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宋代文学课件.ppt

30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601645020
  • 上传时间:2025-05-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95MB
  • / 30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宋 辽 金文学,,1,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北宋      南宋     南宋亡,,(960) →  (1127  → (1279),,,,319年,,绪 论,167,152,2,,北宋疆域图,,3,,北 宋 疆 域 图,4,,南宋疆域图,,,5,,一、社会文化背景,天水一朝,(,即,赵宋一朝,陇西天水乃赵姓的郡望,),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6,,,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艺祖(赵匡胤)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籓邸,已有好学之名;,,及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孙相继,,,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出焉”,,,——《宋史·文苑传序》,,,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宋代大量兴办学校 (公办、私立), 沿用科举取士,,,科举采用密封、誊录、集中评卷制度,且一次录取的进士,,常达三四百人,超过唐代十倍以上。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不可及矣尹洙《儒林公议》),,,,,,宋太祖赵匡胤,7,,文官待遇的优厚,,,,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宋)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恩逮于百管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不留其有余8,,2、经济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雕车竞驻于天街,宣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描绘南宋京城临安则是:商贾云集,百业兴旺,朝歌暮舞,弦管填溢词的兴盛与传播,,9,,3、理学的兴盛,,理学从韩愈而来;,,濂、洛、关、蜀、闽之学;,,从“文以贯道”到“文以载道”;,,理学带来的说教习气,,,10,,4、民族矛盾和爱国主题,,,宋代的对外政策  军事力量的孱弱,,民族矛盾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高压盘剥,),,统治阶级内部的朋党之争、和战之争,,深沉的忧患意识;,,高涨的爱国主题,11,,二、士人心态和审美风尚,1、儒、释、道趋于统一,,(三教合一),,白居易对宋人的影响;,,出仕与归隐之间矛盾的解决;,,由外部事功到内心修养,12,,2、理性、内敛、和光同尘的人生态度,,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注:和光同尘,——,喻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与世无争13,,3、审美情趣的转变——俚俗、平淡、纤细、幽微,,诗、词、书法、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样式中都能反映出来唐张旭草书,宋徽宗瘦金体,14,,唐,·,李昭道,·,眀皇幸蜀图,唐三彩,宋,·,郭熙,·,早春图,宋瓷瓶,15,,三、宋代文学创作概貌,,总体态势:作家、作品数量较多;各种体裁成就比较均衡1、诗,,,与唐诗相抗衡,是唐诗之外的另一种古典诗歌范式唐宋诗之争”,16,,缪钺《诗词散论.论宋诗》,“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17,,,,唐宋诗美学的两大范式,:,,,,唐诗 情韵,,,宋诗 思理(理趣),18,,2、词,,,,“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词体文学的巅峰时期,,“婉约”与“豪放”,19,,3、文,,,,“宋文六大家”,,古文运动的彻底胜利,,骈文和赋并没有消失,20,,第一章 宋初文学,第一节,,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21,,文坛上的“宋初”,即宋太祖、太宗、真宗及仁宗明道、景祐年间,共七十余年。

      宋初文人多为五代旧臣(李昉、陶谷、徐铉、刁衎等),其文多为骈体,风格浮华艳冶,不能适应新王朝的发展要求柳开、王禹偁、穆修倡导韩、柳“载道”古文,柳开(948—1001):,,,宋初最早提倡古文的作者,给自己取名“肩愈”、“绍先”他对古文解释:“古文者,非在辞涩言苦,使人难读诵之,在于古其意,高其理,随言短长,同古人之行事,《应责》),,22,,王禹偁(945—1001):,,,继柳开后宋初又一位大力提倡和创作古文的作家,成就比柳开大他明确提出古文应写得,“句之易道,意之易晓”,(《答张扶书》)其文体现了,务求切实、不尚高谈,的精神和,平易朴素,的风格文集,《小畜集》,(小畜,寡也,不足以兼济也),以自谦的方式标示自己的“兼济天下之志其散文名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以清丽疏朗的笔调表现了自己高雅脱俗的人格操守和审美情趣穆修(979—1032):,,,柳开之后,穆修等人继续倡导古文,并以刊刻和出售韩、柳古文来与当时与西昆派为代表的时文(骈体文)对抗,在其影响和培养下,尹洙、梅尧臣、苏舜钦后来成了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23,,第二节 宋初诗坛,北宋统一帝国的建立,把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文学上并未突然发生同步变化,它有一个从因袭旧章到变革创新的过程。

