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铁与轻轨》讲义第4章第4.1节-地铁与轻轨交通的一般规定.ppt
13页第一节 一般规定,一地下结构 二高架结构,一地下结构(地铁车站隧道等),设计方法 受力明确并具备条件的宜按极限状态设计; 荷载不甚明确或尚不具备条件的可按破损阶段或容许应力法; V级及以下的围岩中用矿山法施工的区间深埋隧道可采用工程类比法 地质勘察资料 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行相应的地质勘查,提出较完备的地质资料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对不同的工况进行强度验算,必要时进行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混凝土结构尚应考虑抗裂验算或裂缝宽度验算; 冻融环境或浸蚀性气体液体包围的结构其最大允许值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环境下下的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按表4-1控制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 表4-1,工程材料 一般采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材料,必要时采用金属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等; 考虑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配筋大多数由裂缝控制,HRB400或HRB335级钢筋,C25喷射混凝土; 一般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表4-2规定地下结构混凝土的最低设计强度等级 表4-2,构造要求 伸缩缝、施工缝和沉降缝 地下墙裂缝:间距810m1.52.0m0.21.0m; 技术措施: 1)设置伸缩缝诱导缝和施工缝; 2)设置后浇带或控制分段浇注的长度; 3)合理选择水泥品种的标号; 4)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加强养护和洞口的遮挡; 5)及时回填,保证地下结构内外温度不出现急剧变化。
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且在一般环境下应符合表4-3规定; 箍筋分布筋和构造筋的混凝土保护厚度不得小于20mm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表4-3,(3)配筋率 分布筋用级钢筋时不宜低于0.3%; 用级钢筋时不宜低于0.2%,同时分布钢筋的间距也不宜大于150mm; 当受拉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40mm时,分布钢筋宜配置在受力筋的外侧; 隔墙和承重墙等应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轻质隔墙应与主体连接二高架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高架结构”包括车站之间区间高架桥及高架车站; 列车荷载就荷载集度远小于铁路列车活载,就作用方式特别是水平力作用方式等于铁路列车活载接近; 区间高架结构构造简洁,必须满足耐久性列车安全运行和乘客舒适度的要求; 高架桥的上部结构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竖向饶度要求 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跨结构在列车静活荷载作用下其竖向挠度不应超过表4-4规定的容许值梁式桥跨结构竖向饶度容许值 表4-4,横向变形刚度的要求 多跨梁构成的长大桥梁,速度80100km/h,行车密度; 大梁横向刚度限值采用横向自振频率控制; 梁式桥跨结构的横向自振频率应不小于90/L,为桥梁的跨度。
高架桥墩的纵向刚度规定 无缝线路,无渣轨道结构,钢轨附加应力; 采用无缝线路的区间简支梁高架结构桥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应满足表4-5的要求单桥梁桥墩取上表值的1/2高架结构墩台基础的沉降应按恒载作用计算 对外静定机构,其总沉降量与施工期间沉降量的差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墩台均匀沉降量:50mm; 相邻墩台沉降量的差:20mm;对外静不定结构,其相邻墩台不均匀沉降量之差的容许值还应根据沉降对结构产生的附加影响来确定桥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 表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