:自读法、点拨法、分析探讨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教读课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我们中国的农历节日,都有哪些啊?这些节日都有些什么代表性的东西?(元宵节-元宵、 端午节-粽子、中秋节-月饼、重阳节-出游登高)鲁迅的家乡还有什么其他的节日呢?他 小时候喜不喜欢过节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去浙江的海阳,看看每年农历四月十五 的“五猖会” 【五猖会介绍】 五猖又称“五通”、“五圣”绍兴人把它们说成是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 传说五猖神曾屡屡骚扰地方,搅戕世界,上天派了雷公电母追杀它们,四处寻找,不 见踪影,只在闪电轰雷中有六个丁壮在修海塘这是保境安民的好事,岂能是五猖的所做 所为?况且人数也不符,终于被瞒了过去从此五猖不再为虐,改恶从善,也就被百姓宽 恕而敬以为神了自此以后,东关镇上便有了赛五猖会的习俗,日期是农历的四月十五。

      五猖会是迎神赛会的一种,就是把五猖庙里的“五通神”请出来巡游它并非是每年 迎赛,往往是数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迎赛一次,所以一旦迎赛就轰动全县,规模异常盛大 【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浙江绍兴 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少年时代,正值家道衰微,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 ,父亲患肺病不起,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途中,他深深领略了社会的世态炎凉他外婆 家在农村,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村和农民所以对于少年,他回忆最多的便是当 铺的柜台,他对祖父和父亲都很讨厌鲁迅本来叫周樟寿,字豫山,11 岁进三味书屋读书 时改为豫才,17 岁时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 学堂此间,他接触了科学文艺书籍,接受了进化论思想,激发了变革图强的热情1902 年 3 月即鲁迅 21 岁时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1904 年 4 月即 23 岁时在 弘文学院毕业,同年 9 月,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医专学医1906 年 4 月初即鲁迅 25 岁 时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弃医从文,开始了他的文学活动这一年,鲁迅母亲催促他回家结 婚,但鲁迅不愿意父母包办婚姻,让母亲把姑娘另嫁他人,鲁迅母亲却发电报说“母病速 归”。

      回家后第二天,即 1906 年 7 月 26 日便举行婚礼鲁迅戴上假辫子,穿着传统婚礼 服和母亲选中的姑娘朱安结婚朱安的脚本是三寸金莲,但她听说鲁迅是新式人物,喜欢 大脚板的女人,于是做了一双大鞋,在鞋里塞上棉花,以此来取悦于未来夫君结果结婚 那天,在她走出轿子时因为不小心,使得鞋子从脚上掉了下来尽管鲁迅和比他大三岁的 朱安结婚了,但鲁迅躲着朱安,婚后第四天,鲁迅和周作人及几个朋友就启程到了日本 直到 1909 年 8 月才从日本回国回国后,在杭州一所师范任教第二年 7 月,即鲁迅 29岁时回到绍兴,在绍兴任教鲁迅虽然人在绍兴,但很少回家,他住在学校偶尔回次家 也主要是为了看望母亲在家里,他常常通宵批改作业或读书、抄书、整理古籍,他有意 不与朱安接触1912 年即鲁迅 31 岁时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不久,随部迁到北 京1918 年初即鲁迅 37 岁时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发表了《孔乙己》、《药》、《阿 Q 正传 》等杰作,同时,写了许多杂文和论文1919 年 11 月,鲁迅在北京西直门买了一套房子 ,全家团聚。

      但鲁迅的心依然孤独痛苦,他不吃朱安做的饭菜,不穿朱安缝的衣服,最好 两人还是分居不过,但当朱安身体不适,他还是雇上人力车,陪同她去看医生1923 年 ,鲁迅在任职教育部的同时,又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任国文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 与他的学生许广平相认识1925 年 3 月,女师大发生了学潮,作为学潮中骨干的许广平为 了解除时代苦闷,探讨中国女子教育前途,主动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他们开始交往从 此,鲁迅开始了新的生活此时,鲁迅 45 岁,许广平 27 岁,朱安 48 岁鲁迅由于支持群 众斗争,受到北洋政府通缉,1926 年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教这一年,许广平也从北 京女子师范大学毕业,受聘于广东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8 月 26 日,鲁迅与许广平同车 离开北京,分别前往厦门和广州1927 年鲁迅又抵达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同年 9 年, 鲁迅和许广平离开广州,抵达上海,10 月,他们最终冲破世俗的藩篱,以同居方式结合在 一起1929 年,鲁迅 50 岁时,鲁迅、许广平之子周海婴在上海出生1936 年 10 月,鲁迅 在上海逝世消息传到北京,朱安很想南下参加鲁迅的葬礼,但终因周老太太需要人照顾 而未到上海。