      宋初诗坛上,单就诗歌而论,诗人们还没有唱出有别于“唐音”的“宋调”来此时,诗坛上主要是,“白体”、“晚唐体”、“西昆体”,三个诗体的诗人24,,一、宋初“白体”诗和王禹偁,1、白体诗的形成,,2、白体:宋初一个学习白居易浅切平易诗风的诗人群体代表者为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他们用诗唱和赠答,,诗风平易、浅切、闲雅,,缺乏盛大的气象25,,“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徐锴、王禹偁等人《宋朝事实类苑》称李昉,“为诗慕自居易之浅切”、,《瀛奎律髓》云,:“鼎臣(徐铉)诗有白乐天之风宋朝廷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例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等人的《禁林宴会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自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26,,,这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常常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因而诗意较为显豁,缺点是意尽语浅,气弱格俗《四库提要》评徐铉云:“常曰:‘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故其诗流易有馀,而深警不足27,,3、王禹偁,王禹偁,字元之,济州巨野人。

      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为人正直,在商州、黄州等地做过官他虽是“白体”诗人,但他不学白之浅俗滑易的作风,而学白之反映现实、关心民瘼的精神如《对雪》 、 《感流亡》28,,……,,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謇愕无一言,岂得为直士?,,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对雪》,,,,29,,《感流亡》,……,,,门临商于路, 有客憩檐前 老翁与病妪, 头鬓皆皤然! 呱呱三儿泣, 茕茕一夫鳏 道粮无斗粟, 路费无百钱 聚头未有食, 颜色颇饥寒 试问何许人, 答云家长安 去年关辅旱, 逐熟入穰川 妇死埋异乡, 客贫思故园 故园虽孔迩, 秦岭隔蓝关 山深号六里, 路峻名七盘30,,,襁负且乞丐, 冻馁复险艰 唯愁大雨雪, 僵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 倚户独长叹 尔为流亡客, 我为冗散官 左宦无俸禄, 奉亲乏甘鲜 因思筮仕来, 倏忽过十年 峨冠蠹黔首, 旅进长素餐 文翰皆徒尔, 放逐固宜然……,31,,在某些方面,王禹偁甚至已经超越了白居易而向杜甫学习他说:“子美集开诗世界”;,“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学杜主要是从锤炼语言、营造意境入手。

      如《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32,,王禹偁在宋初诗坛上的地位,,王禹偁的诗受到同时和后世诗人的推许林逋《读王黄州诗集》,说:“纵横吾宋是黄州胡仔也说,:“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吴之振等《宋诗钞》中《小畜集钞》,说:“元之独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流接响文忠(欧阳修)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元之固其滥觞矣穆修、尹洙为古文于人所不为之时,,元之,则为,杜诗,于人所不为之时者也他的确是宋初最杰出的诗人,是联结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宋代欧阳修、苏轼的重要人物33,,二、“晚唐体”,指宋初向贾岛、姚合学习的一批诗人,主要有林逋、潘阆、寇准、魏野、魏闲及九僧1、林逋等隐逸诗人,,林逋(968—1028),钱塘人,隐居杭州孤山,种梅养鹤,人称 “梅妻鹤子林处士”死后,仁宗赐谥和靖先生34,,《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35,,2、“九僧”和寇准,“九僧”学贾岛最逼真其中又以惠崇为代表如:,《池上鹭分赋得“明”字》,,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36,,寇准身居相位,抗辽功勋卓著他诗宗晚唐,与惠崇有来往但,“骨韵特高,终非凡艳可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二),如:,,《,春日登楼怀归,》,,,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37,,,《六一诗话》记载了“九僧”的一则故事:“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词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日:‘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永、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阁笔可见其才力、境界的窘仄他们很少在诗意的博大精深上下功夫,前人批评他们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38,,三、西昆体,1、名称来历:,,,宋真宗下诏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修撰《历代君臣事迹》(即《册府元龟》),他们在馆阁中作诗唱酬,后来将之编成了《西昆酬唱集》此类诗风名曰“西昆体”39,,,因神话传说西方昆仑山上有藏书的“册府”,故以“西昆”代指秘阁这部诗集是一批馆阁文臣之作。

