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法案例分析教程第五版)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pptx

702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7394909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60MB
  • / 70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法案例分析教程 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第五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编总则第一章民法导论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利用批发的冰激凌上粘有拖布条而高价索赔是否构成敲诈勒索利用批发的冰激凌上粘有拖布条而高价索赔是否构成敲诈勒索”案案朱某在街上卖冰激凌一位顾客发现一根冰激凌上面粘着一块拖布条,要求退换朱某同意退换之后朱某就将这根冰激凌冷冻保存起来,作为证据,要求生产冰激凌的某食品公司赔偿 50 万元,否则就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曝光某食品公司与朱某就赔偿问题没有达成协议,即向公安机关举报朱某敲诈勒索公安机关将朱某抓获一审法院判决朱某罪名成立,处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3 年朱某不服,上诉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一、民法的概念和渊源一、民法的概念和渊源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分为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民法的渊源是指民法的表现形式在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宪法;(2)民法典和民法单行法;(3)行政法规中的民事规范;(4)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中的民事规范;(5)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民法典适用的司法解释;(6)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的民法规范;(7)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

      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二、民法的调整对象及调整方法二、民法的调整对象及调整方法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密切相连而不可分割的社会关系财产关系是以财产为媒介而发生的社会关系,是指平等主体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的调整方法,是指民法凭借其权威,对社会关系施加影响、进行规范的活动,使之形成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民法的调整方法有:(1)事前调整,是指将社会关系塑造为法律关系,使其向符合立法者意志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理想的民法秩序2)事后调整,是指对被破坏的民事法律关系按照民法的规定使之恢复圆满状态,恢复民法规定的民事秩序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三、民法的适用范围三、民法的适用范围1.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对于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1)我国民法对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自然人或设立在中国境内的中国法人、非法人组织,具有法律效力2)我国民法对于居留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经我国政府准许设立在中国境内的外国法人,原则上具有法律效力。

      3)对于居留在外国的我国自然人,原则上应适用所在国的民法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三、民法的适用范围三、民法的适用范围2.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在地域上所具有的效力1)民法的域内效力,是指一国民法的法律效力可以及于该国管辖的全部领域,而在该国管辖领域以外无效2)民法的域外效力,是指民法在其制定国管辖领域以外的效力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三、民法的适用范围三、民法的适用范围3.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在时间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民法的生效和民法的失效民事法律规范开始生效的时间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1)自民事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2)民事法律通过并颁布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再开始生效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四、对本案的分析四、对本案的分析在本案中,朱某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而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是应当受民法调整的行为,一审法院将朱某的行为作为敲诈勒索处理是错误的当然,朱某的做法也欠妥:正当的做法是向法院起诉进行索赔,合理解决,而不是企图借此发财,应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作为生产厂家的某食品公司,将朱某送上法庭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在朱某和某食品公司之间存在的是商品流转关系,是债权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一方违反民法典的规定,交付的标的物质量不合格,对方有权索赔即使双方由于对索赔的数额认识不同,发生争执,也不能改变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更不能把平等主体之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当成犯罪行为处理对于本案,应当适用民法解决,而不是采取认定为犯罪的方法解决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儿童用棍碰狗,而狗主人逼迫儿童向狗下跪磕头侵害人格尊严儿童用棍碰狗,而狗主人逼迫儿童向狗下跪磕头侵害人格尊严”案案10 岁男孩刘某和姐姐刘某某从南湖边的公园玩耍归来,经过小区大门口时,刘某手中拿着的一根竹棍碰到了在一边的一条狗,惹恼了狗的主人言某言某冲上前,对着刘某就是一顿拳脚,又掐住刘某的脖子拖出十几米,又拉起来,再打两个耳光,把刘某的鼻子打出了血随后,他又让刘某给狗跪下刘某不跪,他一脚踢在刘某的腿上,强令刘某跪下,还逼着给狗磕了两个头,给狗赔礼道歉事后刘某发病,经医院诊断为阵发性癫痫,经司法鉴定所鉴定构成 6 级伤残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体系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体系民法典是一部由规则构成的基本法民法规则体系,是指民法规则的层次结构。