      1943 年鲁迅母亲病逝, 只剩朱安一个人了1947 年,朱安孤独地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人鲁迅作品集: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神 话传说演义”性质的历史小说,如《补天》、《奔月》等) 【《朝花夕拾》介绍】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全书由《小引》《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构成,一向得到极高的 评价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 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 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内容解析】 1、通读课文,思考: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赛会?分别用五个字各为它们拟个标题,并指出其 详略同时比较几次赛会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全文共写了四次迎神赛会第 l、2 自然段,写“童年看赛会”,略写第 3 自然段 ,写“明代的赛会”,略写。

      第 4 自然段,写“亲见的赛会”,略写第 5—22 自然段, 写“东关五猖会”,详写四次赛会异同童年看赛会侧重写心态,主要写孩子们盼望看迎神赛会,但看过后又失望的心态,以及每次看迎神赛会后留下的纪念品——“吹都都”写出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同时也为后文写看东关五猖会蓄势、做铺垫 明代的赛会用了引用和比较的写法,将“明人的赛会”与现实的赛会作比较,意在反衬现实赛会的简单亲见的赛会本文中唯一的一次正面描写迎神赛会,用杂文笔法既写往事,也不忘内容:都是写赛会;写法:都是以记叙为主针砭时局,东关五猖会详写,描写了“背书”的故事2、第 4 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可分为几层? 明确: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第五段,介绍五猖会的来由第二层,第 6—20 段, 叙写“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的经历第三层,第 21—22 段,写“我”的感受和疑 惑 3、“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明确:经历了四个阶段:高兴 失望 梦幻 没多大意思 第一,高兴地“笑着跳着”催促作为孩子,最爱的是热闹,因此,听说要看迎神赛 会,当然非常高兴,因此总是嫌时间过得太慢,催促大家快搬东西。

      第二,“忐忑”、“ 担心”地强记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充分展示了作者从高兴到沮丧的极度失 望的心情失望,也就是对父亲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让其背书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解第三 ,梦幻“铁钳”的帮助在母亲、工人、长妈妈默默的静候中,作者急急诵读的声音发抖 ,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色中呜叫在困境中,作者很自然地出现幻想,这幻想是“头里 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终于,作者梦似的背完了第四,热闹 ,但没有什么大意思文章的最后通过对比: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 大意思,含蓄地反映出了父亲在孩子最高兴的时候让其背书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4、为什么如此盼望如此向往的赛会,我眼里却变得似乎没有什么大意思了?反映出什么问 题? 明确:原因在于父亲强制自己背书这件事情影响了我看赛会的心情他已经对我造成了极 大的伤害在这一部分里,作者详写了背书一事,对五猖会几乎没有什么描写,一笔带过 ,如此盛大的赛会却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印象,反而记忆最深刻的是父亲强迫我背书的整 一过程,由此可见,背书一事对我幼小的心灵来说是一次多么沉重的打击从家庭角度来 看,反映了父亲专制对儿童天性的扼杀;从封建旧教育角度来看,书的内容生硬深奥,艰 涩难懂,背书方法机械,采用死记硬背方式,反映出封建旧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和 危害。

      5、归纳文章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写一次盼望已久的迎神赛会,却因父亲强迫自己背书而感到失望无奈的事 情,突出背书一事对幼小心灵的伤害,表现对长辈不能理解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与困惑, 反映出封建社会家长专制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迫害,从而深刻批判了封建的教育制度 的腐朽和反动 作业布置:预习《北平》 板书设计:见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