      是宋初唱和诗风发展到顶点的必然产物,集中共收,十七位作者的五、七言近体诗二百五十首,40,,2、基本特征:,,,(1)题材范围狭窄,多咏史、咏物、话闲之作2)师法李商隐、唐彦谦,对仗工整、用事(典)深密、文辞华美41,,汉 武(,刘筠,),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几迁空向物,秦桥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42,,3、评价,,,西昆体有形式雕琢、内容空洞、缺乏创新的弱点,但宏博富丽,从侧面反映了北宋统一帝国的堂皇气象,符合宋朝建立本朝文风的需要它影响了欧阳修等后进诗人,是宋诗发展中的重要环节43,,欧阳修《六一诗话》,说:“白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刘克庄《后村诗话》载:     (蔡)君漠以诗寄欧公,公答云:‘先朝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世谓公尤恶杨、刘之作,而其言如此,岂公特恶其碑板奏疏碟裂故为偶俪者,而其诗之精工律切者,自不可废软!,44,,,翁方纲说西昆体:     宋元宪、景文、王君玉并游晏元献之门,其诗格皆不免杨、刘之遗……此在东都,虽非极盛之选,然实亦为欧苏基地。

          明人张艇在《西昆酬唱集序》中也说:     杨、刘诸公唱和《西昆集》,盖学义山而过者,六一翁恐其流靡不返,故以优游坦夷之辞矫而变之,其功不可少.然亦未尝不有取于昆体也     由此不难看出,欧阳修对西昆体诗风有合理吸收的一面45,,第二章 北宋前期词风,导言:词的起源与兴盛,46,一、词的起源与发展,关键词,:,燕乐 隋唐之际 词 曲子词,,敦煌曲子词 《云谣集》,,李白 《菩萨蛮》、《忆秦娥》,,刘禹锡 竹枝词 张志和 渔父词,,白居易 《忆江南》,,花间词 温庭筠 《花间集》,,南唐词 冯延巳,李 煜,,47,,二、宋词兴盛的社会历史缘由,1、社会经济的繁荣,,2、统治阶级的享乐风气(,统治者对词的喜好,),,,,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48,,,风 入 松,,,俞 国 宝,(南宋),,,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酒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49,,,3、宋人崇尚柔婉的审美心态,,4、南方特定的地域环境,,5、文学自身的嬗变,,,,“四言弊而有楚辞,楚辞弊而有五言,古诗弊而有律绝,律绝弊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王国维《人间词话》,50,,第一节 宋初词风的因革,宋代立国之初的半个世纪,词作者不过10人,词作仅存33首,虽有可读之篇,但整体上尚未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缺乏开拓性和时代性直到11世纪上半叶,柳永等词人先后登上词坛之后宋词才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轨道11世纪上半叶(真宗、仁宗两朝),著名词人有柳永、晏殊、范仲淹、张先、欧阳修等,他们的词作代表了当时词坛上的最高成就和发展趋势,他们既有继承又有开拓,其中尤以柳永的词最富有创新性51,,在晚唐五代西蜀、南唐词人的努力下,词坛上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轨范,与晚唐五代词人相比,宋初的一些词人在词的题材内容方面没有大的变化,所不同的是词的风格比较清新、淡雅、婉转。

      如:,,,王禹偁《点绛唇·感兴》,,,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52,,寇准《踏莎行》,,,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依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潘阆《酒泉令》,,,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53,,林逋《相思令》,,,吴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 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钱惟演《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浅这些士大夫之词,能以清丽淡雅的辞句来写景抒情,不乏个人的佳作,但还没有造成整体的声势,至于继承五代词风之余绪能加以发展并有较大影响的作者当推晏殊等54,,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江西临川人自幼聪明,七岁能文,十几岁被推为神童为人刚直,极爱才范仲淹、宋祁、张先、欧阳修都出其门下或从游其幕风流儒雅,爱好词章,在当时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北宋依声家初祖”(,清,.,冯煦,《,蒿庵论词,》,)有,《,珠玉词,》,一卷,存词,140,余首。

