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吨的认识”.docx
9页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基本信息课名吨的认识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数学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三授课日期2016.6教材书名:数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 年7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马国琳通州区东方小学15901088241实施者马国琳通州区东方小学15901088241指导者刘东旭通州区研修中心13683259101其他参与者马建军通州区东方小学13671019989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吨的认识”一课,是数与代数领域中量与计量的内容,本课从学生的经验入手,通过观察和体验大量的直观物体,提高学生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建构主义认为:“把教学视为一种环境,强调学习发生的地点或空间与学习效果直接相关本课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验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吨的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中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质量单位有3个,分别是“克”、“千克”和“吨”克”和“千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超市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上随处可见,而“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离小学生和成人的日常生活更远些 本课是北京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质量单位“吨”,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与换算,练习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和认识1吨,知道1吨=1000千克教材出示了火车车厢、小货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载重,使学生初步体验“吨”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吨”这个质量单位,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搬大米,量体重等活动,探索1吨=1000千克,然后,展开想象,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教材中还安排了小正方体模型,用生活中常见的水与小正方体进行结合,进一步推理想象1吨人教版教材也是从生活中的物品入手,从集装箱的载重,火车车厢的载重中,学生体会生活中“吨”的应用,初步感知“吨”是用来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单位接下来,通过每袋100kg的大米,共10袋,总计1000千克,来认识1吨最后,通过计算学生体重这个活动,学生感知1吨有多重。
由此可见,两个版本教材对《吨的认知》这一内容的安排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都是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入,初步感知吨是用来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单位然后,通过称大米的活动,探索出“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得出1吨=1000千克接着,通过给学生量体重这个活动,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但是,北京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不同的地方在于利用小正方体模型,帮助学生进一步推理、想象1吨有多重学生情况:年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上课听讲习惯,基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阶段因此,在本课中,学生在想象和推理1吨有多重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已有经验分析:一方面生活经验的积累克”和“千克”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大米、面粉、饼干等包装袋上会标注其质量因此,“克”和“千克”在学生的生活中是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的,但是,对于“吨”,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中一些大型交通工具才能找到对于学生来说,也就仅仅是找到而已,不能像“克”和“千克”那样去亲身体验,只能间接感知另一方面知识学习过程经验的积累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了“克”与“千克”这一内容,学生对1克、1千克有多重在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克”是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的单位,“千克”是用来计量一般物体的单位。
并且知道了1000克=1千克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习“吨”奠定了基础课前调研: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更有利于对“吨”的教学形成正迁移对于学生而言,“吨”是一个抽象而又陌生的质量单位我想通过前测了解学生几个方面的起点,从而为教学提供有利的资源和借鉴第一,学生是否听说过质量单位“吨”第二,学生能否找到生活中的质量单位“吨”第三,学生头脑中的1吨有多重 我设计了以下的前测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听说过质量单位“吨”吗?2.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吨”?3.你觉得1吨的米放在教室里是什么样子?(画一画、写一写)4.你能把1吨的米搬起来吗?前测结果:我对于任教的两个班的80名同学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第1题:听说过没听说过人数764比例95%5%第2题:准确找出生活中的“吨”不会人数7010比例87.5%12.5%第3题:不能准确用图示或文字描述人数4238比例52.5%47.5%第4题:能不能人数6317比例78.8%21.2%结果分析:学生对质量单位“吨”不算陌生,大部分学生都听说过,对于生活中的“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1吨有多重不太清楚,无论是从外形上还是从质量上,学生往往把1吨想得太小太轻了 我的思考: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忽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听说过“吨”,并且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吨”,我们让可以学生来说一说生活中的“吨”的应用本课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到的“吨”的实例,学生体会“吨”是个很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接着,问问学生关于“吨”你还想学习什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次,《吨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由原来的体验为主感受质量单位转向以想象、推理为主感知更大的质量单位“吨” 三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演示1吨的米放在教室里的情形帮助学生从外形上和数量上感知1吨,然后,再通过唤醒学生对25千克的体验,初步感知1吨有多重接着,从学生的体重入手,他们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30个学生的体重差不多1吨此时的学生对1吨已经有了一些感知,再通过小正方体容器装多重的水这个问题,学生进一步感知1吨再次,学生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知道1吨大米有多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其他1吨的物体有多重呢?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举出生活中1吨重的物品,由于密度不同,虽是1吨,但占用的空间有大有小。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体会1吨有多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借助已有经验,采取教师讲授法和启发法相结合,学生探究法、与讨论法相互支撑的教学手段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1克、1千克、25千克的大米,小正方体教具,大正方体模型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2.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学生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有多重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猜一猜,搬一搬1.同学们,猜猜这袋大米多重?(1克)这袋呢?(1千克)这里还有一袋更重的呢,你们再猜猜25千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猜测,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估计质量的能力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对1克、1千克、25千克大米有多重的原有认知2.谁来搬一搬25千克的大米?【设计意图:通过“搬”这个过程,增强学生的亲身经历,加强对25千克的亲身体验,从而为学习“吨”打下伏笔。
二、在体验中探究新知(一)、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吨”1.你在哪儿见过“吨”?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吨”作单位?【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调查,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学生在分享中,初步感受“吨”2.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学生感受到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是质量上比较重,外形上比较大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二)、探索“吨”与“千克”的关系1.关于“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想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1吨是多少千克呢?谁来猜一猜?你怎么想到的?【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3.这都是你们的猜想,我们一起试着在这个像天平一样的大秤上来证实,现在是平衡状态,老师放了1块石头,这个大称有什么变化?4.1袋25千克的大米,2袋多少千克?4袋多少千克?课件演示,直到平衡5.通过刚才的演示,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通过用大秤称1吨重的石头,学生体会随着大米的增加,天平逐渐平衡的过程,进而,学生探究出“吨”和“千克”的关系,初步感知1吨=1000千克。
三)、通过观察、体验,感知1吨有多重1.看着这1吨的大米,你们想问点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提问,了解学生想知道什么,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认知上的困难很多学生都想知道1吨大米是多少袋25千克的大米,顺着学生的需求,学生们一起数出1吨大米里有40袋25千克的大米2.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咱们三年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30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大约多重?【设计意图:通过估计30名学生体重这个环节,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去体验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学习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对现实世界的亲身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体重,可以通过抱一抱的方式去体验再通过估算,学生间接体验1吨有多重3.这个小正方体容器可以装1吨的水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头脑中对1吨的表象进行判断,这个小正方体容器能否装下1吨的水,并展开辩论在学生的辩论中感受1吨有多重4.想一想,1吨的水什么样子?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容器就是1吨?【设计意图:通过1千克和1吨的水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数感5.课件演示,学生观看6.这个大正方体容器就可以装1吨水。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模型,学生对1吨水有了一个真实的感知7.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吨的大米、1吨的水、30名同学的体重大约1吨,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它们的质量相同,但占用的空间不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吨”,你想对“吨”说点什么?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1t =1000kg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知识与技能评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1吨的物品放在你的身上是什么感受? 如果每个这样的物品重1kg,多少个这样的物品是1吨?情感态度评价:(自评) 课上你表现怎么样?你觉得你今天最大的进步是什么?(互评) 你觉得你得同桌今天表现好吗?你觉得今天全班谁表现的最好?评价量规内容评价标准自评小组评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