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如何安排位置.doc
2页班级学生排位新课程改革提倡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其核心是主张学生要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而传统的排位方式若进行小组活动,学生或回头转身、或下位讨论,感觉课堂讨论不好控制与操作,检查效果也不理想针对上述情况,借鉴合作教学理论,围绕给学生多提供相互讨论、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问题,我打破传统的排位方式,将学生重新编排座次,以三桌六人为一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展开了竞争,从而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水平一、实验依据1、试验表明,符合小组讨论的最佳人数,四人太少,不宜集思广益;八人太多,你一言我一语,效率太低;六人最适宜,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讨论的效率2、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初中生已经有了明显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恰恰符合了这一需要3、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全权负责小组的各项工作,变传统的教师管理学生为学生管理学生,学生自主管理自己二、实验方法1、排位组成方式:以三张桌子六个人为一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优、中、学困生均有,分布合理,便于展开公平竞争2、排位操作步骤:以我班46名同学为例来说明1)按成绩划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次1——8名;第二层次9——16名;第三层次17——24名;第四层次25——32名;第五层次33——40名;第六层次41——46名2)挑选按NBA选秀规则进行挑选第一轮:先由第一层次中的第8名优先从第二层次9——16名学生中选一人;再由第一层次中的第7名挑选第二层次中剩余同学中的任意一名以此论推,第一层次中的第1名最后挑选第二轮:这次要倒过来挑选先由第一层次中的第1名挑选第三层次中的任意一名同学,再由第一层次中的第2名挑选第三层次中的剩余的任意一名同学以此论推,第一层次中的第8名最后挑选第三轮:这次先由第8名同学优先挑选第四层次中的任意一名同学,再由第7名挑选以此论推,第1名最后挑选第四轮:这次先由第1名挑选第五层次中的任意一名同学,第8名最后挑选第五轮:这次先由第8名挑选第六层次中的任意一名同学,最后由第1名挑选3)组长(第一层次1——8名同学)确定自己小组的成员,确定小组所在位置,调整座次 (4)组长对组员提出要求,给本小组命名,制定本小组的措施,确定本小组的奋斗目标,以便同其他小组展开竞争 3、要点:(1)组长全权负责本组的一切事务,组员无条件服从组长2) “一荣不荣,一差俱差”,要求每个同学都尽心尽力。
3)组长可自由安排本小组内的活动或约法三章,或制定小组整体奋斗目标,或给小组成员制定目标,或根据本组情况采取相应的活动等等4)考试时,小组对换即一组有三人到二组考试,二组有三人到一组考试,其他三、四组对换;四、五组对换;七、八组对换组员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都不会让对方作弊,同时自己也无法作弊5)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4、注意事项:(1)在每一轮的挑选过程中,组长如果对这一层次的同学都不能相应,则可以表示弃权,进入下一轮的挑选2)在上一轮未被挑选的同学名单可进入下一层次供组长挑选3)五轮过后未被选中的同学,班主任可将他们聚到一块,帮他们分析未被挑选的原因:要么学习太差,要么纪律太差,要么是由其他不足之处,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认真反思,决心改正,对学习差的同学及时进行鼓励4)要求组长要帮助关心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领未被挑选的同学加入小组5、评价方法:(1)不论学习、卫生还是纪律以及各项活动都以小组每一成员的具体表现来评价小组2)每月评选三个先进小组和一个进步最快的小组3)参考课任教师的反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