      1.晏殊,55,,其词风格与冯延巳接近他一味崇尚婉约,题材较狭窄,内容不外吟风弄月、伤春怨别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晏殊词有两大提升:,,,(1)提升了爱情词的纯度,,,殊词多写男女之情,但他往往略去对女性的容貌色相的描写,而侧重写男女之情,具有一种洗去了温庭筠浓艳脂粉气的美感如:,《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56,,(2)提升了情思词的力度,,,晏殊词“情中有思”(叶嘉莹),浓情中往往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能从平常景物中见出生命之忧思如其代表作:,,,《浣溪沙》,,,一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此词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在伤春怀人的意象中,蕴含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57,,,他的词在体式上以小令为主;在题材的选择上多半描写男女情爱的生活及抒发个人闲适的情绪;而以柔软、娴雅、幽美为审美取向同时,已过滤了花间词的色情描写,着意刻画的是抒情主人公的苦恋,情感基调雍容而忧愁,富有自我解脱的圆融,显得纯净雅致,温润秀洁,。

      58,,【集评】,,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晏殊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此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冯煦曰: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右宫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59,,贡献,,北宋初小词从忧患意识的结合转变为,性情、修养、胸襟、怀抱,的结合了冯延巳的词,热烈执着,,晏殊的词,理性圆融,,而欧词所表现的是一种,遣玩的意兴,60,,2、晏几道,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有《小山词》传世,存词260首晏几道虽出生豪门,但却有过华屋山丘的变迁,一生落拓不遇,仕途卑微其词以“工于言情”著称,与父齐名世称“二晏”晏几道词多写与歌女们的恋情,如梦如幻,情感深挚;善于用淡语表深情;词风深婉沉着61,,,晏几道的性情:,真诚、兀傲、豪爽,,黄庭坚称其有“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依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饥寒,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62,,特点及评价,,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

      《白雨斋词话》),63,,,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乃父齐名,世称“二晏”64,,,词风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65,,,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66,,,《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67,,,他的词多小令,题材多是酒边、风月。

      介存斋论词杂著】况周颐云:“小山词从珠玉出,而成就不同,体貌各句珠玉比花中之牡丹,小山其文杏乎!”【蕙风词话未刊稿】夏敬观云:“晏氏父子,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概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丘,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山谷谓为“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未足以尽之也 【夏评小山词跋尾】在描写上,比大晏深细,而无大晏的含蓄;在修辞上,有大晏的婉丽,而无大晏的清润;在感情上,比大晏浓挚;,68,,,周济曰:“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碧鸡漫志卷二】王灼曰:叔原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默记卷下】王铚曰:贺方回遍读唐人遗集,取其意以为诗词然所得在善取唐人遗意也不如晏叔原,尽见升平气象,所得者人情物态叔原妙在得于妇人,方回妙在得词人遗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69,,,临 江 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小山词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70,,,鹧 鸪 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残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71,,3、欧阳修,(1)欧阳修(,1007—1072,)的生平、贡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庐陵人出身小官吏家庭,4岁丧父,生活贫困24岁中进士,次年在洛阳为官,结识梅尧臣等,后入京,因敢言而被贬夷陵庆历间,因新政失败而被贬滁州等地48岁被召回京师66岁病逝72,,政坛名流(参知政事、开国公),,,倡行政治改革(庆历新政),关切国事,同情民生《宋史·欧阳修传》:“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愁, 帝独奖其敢言,两赐五品服文坛领袖,,①革新文风,,,他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导人物、文道并重一方面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圣人之文,虽不可及,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答吴充秀才书》),73,,,“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实则发于文者辉光,《答柤择之书》),,另一方面,他也十分重视文的作用他说:“言之所载者大且文,则其传也彰,言之所载者不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彰,。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②培养俊才,,,他录用和奖拔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文士,如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等,成为一代宗师③创作大家,,,他是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公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吴充《欧阳公行状》,),,74,,(,2,)欧阳修词,,欧词收在,《,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共,240,余首,是当时写词较多的作家欧阳修在词的创作上有两大革新:,,①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用词来抒写自我人生感受②,改变词的审美趣味,将词朝通俗化方向开拓75,,,欧词大都写男女之情,但也有不少写景抒怀、感慨人生之作这些词都具有感情深挚、富于情味的特点,风格则是清丽婉约与疏朗俊放兼而有之疏隽(俊)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词写一对青年夫妇的新婚生活,事虽平俗,但写得十分精彩有情味,仿佛是在看一出精彩的表演前人评其,“前段态,后段情,各尽,不得以荡目之”,(,沈际飞《草堂诗余别集》卷二),,可谓有见,。