      民法规则是一个体系,分别由三种不同层次的规则构成,即最高规则、基本规则和具体规则民法规则体系中的最高规则,就是民法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民法的本质及基础的集中表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它们不仅是民事立法的准则,而且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是解释民法、适用民法和补充立法漏洞的基本准则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一)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原则(二)平等原则(三)自愿原则(四)公平原则(五)诚信原则(六)公序良俗原则(七)绿色原则第二节 民法基本原则三、对本案的分析三、对本案的分析在本案中,刘某和言某都是自然人,是平等主体,具有平等的人格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一方不得歧视另一方,不得贬损对方的人格言某的做法完全无视他人的人格尊严,严重违反了民法平等原则,侵害了受害人刘某的人格尊严同时,言某的行为也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因此,言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基本原则,侵害了受害人刘某的人格权,是民法所不能容忍的违法行为言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以救济受害人的权利损害第三节 民法法律关系的要素和基本方法“未经物权登记的物权交易行为无效未经物权登记的物权交易行为无效”案案甲将自己的房子一套出卖,与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由于市场价格上涨,甲不愿意将这套房子卖给乙,于是与丙串通,双方签订合同,由丙购买此房,并进行了过户登记,也将房子交给丙使用在丙死亡之后,丙的儿子丁继承了这个房子,随后将房子抵押给戊,办理了抵押登记现在甲提出关于这套房子的权利主张,乙也提出了权利主张,丁和戊都以自己的权利证书相抗辩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和基本方法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规范调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由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即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使是所有权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规范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4)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关系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和基本方法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1.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也称为民事主体,是指法律所承认的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也称为权利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3.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和基本方法三、民事法律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三、民事法律关系的方法论意义观察、规制以及研究民法社会的基本方法,是民事法律关系方法这表现在:(1)民事法律关系方法是观察民法社会的基本方法2)民事法律关系方法是规范民法社会行为的基本方法3)民事法律关系方法是裁判民事纠纷案件的基本方法4)民事法律关系方法也是研究民法的基本方法民事法律关系方法是在民法的立场上观察社会、规范社会行为、裁判纠纷、研究民法规则和原理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和基本方法四、对本案的分析四、对本案的分析本案有五个法律关系第一个法律关系,是甲和乙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这是一个合法、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受民法典的约束和保护第二个法律关系,是甲和丙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这是一个恶意串通的双重买卖的法律关系,也是一个房屋买卖合同关系对双重买卖合同的实际履行,主要是由出卖人的意志决定,因为这受合同自由原则的约束第三个法律关系,是乙和丙以及甲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这是一个侵害债权的法律关系,是侵权法律关系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和基本方法四、对本案的分析四、对本案的分析第四个法律关系,是丙和丁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这是一个继承法律关系第五个法律关系,是丁和戊之间的抵押法律关系这是一个经过登记且戊善意、无过失,构成善意取得抵押权的法律关系,因而是一个有效的抵押法律关系第四节 民事流转与法律事实“错误火化他人尸体致使遗体告别仪式无法进行错误火化他人尸体致使遗体告别仪式无法进行”案案高级电力工程师金某去世后,其遗体被存放在某殡仪馆中其近亲属在约定的时间准备举行金某的遗体告别仪式时,却找不到金某的遗体,无奈只得在棺椁上覆盖旗帜进行遗体告别事后经查找,确认前日殡仪馆在火化无名尸体时,错将金某的尸体火化,而应当火化的无名尸体尚存金某的近亲属遭受严重精神损害,向法院起诉,欲追究殡仪馆的民事责任第四节 民事流转与法律事实一、民事流转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运动形式一、民事流转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运动形式民事法律关系运动的基本方式是民事流转民事流转实际上就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过程,是民事法律关系运动的基本方式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民事法律关系基于何种事实或者行为而发生这是民事流转的基本形式之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也是民事流转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指民事法律关系在存续期间发生了变化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就是,该民事法律关系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到了终结的时候,走到了灭亡,不复存在。

      第四节 民事流转与法律事实二、法律事实是民事流转的基本动力二、法律事实是民事流转的基本动力任何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都必须基于一定的动力推动这个推动民事流转的动力,就是法律事实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就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如果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者消灭需要几个法律事实,这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就是法律事实构成,简称为事实构成事件是指不直接包含人的意志的法律事实行为是指受人的意志支配的有意识的活动事实构成,是引起某一个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第四节 民事流转与法律事实三、对本案的分析三、对本案的分析本案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是权利主体,即金某的近亲属,另一方是义务主体,即殡仪馆双方之间发生了侵权法律关系这一侵权法律关系的发生,是基于殡仪馆的行为引起该侵权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殡仪馆的错误火化行为这个行为是受人的意志支配的有意识的活动,但它是一个不合法的行为虽然殡仪馆在实施这一行为时并没有追求侵权法律关系发生的意志,但该不合法行为直接依照法律规定发生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后果这不是行为人的意志所能控制的,而是由法律规定的。

      因此,殡仪馆必须承担侵权责任,才能够补偿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如果殡仪馆履行了这一侵权损害赔偿债务,其履行行为就消灭了这个侵权法律关系这也是基于行为而使民事法律关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2.9.10 装配式施工存在的危险源及安全管控要点.pptx 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控制.ppt 2022.7.29 安全关键点验收指引.pptx 10、冲击成孔灌注桩安全文明施工管控.ppt 2022.9.28 花篮拉杆悬挑架培训.pptx 废水再利用生产氟化盐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模板范文).docx 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范文模板).docx 半导体零配件生产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参考).docx 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 农业光伏电站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模板).docx 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docx 家具生产线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docx 多元醇生产线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docx 天然气管网扩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 城镇燃气设施及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模板).docx 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 合成香料生产线扩建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docx 城区地下排水管道改造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范文参考).docx 县城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范文模板).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