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惯性导航系统.ppt
40页第3章 惯性导航系统 •3.1 惯性导航系统概述•3.2 平台式惯导系统(物理平台)•3.3 捷联式惯导系统(数学算法)•3.4 两种惯导系统的简单比较•3.5 惯导系统平台(陀螺稳定平台)•3.6 组合导航•3.7 小结3.1 惯导系统概述-1•导航----定位;•天文导航;•无线电导航;•地磁导航;•卫星导航;•地形匹配;•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有其独特的优点,自主式导航3.1 惯导系统概述-2地球椭球模型 长半轴(km)扁率(a-b)/a适用地区Clarke(1866)6378.206 1/294.9786982北美Krasovski(1940)6378.245 1/298.30前苏联International(1924)6378.388 1/297.0 前苏联WGS—84(1984)6378.137 1/298.257223568全球 3.1 惯导系统概述-3 •地球重力场由万有引力 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 力合成;•地球表面某点纬度,是 该点的垂线方向与赤道 平面之间的夹角;•三种垂线对应三种纬度: 地心、测地、重力(天文)3.1 惯导系统概述-4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必须定义坐标系。
•导航中通常应用惯性坐标系有两种:•1) 太阳中心惯性坐标系;•2) 地心惯性坐标系•确定运动体相对地球位置的坐标系:•1) 地理坐标系;•2) 地球坐标系;•3) 大圆弧坐标系3.1 惯导系统概述-5 太阳中心惯性坐标系地球公转平面3.1 惯导系统概述-6 地心惯性坐标系(不随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3.1 惯导系统概述-7 地理坐标系(东北天配置)3.1 惯导系统概述-8 地球坐标系(与地球固联)零子午线东经90deg3.1 惯导系统概述-9 大圆弧坐标系A-发射点;B-目标点;P-飞行器位置三点确定新赤道面3.1 惯导系统概述-10 加速度计、平台、积分器、初始条件调整简化惯导系统原理图3.2 平台式惯导系统-1•从总体设计来说,各类惯导系统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参考坐标系;二是利用加速度计的输出得到有效导航信息•那么不同坐标系的选取就构成不同的方案•半解析式惯导系统(物理平台跟踪水平面):•1) 固定方位半解析式惯导系统;•2) 自由方位半解析式惯导系统•解析式惯导系统(物理平台相对惯性空间固定)3.2 平台式惯导系统-2半解析式惯导系统平台3.2 平台式惯导系统-3固定方位半解析式惯导系统原理图3.2 平台式惯导系统-4•一次积分得到速度分量•再次积分可以得到载体所在的经度和纬度3.2 平台式惯导系统-5平台在载体上的安装3.2 平台式惯导系统-6•修正回路:如果陀螺不加力矩控制信号,此平台将相对惯性空间稳定,而地理坐标系相对惯性空间是在不断运动的,因此若要使平台跟踪地理坐标系,就必须给陀螺施加控制电流,使三个陀螺进动:3.2 平台式惯导系统-7解析式惯导系统平台3.2 平台式惯导系统-8惯导系统平台上重力加速度的变化3.2 平台式惯导系统-9解析式惯导系统原理图3.2 平台式惯导系统-10•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里,包含了重力分量:•那么载体在惯性空间中的三个加速度分量:3.2 平台式惯导系统-11•经过两次积分,就可以分别得到载体相对惯性坐标系的速度和位移:3.3 捷联式惯导系统-1•捷联式惯导系统,在结构安排上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机械式陀螺稳定平台,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敏感元件直接固定在载体上,两类敏感元件的输入轴都与飞行器的体轴相重合。