      76,,,《,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词写一个行人在征途中的感受上片写男性行人途中所见所感,下片写想象中的女性(居者)对他的怀念层层深入,情景如画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77,,,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词写深闺女子孤独伤春的苦闷情怀词中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似诗如画,词笔婉曲,意境浑成78,,,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此词既非写儿女情,也没有香艳味,而是以大起大落、大开大阖之笔抒豪情、写怀抱,在艺术风格上属于典型的疏俊一路它在北宋豪放词的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79,,欧阳修具有民歌风味的词,在宋代词史上,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他借鉴和吸收民歌的体裁(“定格联章体”)及表现手法,使其词具有清新明畅的艺术风格。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时时盏里生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船头搁在沙滩上渔家傲,,,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朝来又觉西风起 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长厮类年年苦在中心里80,,,《采桑子》(十首之五),,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81,,小结,总体说来,欧阳修的词虽也继承了晚唐五代婉约词风,但是在他的词里已经明显没有了花间词人那种铺金缀彩、脂香粉腻的习气他的大部分爱情词虽也写得情致缠绵,但都意境清丽,至於他那些写景抒慨之词,就更显得清疏俊洁,不仅在题材和写法上超越前人,在风格上也突破了传统。

      这也与他自己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精神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联系82,,1.,张先(,990—1078,),,享年,89,岁,是北宋寿命最高的词人字子野,今浙江吴兴人他一生官运虽不亨通,却也没有人生挫折,多流连风月,以歌舞为乐他现存词,165,首其词情景融会,语言工巧,喜欢表现朦胧的美、动态的美曾有三处写“影”的佳句被广为传诵,所以,绰号“张三影”:,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83,,《,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轻絮无影他还有其它写“影”的句子(可知的有,29,句),如:,,《,青门引,》,:隔墙送过秋千影《,木兰花,》,:无数杨花过无影84,,,张先前期与晏、欧齐名,多写小令;后则与柳永齐名,多写慢词长调他对词的改革:,一是开始用词来酬唱赠别,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开始大量写记事性的题序(现存,165,首词有,70,多首有题序),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85,,代表作:,《,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86,,《千秋岁》,,,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87,,2.,范仲淹(,989—1052,):,,范词气魄较大,但数量很少有写边塞风光的,有写羁旅情怀的,内容与当时词坛的流行趋势不一致,已不仅仅将词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且以之抒发悲壮情怀,拓宽了词的表现功能对后来的王安石、苏轼、贺铸有一定的影响88,,,代表作是,《,渔家傲,》,和,《,苏幕遮,》,:,,《,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9,,,,,此词情柔语丽,90,,3、王安石(1021—1086):,虽存词仅29首,但以政治家之气魄写词,多为咏史写怀之作, 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感与现实感,词的境界更为深远《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後庭遗曲91,,第三节 柳永与词的新变,柳永《乐章集》存词212首及残句一则,,92,一、柳永的生平,,987(?)-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又称柳七、“柳屯田”父柳宜,曾与王禹偁交游93,,1、 年少时“狂浪不羁”,混迹于歌楼妓馆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宋)罗烨《醉翁谈录》:“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终因狂傲不羁,甚至触怒皇帝,故久不得中举94,,《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95,,左:国子监 上:读书人,2、落榜后,浪迹天涯,奔走投谒曾到过扬、苏、杭、闽、鄂、湘等地,饱尝羁旅行役之苦景佑元年(1034)终于中进士。

      据说曾面见晏殊以求提携,晏殊嫌弃其词风卑俗,未能如愿仕途很坎坷 ,死时无钱下葬96,,二、柳永对词的新变(“三创”),(一)创意:柳词题材 内容的开拓,,1、描写都市繁华、市井风情词集中约1/5为都市词,描写范围涉及汴京、杭州、苏州、扬州、益州、会稽等都市 ,反映北宋中期经济之繁荣97,,《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98,,2、叙写人生羁旅情愁,反映了他求仕路途中内心的矛盾、苦闷、懊悔、悲哀、凄凉等复杂情愫,将高远悲凉之意象与旖旎艳冶之柔情融入宦游题材99,,,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 霖 铃,100,,,八 声 甘 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01,,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是少年时102,,3、刻画世俗女性内心情态,柳永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富有同情之感如《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满江红》(万恨千愁)等,103,,(二),创体:大量制作长调慢词,宋人编词集,词分两类,长为“慢”,短为“令”明顾从敬分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下为小令,91字下为中调,91字上为长调这种说法太僵化刻板,仅可参考柳永213首词,共用了133个词调(宋人总共用调880余调),其中大部分是首创的有的是改自唐宋大曲或民间歌曲,有的则是自创,在当时极为流行词至柳永,体制始备唐五代自柳永之前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87调共125首慢词,占其全部词作的57%104,,(三)创法:开创了词的新的表现手法,,1,、铺叙与白描手法:增加了词中“赋”的比重,大 量铺叙,,,,柳永多用“赋”体,进行铺叙,不仅开拓了词的内容,更使词具有了一定的情节性和逻辑性,能很好表现很丰富、复杂的内容。

      如,《,望海潮,》,、,《,雨霖铃,》,105,,2、时空转换法:确立了词的体段配置模式,大多“前半泛写、后半专叙”(毛先舒《诗辨坻》)在创作中多表现为“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有时更是往复回环,进行渲染,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如《雨霖铃》、《八声甘州》都是如此106,,,4,、用语之法:俗中有雅,以市井,,语入词,雅俗并陈,柳永将民间词和文人词二个系统结合起来,因而雅俗共赏因其通俗故能流行于天下,因其协律故能雅致多用口语如“恁”、“怎”、“伊”、“阿谁”等如早年写的,《,定风波,》,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107,,《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免使年少,光阴虚过108,,四、柳永的影响,,柳永对后世影响极大不管婉约正宗一派还是豪放俊朗一派,都在体式、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受到柳永的影响 109,,本课背诵篇目,《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110,,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111,第一节 文坛盟主欧阳修,一、欧阳修的生平,,,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庐陵人。

      出身小官吏家庭,4岁丧父,生活贫困24岁中进士,次年在洛阳为官,结识梅尧臣等,后入京,因敢言而被贬夷陵庆历间,因新政失败而被贬滁州等地48岁被召回京师66岁病逝112,,二、欧阳修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1、,背景,:文风浮靡卑弱,古文传统中断,形式主义泛滥;政治上变法呼声高涨柳开、王禹偁是先驱人物2、,主张,:A.文以明道,文道并重;B.学习韩柳古文、杜诗,主张文从字顺、陈言务去3、,发展阶段,:A. 反对五代宋初浮靡之风;B.反对西昆体雕琢空洞之风;C.反对太学体矫枉过正之弊4、,意义和影响,:A.彻底清除了形式主义文风;B.树立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散文传统;C.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113,,三、欧阳修的散文、辞赋,欧文:,欧阳修在文章观念上吸众家之长,文道并重,文从字顺,文体丰富其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1、,政论文,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观点新奇,义正词严,激情充沛,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2、史论,表达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言简意深,富于哲理,如《五代史.伶官传序》114,,,3、记叙文,言之有物,情感真挚,达到了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如《醉翁亭记》等,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1)创造了“文赋”,(,部分地保留了骈赋、律赋得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大量使用单笔散体文字,文体更加活泼流动。