•因此,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所获得的都是相对于飞行器坐标系上的运动信息,需要经过数学转换,才能获得相对地理坐标系的运动信息3.3 捷联式惯导系统-2捷联式惯导系统原理图3.4 两种导航方式的简单比较-1•平台式惯导系统,用机电控制方法建立物理实体平台,用于模拟所要求的导航坐标系•最大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可靠性差,随着激光陀螺批量制造技术的成熟,捷联式惯导系统正在各个领域逐步取代平台式惯导系统3.4 两种导航方式的简单比较-2•捷联式惯导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依靠算法建立起导航坐标系,即物理平台以数学平台代替,其好处是以复杂的算法设计和繁重的计算负荷换取的;•姿态更新解算是捷联式惯导的关键算法;•载体把自身的振动直接传递给测量元件,从而恶化它们的工作条件;•飞机用捷联式惯导系统已经商品化3.5 惯导平台-1•惯导平台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惯导平台有两种,一是物理平台;二是捷联式平台;•惯导平台根据其模拟的坐标系不同,可以分为跟踪平台和空间稳定平台,前者模拟所需要的导航坐标系,一般是地理坐标系,后者模拟惯性坐标系;•物理平台可以由两自由度陀螺实现,也可由三自由度陀螺实现3.5 惯导平台-2用三个两自由度陀螺稳定的三轴稳定平台3.5 惯导平台-3用两个三自由度陀螺稳定的三轴稳定平台3.5 惯导平台-4•惯导平台产生漂移的几个原因:•一是陀螺漂移;•二是陀螺在台体上的安装误差;•三是控制陀螺的电流以及力矩器线性度;•此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干扰:电磁干扰、振动干扰、温度变化干扰,因此在惯导系统的工程实现上,电磁兼容、减震基座以及平台的热平衡设计和调节都是重要课题。
3.5 惯导平台-5•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条件下,地垂线可以通过单摆确定,当运载体有加速度时,单摆跟踪视在垂线•休拉调谐:不受加速度影响的数学摆•1910年休拉(德)发现当陀螺罗经的无阻尼振荡周期为84.4分时,罗经的指北精度不再受外界加速度干扰,1923年发表论文详细阐述了惯性系统的无干扰条件,即休拉调谐原理3.5 惯导平台-6•休拉调谐的实现途径:复摆、陀螺、休拉调整平台3.6 组合导航-1•惯性导航:自主式,误差累积;•多普勒系统:误差与工作时间无关,保密性差;•天文导航:位置精度高,受观测星体可见度影响;•卫星导航:精度高,全球、全天候,大机动丢失目标;•取长补短3.6 组合导航-2•惯性导航+GPS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组合导航方式;•卡尔曼滤波,信息融合理论的应用;•有什么信息源就用什么信息源;•在军事上,惯导系统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组合导航系统也都是以惯性导航为主的3.7 小结•建立在惯性原理基础上的惯性导航系统,不需要任何外来信息,也不向外辐射任何信息,仅靠惯性导航系统本身就能全天候、在全球范围内和任何介质环境里自主地、隐蔽地获取运载体完备运动信息;•尽管其他导航方式的某些性能可能远优于惯导系统,但惯导仍是运载体不可缺少的核心导航设备;•惯性导航综合了机电、光学、数学、力学、控制及计算机等学科。
天文导航、星光导航双星定位原理天文导航系统:陀螺稳定平台星体跟踪器计算机返回卫星导航(GPS)-1•GPS系统主要由导航卫星、地面站及用户设备组成;•GPS的导航卫星由24颗工作星以及一定数量可随时投入工作的备份星组成,运行周期约12h,工作星分布在6条20000km高度的近圆轨道上,地球上任一点可同时观测到6-11颗工作星;•工作原理:卫星导航(GPS)-2•根据信号延时,获得用户与卫星的伪距离: 为第i颗卫星的信号传播延时;•X、Y、Z、Xsi、Ysi、Zsi都是相对惯性坐标系的坐标卫星导航(GPS)-3•返回 多普勒导航•1942年多普勒发现,运动物体上发射的声波频率f1与反射波频率f2之间存在如下关系:•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