      如《秋声赋》),,,(2)对“四六体”的革新,(参用散体单行的古文笔法,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是骈文有了新的活力欧阳修散文的风格,:,平易自然,——开创了一代新文风,,,,,115,,第二节 欧、梅、苏三家诗,一、欧阳修诗,,,叶梦得《石林诗话》:,,,“欧阳文忠公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言多平易舒畅欧诗奠定了宋诗的特色,有意“以文为诗”,同时兼顾诗歌的韵律欧诗有反映现实民生的;有吟咏历史题材的;有表现个体人生感受的《戏答元珍》,,,,116,,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117,,二、梅尧臣诗,,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人(古称宛陵),因又称梅宛陵他是专力写诗的文人,存诗2800多首,其诗题材多向日常琐事方面开拓,如《食荠》、《食河豚鱼》等,甚至有《扪虱得蚤》之类艺术上追求,平淡,,偏离唐诗风神情韵风格,被尊为,宋诗之祖,118,,(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淫稍熄,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下。

      清)叶燮《原诗外编》:,,“开宋诗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变尽昆体,独创生新119,,梅诗的主要内容:,,,(1)反映政治事件的诗如《猛虎行》,,(2)关心民生疾苦的诗如《汝坟贫女》、《小村》,,(3)记游诗、日常生活琐事诗如《鲁山山行》、《食荠》等,,,梅诗的风格:“平淡”,,,,(1)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2)超越雕润绮丽的老成风格,,(3)讲究诗歌的形象的鲜明突出和诗歌意境的含蓄深远,,,是平淡中见深刻、精警,是流畅中含蕴藉{},120,,《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21,,三、苏舜钦诗,,苏舜钦(1008-1049),字子美,性格豪迈,诗风也豪放雄肆其诗反映现实时,慷慨痛快如《庆州败》抨击宋军将领无能、士卒怯懦,毫无顾忌 其写景诗也雄奇阔大,直率自然但有不够含蓄精炼之弊122,,《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123,,四、苏、梅之比较,,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子美气尤雄,万窍呈一噫有时肆癫狂,醉墨洒滂沛譬如千里马,已发不可杀。

      盈前尽珠玑,一 一难拣汰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词愈清新,心意难老大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124,,本课背诵篇目:,《戏答元珍》、《淮中晚泊犊头》,125,第三节 王安石、王令,126,一、王安石的生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少好读书,过目不忘其政治生涯历仁、英、神宗三朝,仁宗时上书建议变法,神宗时才起用他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熙宁变法,触怒权豪利益,遭强烈反对,导致数十年的党争,他也在仕途上几起几落127,,二、王安石的散文,,王安石的各种文学创作都明显呈现出其政治家、学者的特点1、,政论文:,锋芒毕露、简练朴实如《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2、,叙事说理文:,叙议结合,发人深省如《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孟尝君传》,128,,三、王安石的诗歌,,,王安石现存诗1500余首,,,,A、,早期,反映现实,矛盾的较多,直接讥评时政,反映了诗人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慨,如《河北民》,,,,,B、,他的,咏史诗,借古喻今、见解新颖,如《明妃曲》129,,,《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130,,,C、,晚年因变法失败而退居江宁,创作了许多,写景抒情小诗,,描写湖光山色和闲适生活这些小诗注重艺术的锤炼,炼字炼句,雅丽精绝,深得唐人风味,有时还深有禅意,颇似王维,,被人称为,“半山体”,或,“王荆公体”131,,《江上》,江上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132,,《泊船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33,,王安石的许多小诗都深有寓意,显露出他高洁不俗、特立独行的人格形象《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34,,《,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135,,四、短命诗人王令,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人生计穷困却绝意仕途,以聚徒讲学为生,品节高尚,才华卓绝王安石引以为知己王令诗歌以奇伟著称,热情奔放,奇崛瑰丽,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如《梦蝗》、《暑旱苦热》136,,《,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37,,背诵篇目,《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北陂杏花》,138,,第四章 苏轼,中国历史上最富于魅力的文人,139,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殆未之有也近)王朋运《半塘老人遗稿》:,,,,“苏文忠公之清雅,敻乎轶尘绝迹,令人无从步趋,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140,,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一、经历,,1、青少年时期(1037-1056),,2、初入仕途(1057-1079),,,1079年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3、人生磨练、超脱期(1080-1094),,4、远贬岭南(1095-1101),141,,二、思想,,儒释道三家兼容共通儒:坚毅弘道;,,释:超尘脱俗,,道:任运随化,,,三、苏轼的文艺才能,,苏轼诗、文、词、赋成就均极高,书法、绘画等也是宋代名家。

      142,,第二节 苏轼的诗文,一、苏轼的散文、辞赋,,苏轼散文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其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一方面他把文章的道(,儒家之道,)扩展到事物之道(,规律,);另一方面他重视文章的艺术价值苏轼对《孟子》、《战国策》、《庄子》雄放恣肆、丰富联想的继承,形成了自己气势雄放、平易自然的散文风格苏轼作文追求“,辞达,”(文字简省,意境超然,韵味隽永,),,143,,1、,议论文,(政论、史论、杂说、书札、序跋)善于翻新出奇—见解新颖深刻、议论生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贾谊论》、《留侯论》、《日喻》,,2、,叙事、记游之文,能将叙事、抒情、议论完美结合如《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3、,辞赋、四六文,手法灵活多样,如行云流水,疏宕萧散如《前赤壁赋》等,144,,,4、苏轼散文的艺术特点,,,(1)手法多变,恣肆雄放;,,(2)情景、事理融为一体;,,(3)语言庄谐兼备,韵散互用,富于节奏美145,,二、苏轼的诗歌,苏轼是使诗风变唐为宋的代表,是继李、杜后又一大家;有人称苏轼是宋代的,“诗神”,严羽《沧浪诗话》:“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山谷,始出己意为诗,唐人之风变矣。

      清)赵翼《瓯北诗话》:“(苏轼)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又一大家也146,,苏轼今存诗2700余首,其成就主要表现在:,,,,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创意新奇,技巧娴熟,,,内蕴深厚,风格豪迈147,,,1、社会政治类(,政治诗,)——关心民生疾苦,谴责贪鄙官吏,关心国家命运如《荔枝叹》(作品选P101)、《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山村五绝》148,,《山村五绝》(选二),,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杖藜裹饭匆匆去,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149,,,2、说理类(哲理诗即“,理趣诗,”)——对人生的思考,对事物的卓见,饶有趣味,优美动人,是苏轼对诗艺的创新如《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等,,,《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50,,3、写景、抒怀、遣兴类——景色优美、气象博大、奔放流畅,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如《游金山寺》、《东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新,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151,,4、苏诗的艺术个性,,(1)笔锋精锐,语言爽利,气象阔大,洒脱自如,,巧于对仗,2)意境灵动,想象飞驰,,比喻精妙,如《百步洪》:“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3)以文为诗,纵横驰骋,,妙用典故,、多议论,极富理趣之美152,,第三节 苏轼的词,苏轼现存词360余首,153,苏轼作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除了诗文创作上的杰出功绩,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轼对词的发展兴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提高词品、扩大词境、开创词风、推进词律,,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一、建立了新的范式——由花间范式走向东坡范式,,花间范式,,东坡范式,,,情感的普泛化,,情感的自我化,,,人物的类型化,,人物的个性化,,,场景的虚拟性,,场景的纪实性,,,154,,二、扩大词的表现功能,,,,1、用词来抒豪情写性情,,,将传统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词至东坡,其体始尊,从此,词与诗并驾齐驱的地位逐渐得到了确认《江神子.密州出猎》(,景象壮阔,气势豪迈,),155,,,2、用词来表现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苏轼《与赵晦之》之四,),,,,《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随缘任化,旷达乐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用词来歌咏自然并融入对社会历史、人生的反思,,《念奴娇.赤壁怀古》(,深沉的历史感慨与人生感慨,),,《西江月.照野瀰瀰浅浪》(,在和谐宁静的自然山水中表现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156,,,4、用词来写农村风物,,,代表者是作于徐州的,《浣溪沙》,五首,,,,《浣溪沙》,,,旋抹红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三)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十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2课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二)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数量关系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3)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九)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2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2)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数与运算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常见的量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1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3第2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